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2022年下学年,根据上级教育教学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工作计划,教务处在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的前提下,将狠抓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推进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努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从根本上落实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特色教学。教务处要充分发挥“指导、服务、督查、创新”的功能,加强和引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趋向教学研究的实用性、实效性、科学性发展。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让每一位教师都要为全面提高学校的课堂效率,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师集体备课,倡导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大比武,优秀教师公开课,积极引领,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2.在素质教育下积极开展家校合作,让学校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有利于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也是教学相涨关键。
3.强化责任意识,通过制度管理,精细教学过程,向管理要质量,打造精品课堂,增强教师工作效益意识。
三、工作措施
(一)狠抓常规教学,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和优化教学过程管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抓好教学规范。开学初,教务处组织教研组、备课组、任课教师做好学期计划,督促各年级落实《烟台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方案》工作要点,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加强教研组集备 检查,加强课堂纪律和课间“无缝衔接”的检查,教务处对上述 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尤其要加强作业量的调查和通报,并纳入量化评估。
2.结合我校学生文化成绩薄弱特点,另辟蹊径,开展艺体生高考教学,并且从前三年成绩来看,确实让学生圆了本科梦,在社会赢得赞誉。今年,我校将在艺体生的培养上再接再厉,提升师生教学活力,为学生成才、教师发展、社会满意闯出特色之路。
3.集备注重实效性。构建“校本教研”教研新机制,提高教研有效性。把集备重点放在研究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在教案上如何体现组织学生的过程和教学反思;听课必须评课,听课笔记上每节必须有3条以上的改进建议。各备课组的大集备活动每星期固定时间按时举行,每次集备活动应有中心发言人,就内容进行共同探讨、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编写出教学案。并做好活动的记载工作,及时上报有关材料。
4.落实精细课堂。严格落实课堂要求,打造高效课堂。要求做到“三不”,即不上无准备之课,不上目标不明确之课,不上一讲到底之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自学习惯。要降低重心,重视基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扎实开展与“备课—上课—评课—再备课—再上课—再评课”的二轮循环式教研活动及“同课异构”、“一课多评”的课堂教学研讨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5.强调作业质量。作业布置与批改要落实到位,训练及时,容量恰当。作业设计和批改必须做到“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差必补)。要重视基础训练,作业分层要求,抓好重点错题的滚动练习。语文、英语要减少做题训练,把重点放在积累词汇和背诵语段上。严格控制作业量,防止搞题海战术。加强作业量的调查和通报,并纳入量化评估。
(二)细化各项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1.课程管理。(1)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认真贯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等文件精神,规范课程建设、课时计划、作息时间和学生课后作业。严格执行国家新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2)抓好三表的制定和管理。作息时间表、教学计划表和课程表的贯彻落实作息时间表,并认真执行;抓好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各阶段教学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维护课程表的严肃性和固定性,教师必须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调课。
2.教研组、备课组管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强化责任意 识、质量意识,以身作则,肯吃苦、肯学习、肯钻研。以教学现场为载体,加强调研,随堂听课,做到及时看、经常听、随时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备课组长要根据学生实际,抓好集体备课环 节,认真指导编写好高质量的教学案,依据大纲、考纲,精选习题。
3.学籍管理及学生成长记录。搞好高一新生学籍注册工作, 严格执行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抓好学生档案、转学、退学、休学、毕业的相关资料,并妥善保管。按上级要求,及时上传上报相关表册或数据,使学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每学期对各年级组织一次学生成长记录的填写培训工作,督促班主任如实填写学生所修各科学分,充分发挥基础素养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按时填写学生发展报告,并妥善地专人保管好。
4.加强印刷管理。加强对印刷数量、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保证印刷质量,控制印刷数量,节约开支。及时统计各年级印刷情况。
5.考试管理。认真组织好模块测试、学业水平考试,加强考试期间的管理工作,做好考试前的各项准备,如编排布置考场、编印监考表,做到每次考试都有专人负责,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杜绝作弊行为。做好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教师的教与学分析,及时召开师生座谈会,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教学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后期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三)强化创新意识,深化素质教育
1.加强职教高考班的管理研究。针对国家教育改革新形势,结合高考新政策和新变化,积极探索职教高考班的建设和管理,是我校发展的特色,今年是职教高考班第二年招生,生源形势大 好。我校将继续推进向优秀学校学习,加强职教高考的教学研究,力争职教高考班在栖霞市教育领域开好头,起好步,闯好路。
2.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和选修课的开展。利用我校教师资源,下学年,将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的编写和开设,积极提倡和鼓励教师承担选修课程,探索把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纳入量化管理的办法。努力开设阅读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推进音体美劳等素养课程的规范开设。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把研究性学习作为评价年级工作的重要方面。继续推进我校的教育课题研究,巩固阅读式教学在全校工作的开展。加强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价,力争多出优秀成果。
(四)搭建平台促发展
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是高质量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条件。青年 教师的迅速成长,是增强学校发展后劲的关键。教务处以校本培训为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和引进学科网、高考备考网,来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用以提升教师业务理论,提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好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教导处将在搞好教学一线工作与备考工作的基础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定期进行评教活动,积极开展教学先进个人、骨干教师评选工作。通过组织开展教学案例评选、课件评选、优秀教案展评等多种教研活动,促进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
2.坚持常规教研和听评课活动。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听课必须评课,听课笔记上每节必须有3条以上的改进建议。教务处会同年级组、教研室组成“课堂督导团”,通过排表听课和随机听课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全校教师进行随堂听课,检查教师落实高效课堂的情况以及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并及时与授课教师沟通,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逐条对照评价,努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3.开展青年教师课堂达标活动。各教研组、备课组组织青年教师上公开课,利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间开展评课活动,每次公开课前先由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分析教材、分析学情、指导备课,上课结束后再进行集体评议,对教案、学案进行修改。推进骨干教师发光发热效应,让他们每周对青年教师进行一次培训,增强学校教学骨干的有生力量。
4.组织优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切实增强打造高效课堂得紧 迫感和责任感。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盯住课堂教学抓教研,抓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抓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抓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智慧共享,抓信息技术与学案导学的整合,提升课堂教学创新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全面优化备课、说课、点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反思等各环节为主要内容,教师全员参与,加强课堂创新的校本研究,实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提升。
5.推进教学领导推门听课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改能力。学校的每一位中层以上领导和老师在校内可以推门走进任何一个课堂,了解老师们最真实的教学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学生的学情,观摩老师的教学方法。这一做法将极大激励老师们更好地落实“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耐心巩固所学之课、虚心反思课中不足”的教学原则,创建真正的优质课堂。
(五)浓厚服务意识,改善教学环境
1.结合今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结构,除了要求所有文化课教师 对高考试题的命题形式、难易程度、命题方向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工作,还要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校际交流,及时掌握高考最 新信息,竭尽所能为高三一线教学服务,力争今年高三教学有所突破,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及时完成教职工课时量化统计工作,按时发放延时服务补贴。认真搞好教学、教辅用书的征定和发放工作,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2.做好各实验室与功能室管理和使用。加强对学校各实验室与功能室管理与检查。明确职责,发挥实验室与功能室的教辅职能。添置必要的实验器械和用品,使我校的实验室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对各实验室与功能室物品的使用与登记,以保证各类实验与功能室课程的全额、准时完成。充分发挥求真书苑的阅读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学期,教务处、教研室将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科学引领和指导下,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勤奋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栖霞四中的各项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栖霞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