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驿道镇中心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2-09-08     

字号:

结合教研室小学部工作要点,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坚持质量第一、锚定全面发展,从立德树人、教学改革、常规管理、专业成长、发展共同体五个维度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规范师生习性养成

1.学生学习习性培养。学习习性包括:预习、复习、自习、读书、朗读、复述、演讲、写作、认真书写、正确写姿、细心计算、分析问题、回答问题、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耻下问、制定计划、完成作业、学会总结、爱惜书本、合理分配时间、学玩结合、课前准备、下课整理等等。每个班级每位任课教师都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从其选择1-2个习性培养点,上报教导主任填写学生习性培养汇总表。做到课上课下连动,习性养成常态化,教师要在上课过程中对习性培养进行重点关注(本学期常规检查关注点之一)

2.教师工作习性规范。工作习性包括:制定计划、研读教材、分析课标、制定目标、认真备课、教研准备、教研互动、工作规划等。教师要认真思考分析个人目前教学存在的短板,调整个人思路,积极主动改正。要改变“只找客观原因不找主观原因”的工作态度,改变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二、加强教材深化研究

本学期继续做细做实 “常规一体化”工作的深化研究,以“教学目标的精准制定”作为常规一体化工作的聚焦点。

(一)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1.教学目标分级制订。从单元目标到课时目标。在单元学习前,年级组要整体把握单元目标,明确单元教学任务,通过横向、纵向分析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以便更好的对单元每一部分学习内容进行统整,从而建立起单元的整体学习体系,构建起单元学习的总体框架。课时目标以单元目标为指导,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情,制定具体细化的课时教学目标,以对有效的选择教学素材、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堂练习起到奠基作用。

从教研组到教师个人。同年级教研组学科教师,集体制订单元目标,研讨落实本单元常规一体化有效设计,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分享个人特色思路,相互取长补短。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确立,还要依据本班学生的学情,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以便确立更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课时目标。

2.学习目标简洁精准

为让学生能够清楚所学知识,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制订适合学情、通俗易懂、简洁精准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呈现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分别选择在课前、课中、课后。以数学为例,如在复习课中,可以在课前直接呈现学习目标,在新授课中可以在学习新知后在课中呈现学习目标,在练习课中可以在总结时呈现学习目标。

3.目标制订有效把控

课前审标。要求教师将教学目标于上课前一天填入学科教学目标表格,教导处将组织相关人员对教师目标制订进行查阅,对于目标制订不精准不具体的,通知其重新解读教材,及时改正。课中观标。教师研组听评时或推门听课时,听课人员根据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观察课堂教学情况,判断教学目标制订是否精准,查看教学设计是否能围绕目标进行有效实施。课后改标。上课或听评课结束后,教师要根据个人教学情况或听评课人员反馈情况,及时修改或者完善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更加准确合理。

(二)对教学设计的要求:

1.环节对标。目标确定后,教学设计的建构至关重要。许多教师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有“两层皮”的现象普遍存在,有太多的无效设计,因为这些教学设计并非来自“内心”,而是来自网络或其它,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为此,我们要落实“环节-目标”三评价活动,即教师要将每个环节或者每个节点或者每个活动都要围绕目标来设计,并对每个设计进行自评是否有效或者高效,再由年级组长评价,最后教研组内评价过关。

2.程式适标。课堂教学各环节之间的程式及过渡衔接,也必须要满足目标的需求。我们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确认程式设计是否适合学生心理期待。要查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严谨、整体过程是否强调了集约与高效,以来评价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真备课、备真课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要求,不要一味的追求时间,而不追求效率。适宜方法的教学效果一定大于靠时间来累积知识的效果。

(三)对教学研讨的要求

加强教研组教材研讨调控,落实“四定四做”要求。四定--定时间、定形式、定地点、定内容。定时间-教材新授前提前确定研讨时间;定形式-网络研讨或实景研讨;定地点-确定研讨具体地点;定内容-每位成员提前有侧重的分配好研讨内容。四做--做真做实做细做好。真-认真组织与参与,实-要有实效,细-提前考虑周全无遗漏,好-每一名参与者都有收获。

三、扎实落实质量管控

1.常规管理的落实与监控。针对上学期视导评估提出的问题与建议,继续修改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将通过“四层四查一反馈”加强常规落实。四层即教师查、组长查、主任查、分管副校长查等不同层的检查。教师查,通过查看别人常规找到自己不足;组长查,发现共性问题及时调控;主任查,学科统筹均衡协调;副校长查,保证工作不偏离重点。四查即:周查、月查、期中查、期末查。周查-每周教导处随机确定抽查内容,于半天前通知教师,月查对周抽查中出现的问题较多的常规进行综合检查,期中期末查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全常规检查,成绩记入教师考核。一反馈即每次每个层的每类检查都要将检查情况反馈给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导处也会在常规工作上“不手软”,保证常规一体化工作的有效落地。

2.完善作业的设置与批改。在“双减”大环境下,教师要突出作业设置的学科特点,重视主题性全景式作业和实践性、生活化作业的设计。课外作业,在低年级中加强非书面作业设计的研究,着重从说、看、做、玩等角度设计;在高年级中加强主题全景外作业的设计,各类作业要重视过程性材料的整理以及备课中的体现,尤其是不能呈现材料的作业,更要注重备课中的说明。教导处要对加强课外作业的规范与监控,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作业数量与质量的监控,各班级均要建立课外作业记录。对于各类作业的指导性意见如下:课前作业,要根据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前作业,不流于形式。有效的解决课堂教学环节中要用到的前置知识或拓展知识。课中作业,要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设计。有针对性的巩固本课所学。查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落实课堂学习的达标情况。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根据学生的能力有效布置分层作业,以巩固、提升课堂所学知识。

