“好吃好看又好玩,真叫人舍不得离开!”今年国庆小长假期间,外地游客李小坤一家人在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体验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在天高海阔的金沙滩海边漫步,在张裕葡萄酒城品尝红酒,玩得很尽兴,不知不觉在这座海滨之城逗留了多日。
李小坤这趟海滨之旅,折射出烟台文旅产业的迭代升级。近年来,黄渤海新区瞄准打造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围绕资源、业态、服务三大要素,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全面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源赋能 现代文旅产业成势
金秋时节,烟台金沙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千里碧波漫卷,万里晴空壮阔,鱼鸥翔集、滩平坡缓,好一派浪漫的海滨风景画!此时,悠扬的乐曲响起,渔灯铛铛车满载游人,扬琴、古筝等乐器吹拉弹唱,演绎出古老的渔家风情,令人陶醉。
万米金沙滩浪柔沙细,万亩海防林绿意盎然,烟台金沙滩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滩”。“用活特色资源,让游客体验丰富的旅游乐趣。”烟台黄渤海新区文旅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区正努力挖掘、打造场景,全方位展现万米金沙滩的独特魅力。
北纬37度的黄金海岸线成就了黄渤海新区“公园城市”“花园海岸”“艺术海湾”的美名。绵延的海岸线串联了夹河大桥、后沙广场、扬帆广场、城市展示中心、天马栈桥、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等网红打卡地。沿线打造鲁菜故事镇,汇聚了特字号、老字号的烟台特色小吃以及非遗文化表演。华灯初上,“唯有烟台”沉浸式戏剧在此演出,用梦幻场景、戏剧化运营展现文艺盛景。
凭借特色资源丰富旅游场景。黄渤海新区系统发展磁山地质公园、温泉小镇等,培育出山地养生的“大磁山景区”;以“女王山风景区规划”为突破口,加速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起势,打造城市“微度假”目的地……
“除了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新区还注重传统文化组合开发,有效避免了文旅同质化倾向。”烟台黄渤海新区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将大季家初旺码头、古现街道、潮水镇等地的不同美食和表演汇聚起来,结合渔灯节、鲁菜等传统文化因子,延展各种场景式新体验,文旅产业发展业绩迅速增长。
业态丰富 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今年以来,充满张力、活力和魅力的各式盛会让黄渤海新区迅速“出圈”。
渔灯节直播总观看人数突破100万人次,相关报道当日阅读量突破1000万次;迷笛音乐节期间,10万余乐迷涌进新区;烟台金沙滩星空马拉松短时间吸引7603名各地“跑马”者参赛……
面对超高流量,如何让客人留下来、消费起来?黄渤海新区交出了亮眼答卷——举办多场民俗展演,让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与文创产品走近观众;挖掘“音乐+”“体育+”“非遗+”元素,旅游景点、特色美食、星级酒店共同引流。
“随着威斯汀酒店群今年开业,全区酒店业也迎来发展新机。”黄渤海新区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黄渤海新区高品质的度假酒店发展迅速,希尔顿、喜来登、万豪等10余家国际品牌酒店集聚,形成中国北方首屈一指的滨海度假酒店集群。
“节赛展会+旅游经济”,黄渤海新区从全民欢庆的“乐子”中找到城市发展的“路子”。各种文旅资源、活动,积极探索融合、跨界、拓展,让旅游变得“有看头、有玩头”,将短时间的吸引力转化成长久的“回头率”。
一些区域被赋予文旅内涵,也很快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烟台城市党建学院从废厂房中蝶变,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以“城岸云浪·海上银贝”闻名。每逢节假日,在亚东柒号文创园集中开展音乐派对、非遗体验、文创集市、露天烧烤等夜间特色活动,年均接待游客约70万人次。
黄渤海新区串联八角湾、黄石湾、蓬莱湾,形成贯穿黄渤两海的观光度假游线路和旅游集散地;建立起工业旅游联盟,串联张裕、新时代、欣和等企业,形成完善的工业研学游线路。
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国庆小长假期间,重点监测的区内A级景区实现接待游客34万人次,同比增长240%。
做优服务 擦亮文旅金字招牌
迷笛音乐节期间,黄渤海新区部分景区对全国各地的学生、老人、儿童等群体实行免门票政策,其他群体实行半价优惠;6月20日,推出涵盖“吃穿游娱购”全领域的促消费活动;8月中旬,组织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10万元……近年来,针对文旅消费,黄渤海新区不断推出优惠措施。
将减免时间放在旺季实行,黄渤海新区拿出“真金白银”,发放文旅消费券,用实打实的措施,彰显了发展文旅产业的决心与用心:宁愿少赚点门票钱,也要让游客感受到满满诚意。
做优文旅服务,黄渤海新区各行各业积极作为。每逢节日,提前制定安保与交通预案,各部门互相配合落实安全措施,精细严格带有人情味的保障机制,确保各类文化活动有序进行,赢得了区内居民和外地游客的盛赞。
“当前,黄渤海新区旅游产业处于优势转化提升期,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旅游年接待总量达到800万人次, 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烟台黄渤海新区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实施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盘活旅游领域存量项目等行动,把文旅产业打造成赋能产业、富民产业和幸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