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招远市第二中学教师管理制度

日期:2022-09-09      来源: 招远市第二中学

字号:

招远市第二中学教师管理制度

为建设一支素质精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使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我校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招远市第二中学相关管理制度:

一、常规教学

1、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真诚地从政治、学习、生活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主动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为学生解难释疑,补缺补漏,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2、教师必须对照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教学的疑点、焦点,突出教学的特色与教学的实用性的统一从而精心备课。与此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素质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安排并填写好教学进度表(开学一周内以备课组为单位上交教导处备案)。

3、教学语言要规范,必须用普通话或英语组织教学,板书要工整。课前应准备好教学用具(挂图、实验仪器、数学教具、电教设备等)。

4、学生作业内容必须精选,数量和难度要适当(可参考学生的掌握程度、水平差异和教学目标)。批改作业或试卷要认真及时,适当记载、反馈并讲评。

5、音、体、美、劳的课程应按教学程序和教学要求认真组织好各学科教学以及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全面素质得到发展。

6、严禁教师无教案或无讲稿讲课,教导处将协助校委会成员组织教研组长每月检查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和上课等情况并作好登记。

7、严禁教职工擅自离岗、漏岗。凡有特殊情况需要停课、调课、补课、应凭教导处签发的.通知单方可有效。

二、实验教学

1、实验课教师在每次指导学生实验前要准备好有关的药品、仪器、器材并做好预备实验,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实验时应认真巡视,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中不正确的实验操作。每次学生实验,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必须在场,如出现违规操作,指导不当等造成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教师须负一定责任。所有各班同一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收齐相关的仪器等并妥善安置,确保物品的质量与安全。

2、实验教师应及时收集,整理好演示实验记录单,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单等。

3、所有学校仪器、药品不得擅自借(给)任何师生。对于正常损耗的药品等应及时登记以备检查核实。

三、教师培养

为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修养、课堂教学水平,造就一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队  伍,进一步加大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 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以“让教师与时代一起进步, 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骨干教师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培养骨干教师尊师爱校,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 修养、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改革意识。

2、培养骨干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教学的发展趋势,熟悉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基本 技能。

提高骨干教师学科的专业素养,提升新理念下学科教学水平,创新教学设计,为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4、通过培养,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学观念、 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成为我校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示范能力的典范。

5、使他们成为我校一线教师骨干,承担起我校教学的主要重担,成为各学科教学的带头人。

6、使骨干教师具有较强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开展教改和课题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

7、促使骨干教师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提升自己,带动我校教师队伍,实现学校教师共同成长的远景。

(二)、培养对象:

1、任教 3 年以上,年龄在 45 周岁以下,重点是培养有前途的中青年教师。

2、各学科的优秀教师,学科教育教学带头人、先进工作者优先。

3、师德优良,敬业精神强,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成绩优秀者。

(三)、选拔程序: 教研组推荐,教导处审定,由学校骨干教师领导小组批准。

1、骨干教师一般每年选拔调整一次,每学期进行考核。

2、原则上,学校各学科按实际情况确立 1-3 名骨干教师。

3、学校建立骨干教师信息库,后备队伍骨干教师信息库, 逐层选拔培养。

4、建立公开、公平、公正选拔的机制。

(四)、岗位要求:

1、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2、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本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3、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示范课。

5、每学年至少带一名徒弟。

6、每学期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听课不少于 20 课时,评课不少于 5 课时。

7、每学期精读一本教学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

8、每学年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和两篇教学反思

9、每年在县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 2 篇专业论文、经验总结或科研报告。

10、每学期撰写骨干教师工作总结,主动配合学校对骨干教 师的考核。

(五)、培养内容与要求: 我校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 钻研相结合,观摩与示范相结合等方式。以在校内培养和校外培养相结合的办法,主要以校内培养为主、教研组培养为重点和校外培养为辅,严格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性 与专业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采取跟踪问效的形式,有效管理,及时指导,重点考察,全面考核,保证培养的质量。

四、教师暑期远程研修

    远程研修组织、管理要做到三点:有力、有序、有效。

       1、有力: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领导有力、组织有力、管理有力。成立专门的督查小组,加强作业、评论的搜索和鉴别力度,严查网络抄袭作业、复制粘贴评论等现象, 形成工作合力,做实管理工作。

2、有序:就是要按照远程研修的流程,按程序、分步骤、 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去做,做到细节决定成败。不应付、不失控,学员不赶学、不跳学、不漏学。

3、结合研修专题,做好对接教学工作,尤其做好分散研修的计划、组织工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