3.质量检测的规范与要求。规范考试行为,实行单元测试申报备案制度。对质量检测要做到“三性五统一”。

 三性即试卷运用有选择性、试卷分析有实效性、平行测试有针对性。试卷运用有选择性,根据教师反馈,数学单元过关卷难度较大,语文试卷与我市教学思想略有偏颇的情况下,各年级组要围绕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以及教学实际情况,可以对其进行删减或者增加。试卷分析有实效性,考试实际上提供的,不单是反映每个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分数,试卷中还保存着大量可以用来研究关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情况的宝贵资料,这些信息的反馈对师生有针对性地改进教与学是很有益处的。为此,教师除了把答题情况(具体到每个题)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研判自己教学行为以外,还要着重加入了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目标达成度的分析,通过分析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平行测试有针对性,教师要通过精准试卷分析,有针对性的重新编写平行测试试题,着重以共性问题为主。对于个性问题可以,组内互助或者教师个别辅导完成。

“五统一”即统一检测时间、统一评分标准、统一批卷、统一质量分析、统一平行测试。其中,每单元考试结束后,要将本单元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及时上报教导处,教导处上报中心教导处。教导处要对成绩不理想的班级进行跟踪指导,分析问题的根源。本学期必须严格执行此要求。

四、借力提升教学质量

1.发展共同体积极承担。作为实验小学发展共同体一员,要利用活动机会,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工作思路,教学研究的方法,积极承担活动项目,通过活动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2.战区协作主动参与。根据本学期教研室工作布置,常规一体化战区协作进入务实阶段,由整体规划走向学科化研究,要求把每次活动做成主题式实景操练—即课堂研讨。我校作为城港路中心小学战区协作单位,要利用这个机会推荐优秀青年教师主动参与,认真备课,敢于亮相,展示风采。通过实景操练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五、比武提升课堂效率

1.制定切实可行大比武方案。大比武活动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比武活动,能触动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力度、广度、深度。为此学校精心制定方案,规划比赛时间节点:9月-10月13日校级评选(实景上课,全体参与,作为效率课堂评价成绩一部分,推荐镇级参赛人员);10月14日-10月20日镇级评选(20分钟精彩片断);10月21日-11月初镇校级打磨阶段;11月-中旬市级复赛(演课10分钟);11月中下旬市级决赛(40分钟实景上课)

2.加强磨课力度,落实主体责任。校级评选由各校教导主任负责制定方案;镇级评选由分管教学副校长负责制定方案;市级复赛与决赛分管教学领导全部参与。

六、比赛提升学生能力

1.以母语节为支点的母语月活动深化推进。各单位由教导主任与语文教研组长于9月中旬前制定出母语月活动方案(报中心教导处),六个项目要有具体的时间节点、形式、责任人。同时要筹划编排5-10分钟的母语节目,迎接10月中下旬的市级验收。

2.语文写字比赛。语文组每月末组织一次学生写字比赛,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建立学生写字质量档案,作为分析学生写字质量的手段,比赛内容由各年级组长统一确定,过程性材料需存档。

3.数学口算比赛。数学组每月末组织一次学生口算或者计算能力比赛,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建立学生计算能力档案,作为分析学生计算能力的手段,比赛内容由各年级组长统一确定,过程性材料需存档。

4.英语口语比赛。英语组每月末组织一次学生口语比赛,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建立学生计算能力档案,作为分析学生口语水平的手段,比赛内容由各年级组长统一确定,过程性材料需存档。

七、强化教研活动实效

1.安排镇级教研。9月中下旬教研室将组织全市教研组长培训会议,会议结束后,教研组长要抓紧时间安排镇级教研活动,形式可借鉴市级活动,各教研组员必须参与镇级教研,学习新精神,落实新要求。

2.抓好校级教研。校级教研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学科年级组之间的教材研讨,做到“四定四做”。二是借镇校级大比武落实效率课堂研讨,全员参与。驿道小学与三元小学教师可以在教材研讨方面实施跨校教研,共同研究,共同提升。

八、做好经验材料梳理

10月市局将进行全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借此时机各校要发动教师总结梳理经验,从立德树人、 常规一体化、习性养成、质量监控、 素养提升五个方面,以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师五个层面进行撰写,9月底提交材料,各校要把关筛选后,提交中心教导处。

九、夯实教师专业成长

1.落实基本功。根据王局长教育会议讲话精神,继续全镇范围内全员参与开展“两笔一话一技术”教学基本功的日常练习和镇校两级比赛。通过现场书写、现场演讲、微课制作等形式进行,切实提升教师基本功。

2.抓好青年骨干。各校要确定语数英至少各一名培养人选,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活动。

3.指导薄弱教师。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教研组长跟进、领导包班级、领导包学科、专人指导等多种形式,快速提升薄弱学科教师的能力提升。

4.培训助力专业成长

认真组织教师参加远程研修、公需科目培训,督促教师高质量完成,确保培训的实效。

 

                           莱州市驿道镇中心小学

                               2021.09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