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我校师生生命安全,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溺水事故应急预案 。
一、指导思想和要求
实行防溺水责任领导负责制,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溺水事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以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平日要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防溺水、保安全,确保不出安全事故。
二、组织机构—溺水事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志娟
副组长:孙红英 李宇峰
成员:李忠栋 郭子路 李浩鹏 孙锟 各班主任
三、学校溺水事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及成员职责
组长:在上级的领导下,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精神,全面指挥校园防汛及溺水救治工作。
副组长:根据校园出现的险情,为组长提出排险、抢险、溺水救治方案。及时分析汇总,为组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组长的指令,指挥抢险队伍进行抢险及救治溺水人员。联系医疗部门,组成医疗队参加抢救和救治工作,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成员:在学校溺水事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检查、监督防汛防溺水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当发生溺水事故时的救援抢救工作。
四、日常预防的重点
1.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夏天不下河抓鱼,不下河洗澡,冬天不滑冰,暴风雨天气不在路上行走,河水暴涨时不强渡强涉。
2.每年开学初,学校要集中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安全平台学习相关知识,对学生安全提出具体要求,并与家长、学生签定安全责任书。
3.教育学生不要在放学、上学时段私自结伴,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去水库、荷塘、海边里游泳、玩耍,讲清危害和学生私自外出游泳发生溺水事故的教训,防患于未然。
4.学生在天气炎热或下暴雨时,最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班主任要加强组织领导,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5.各班主任、任课教师每节课上课前要清点学生人数,对未到校的学生要查明原因,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在学校统一下发的表册上作好记录,预防学生私自外出发生意外溺水事故。
6.发挥学生会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预防私自结伙去游泳苗头的劝阻,并及时报告班主任或学校。
五、溺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1.如果学生因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第一个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并在自身能力允许范围内设法营救,必要时拨打119、120求助电话,同时要报告学校。
2.学校组织内成员当接到学生溺水的报告后,要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并立即向学校领导小组汇报,由校长向上级部门报告。 其它成员按职责分工做好抢救工作。
3.动用一切器材对溺水者进行营救,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尽快救醒溺水者,减少伤亡程度。 在等待120急救人员到来期间,救援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当场急救:
方法一: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方法二:
1、胸外按压
(1)复苏体位:按压时,病人应仰卧于坚实平面上,如果病人躺卧在软床上可垫一硬板于背部。
(2)按压部位:在胸部正中,胸骨下半部,相当于男性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3)按压姿势:施救者根据病人所处位置的高低,可采取站式或跪式不同体位进行按压。按压时,施救者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只手掌平行重叠放置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紧扣,手指尽量上翘避免触及胸壁,着力点在掌根部。身体稍前倾,双肩在病人胸骨正上方,双臂绷紧伸直垂直于病人胸壁。以髋关节为支点,用上半身重力按压,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使胸壁充分回弹,掌根不离开胸壁。
(4)按压频率和深度:按压的频率为100~120次/min,按压的深度为5~6cm。
2.开放气道
(1)仰头抬颏/颌法:适用于头颈部无创伤的病人。病人仰卧位,施救者站在病人的一侧,一手置于病人的前额用力使头向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颏骨部向上抬颏/颌,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2)托颌法:适用于怀疑头颈部有创伤的病人。病人平卧,施救者位于病人头侧,肘部放置在病人头部两侧,两手拇指放于病人口角旁,其余四指托住患者下颌部,用力将病人下颌向上抬起,使下齿高于上齿。此过程中保证头部和颈部固定。
3.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前应选用合适的通气防护装置。在保持病人气道通畅和口部张开状态时进行,施救者用压前额手的拇指、食指捏紧病人鼻孔,正常吸气不需要深吸气,用口唇把病人口完全包住,缓慢人工通气持续1s,使病人胸廓明显起伏,通气完毕,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使病人呼出气体,胸廓自动回缩。不论单人还是双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均为30︰2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4.由班主任第一时间通知溺水者家长。
5.最先到达现场者尽快将溺水者转移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
6.如果发现溺水者死亡,学校分管安全领导必须马上如实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伤亡情况,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后的处理工作
六、几点要求
1.认真排查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地段,并进行教育和提醒,做到防患于未然。
2.定期对全校的房屋、围墙、电器线路、排水管道等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安全检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对有危险隐患的房屋设施立即停用,并及时抢修。
3.当发生暴雨水量过大导致校园积水或校产受损时,分管副校长和总务主任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召集抢险救援人员对积水进行排除,设置危险标志,加固受损校舍等设施,避免出现伤人事故。
4.学校后勤保障部门要准备好防汛抢险救灾物资,确保用的上,要抱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放置地点:综合楼外楼梯处,联系人:总务主任。
5.加强防溺水知识教育。
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队会、黑板报、等进行全方位安全知识教育,特别是在夏季来临之时,要将教育部拟定的《防溺水家长信》发至家长手中,让家长明确自己的监管责任,配合学校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对因工作不负责任或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纠当事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