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小学2022-2023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2-09-07     

字号: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学期,教务处将抓住深度课堂建设主线,深研课堂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特色课程研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味。

二、工作目标

1.优化学校“行·知”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培育知真、知善、知美的好孩子为目标,扎实推进学校“行·知”课程群建设:思政类课程建构“德融数理”新范式;一般学科课程以“教学做合一”为路径,持续指向素养养成;拓展类课程、实践类课程实现学生真实生活的探索、体验。

2.推进深度课堂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围绕“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深度学习课堂教学评价”,开展课堂教学诊断研究。抓实抓细校本教研,聚焦集体备课实效,通过集备引领,每学科每单元至少打造一节优质课例,并将其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同级部开展课例打磨,共上一节课,加大听评力度,深入实施“前置学习--深度建构--拓展延伸”三段四步课堂模式,并加大学习单设计、学教评一致性等互动研讨;同时注重对校级以上公开课的指导和评价力度,发现、培养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引领教师走向个性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新学期,学校将立足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开展教师课例空讲、教学设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系列比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为深度课堂转型助力。

3.增强教育科研实效,提升教育教学智慧

坚持课题引领,以区专家关于课题研究的专项指导为任务驱动,依托学校“十四五”教科研发展规划,加大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和调控机制。围绕“十四五”期间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英语口语、语文习作”系列课题研究目标,激发骨干研修团队的学习、研究意识,定期开展全校性课题研究系列主题活动,丰富课题汇报、总结形式,不断提升课题研究质量。

4.抓好艺体特色课程建设

坚持“健康体育”理念,顺利完成“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建构的研究与实践”的项目研究,实现“一校两品”的课程样态;创新美育工作,发扬艺术实践工作坊优势,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创建“烟台市艺术特色学校”。

5.落实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以年级为单位,设计主题实践活动,兼顾创新与实效性,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以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为依托,加强劳动教育课程落实,根据新课程指导纲要引领,围绕劳动任务群,设计劳动课程,修订、完善劳动教育清单,丰富完善电子档案袋、落实课程评价。

6.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三维一体”育人网络

认真开展“十四五”课题研究工作,提升教育团队的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密切家校沟通,建立家长心理健康教育长效培训机制,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制度,开展丰富多样的师生、家长心理健康活动,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三、工作措施

1.以集体备课改革为切入点,关注教学质量      规范每个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流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标解读、学习单设计、作业设计、公开课讲评等步骤来设计集体备课流程。        每周集备结束后,各教研组讲课安排公示全校,同学科、同级部教师必须参与听课,校领导、分包教研组中层、同学科教师每年级至少选择一位教师听课,其余学科教师按需听课。小学科不按级部分,集体备课结束,每个老师每周报一节讲课安排。      按照教学进度,依次类推集体备课内容和讲课安排。      通过对集体备课严格管理,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发挥集体智慧,精准钻研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式,提升全组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关于集体备课时间,要求首先能转变观念,严肃对待,不闲聊、不看眼、不批作业、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真正把时间花在备课上,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    对于听评课,关注的是,教师如何在常态课中落实我们的课标理念和教学改革,观测学科年级组的集备力量,促进每个老师都敢展示、亮出自己的教学理念,不做团队的的小透明。    2.以各类课堂教学大赛为助推器,关注教师成长     本学期将分步骤、分阶段举行全员参与的教师空讲、教学设计、作业设计、教师基本功等教学大赛,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深度课堂改革的积极性,提高教师高效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比赛的组织形式尽量多样,为的是提高老师们的教学专业技能,给老师们历练展示机会的同时,也是为市区两级的教学比武等各类比赛选拔力量。     同时,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是各项工作的主力军,学校将通过“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发展论坛”“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等形式,关注、帮扶青年教师成长。      3.规范管理、责任到人,抓好教务处各项常规工作。     今年对教务教务处的教学常规管理是一个挑战,第一次面临两个教学楼,而且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微机课、实验课等室外课或特种教室任课的教学活动组织秩序更是一个挑战,所以,新学期教务处将细化管理、建立制度及流程,加大和积极、教研组的联合管控、监督力度,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组织和开展。     4.加大课程管理和建设,发挥艺体优势学科的力量,创建品牌,推进劳动与综合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抓住特色活动,展示学科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