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城二小2021-2022学年在录播教室进行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评教一致性设计策略”教学研究活动,进行了探索本校中高年级学评教一致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性和有效性。取得了海阳市小课题结题的成果。
郭城二小2021-2022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时间:2022年4月8日
参加人员:于忠林 张振彬 宋倩 于鲁滨 杨静 毛雨萌 于大千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1)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如何设计农村小学桃文化课程纲要
中心发言人:于忠林
一、活动讨论
1.确定本校中高年级学评教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操作流程。
2.开展中高年级学评教一致性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设计、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研究。
3.探索本校中高年级学评教一致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二、活动总结
课题组组群策群力设计了课前预习提示表,教师可以采用课前预习提示表收集学生的预习状况,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目标。在分析学生预习提示表的过程中,教师整理学生的普遍性特点,进而完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对预习提示表的分析,可以发展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其所有的发现都是自发的,语言表达往往比较具有新意。例如:“从这点到那点一样长”等等,那老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相互讨论,去探讨是圆的半径、直径及圆的特性等等的知识要点,并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半径”和“直径”这两个定义概念,进而使课堂教学学习目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针对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正确引导,而不是更为关注教学方法。自提出“学评教一致性”以来,教师的评课视角有所转变,新的教学理念不再只关注教师对教学设计灵活应用,更关注课堂上教师通过什么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开展高效学习。与此同时,“以学评教”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研究要求中教师分不同的观察点进行观课。例如小学四年级《小数的基本性质》的课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分别关注优等生的思维发展以及师生互动状态,并以此设计相应的听课记录表,如图3观课表所示,记录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进而改进教学方式。分解评价标准设计观课表,是课堂有效评价的关键。
三、活动成果
经过教研活动,有以下成效:
1、 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日渐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必须使用普通话交谈,不论上课下课,只要在校园里,开口就说普通话,也鼓励学生在家与家长交流也使用普通话。通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学生已经习惯了使用普通话,并且发音越来越准确,普通话水平日渐提高。
2、 学生的言谈举止变得大方得体。
通过长期的指导训练以及每周一练的情境交际练习,学生从最开始的不敢说、
不会说、扭捏、声音小,变得敢于大胆发言、声音洪亮、大方得体。
3、 口语交际课堂效率提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本校教师开始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运用本课题研究的教
学策略,使口语交际课堂变得更高效,不再是一带而过,无从下手。
4、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我前后进行了两次关于口语交际能力的问卷调查。问卷题目为封闭式选择题12道题。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各题做统计,分别对“听话能力和听话习惯、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态度”的情况作了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