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市防指,市防指各成员单位,有关部门:
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10月2日,我市阴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强降雨时段主要集中在2日凌晨到上午,3日仍有小到中雨,过程降雨量可达50~100毫米局部150毫米。
经市防指综合研判,本次降雨强度大、分布范围广、致灾性强,且又正值十一国庆节假期,人员较为密集,防范压力进一步增大。受前期台风“梅花”带来的强降雨影响,我市土壤含水率接近饱和,地表蓄水较历年同期偏多近五成,水利工程普遍高水位运行,部分水毁工程仍在修复,拦洪、滞洪作用明显减弱,防汛形势严峻复杂。根据《烟台市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规定,市防指决定于29日16时启动防汛IV级预警。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迅速采取行动,落实以下各项防范应对措施:
(一)要加强监测预警。气象、水文加强天气变化趋势监测,加密水雨情报告频率,及时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滚动发布预警信息。
(二)要科学调度工程。要做好各类防洪工程调度工作,各区市要对当前已经满库运行或接近汛末蓄水位的各类水库立即开展纳雨能力分析,迅速制定调度计划,采取预泄等措施腾出防洪库容。对河道上的水闸、橡胶坝要全部提闸、塌坝;要统筹做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防汛抗洪工作,上游在泄洪前必须通知下游,避免造成不必要伤亡。
(三)要严防城市内涝。要及时清理道路雨水收集口、清掏沉积物,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门头牌匾及高空悬挂物等,予以加固或拆除;对城市低洼易涝点、下穿式立交桥、市政隧道、地下人行过街通道、排水泵站、地下商超、地下车库、危旧房屋、建筑工地、深基坑、包墙等部位全面加强盯守,在重要点位提前预置排涝力量,确保发生内涝后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四)要强化人员转移避险。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山洪灾害防治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的管控力度,严格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和预警响应联动机制,一旦降雨到达预警阈值或发生突发险情,必须提前果断组织危险区内群众转移避险。要强化滨海景区管理,及时向涉水、涉岛景区发出预警,停止一切海上娱乐活动;要严格执行矿山企业暴雨停产撤人制度,确保安全。
(五)要强化应急值守。要继续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各级党政责任人和各类防汛风险点位责任人要全部上岗到位,组织搞好巡查检查。要组织河长、湖长、巡查盯守责任人24小时不间断巡查检查河道、水库、漫水桥等风险点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河道行洪期间,严禁人员涉水过河、捕鱼、垂钓、嬉水、游泳等活动,严防溺水等意外发生。要扎实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准备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要管控海上风险。要做好人员疏散和防碰撞准备,及时加固养殖筏架、网箱、池塘和陆地工厂化养殖大棚、渔港码头和防浪堤坝等相关设施。视天气情况及时组织各类渔船返港或锚泊避风,适时关停海洋牧场平台、关闭涉水旅游景区,及时疏散沿海养殖人员和游客,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要加快整修受损基础设施。对于台风“梅花”影响期间造成的工程水毁问题,要加快推进修复进度,能修复的要迅速修复,暂不能修复的,要安排专人值守,落实应急措施。对辖区内的受损桥梁要全面停止使用,安排专人盯守,设立警示标志,实行全封闭管理;对辖区内所有供电线路特别是过水线杆、地下车库供电设施等,要全面检修评估,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国庆假期期间,市水利局、消防救援支队要派员进驻市应急指挥中心,参与联合值守,共同处置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险情。
烟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202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