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日期:2023-01-16     

字号:

夏季来临,各类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多发期。很多市民表示曾在食堂、饭馆、餐厅等地用餐之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食源性疾病频发引起大家的关注。到底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的预防食源性疾病?

1、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通俗的讲就是“吃出来的病”,这些致病因素既有化学性的、生物性的,也有动植物性的以及毒蘑菇等。

2、食源性疾病究竟有多严重?

在我国,2016年全国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包括食物中毒)4056起,患病32812人,其中死亡213人,而这仅仅是实际发病情况的:“冰山一角”。

3、预防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①保持清洁

* 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还要洗手。

* 便后洗手。

* 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

* 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②生熟分开

*  生的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

*  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

*  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③做熟

*  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

*  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而不能是淡红色的。

*  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④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  使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以保安全。

*  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  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

*  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如果要生食。

*  不吃超过保鲜期的食物。

⑤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

* 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

* 熟食在使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以上)

* 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