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按照市区两级教育局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优化管理为手段,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奋斗目标
1、加强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好课堂教学工作,争取今年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3、立足课堂教学,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三、计划要点
(一)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1、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落实《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继续实施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阅等教学行为。
2、注重教学常规检查。各备课组和任课教师及时写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计划具体实用,在落实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做好教案检查、作业检查、随堂听课等工作,从中遴选优秀案例,给予表扬推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及时改进。学期结束,各科认真做好学期工作总结,做好质量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3、认真做好反思工作,使其常态化。教学后的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督促教师做好课后反思,教案中写好教学反思;督促老师做好考试反思,每次考试之后,每位老师都要做好考试反思。要使教学反思做到常态化,增强反思意识。
(二)把好课堂教学关,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主阵地
结合每一次考试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跟踪分析,对学生薄弱环节保持跟踪指导,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每位教师要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新形式,多研究学生课堂的表现,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适应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对当堂授课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测,并对检测的情况落实反馈到学生,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节课,杜绝私自调课、旷课、中途离堂、接听手机等现象;
2、认真专研教材,了解学生,各组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不得随意上课。
3、辅导学生要耐心、细心,辅导方式应因地制宜。
4、实行候课制,教师在课前2分钟进入教室候课,为学生布置课前任务并检查效果。
5、教师工作期间不得带手机进课堂。
四、活动安排
1、9初至月中旬,结合市教科院大教研指示精神,在全校所有学科开展大教研活动,9月下旬总结大教研成果。
2、10月份进行课件及微课比赛活动。
3、11月下旬,开展全校教师大比武活动,为来年推荐参加区市比赛遴选选手。
4、12月份举行电教优质课比赛。
五、教学规划、计划、任务执行完成情况
1、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规划、计划执行,进展顺利。
2、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