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土壤,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同课异构暨学科德育赛课活动。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为把活动开展好,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1.为教师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执教同一课题,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对教材不同的处理、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指导方法、板书方式等,展示自己对教材独特的理解。
2.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通过同一年级教师“选定同一课题——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评议互助提高――总结与反思”等环节,帮助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打开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
3.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参与形式
1.非音体美综合 50 周岁以下教师参与,鼓励音体美综合教师积极参与。50周岁以上(1971 年 8 月 31 以前出生)教师经申请可以不参与校级赛课(即学校不安排评委进行评价),但须在备课组内
进行交流展示。
2.学校成立督查小组,进行督查落实。
三、活动步骤:
1.申报:各级部于开学第一周周五前确定课题、节次完成申报。
2.实施:初一→初二→→初三-初四
初一级部:第2周至第4周;初二级部:第7周至第9周;
初三级部:第11 至13 周;初四级部:第15 周至第17周。
3.级部内只有一人任课的,按日程申报一节课参赛即可,期末评委给以综合评价。
四、评价办法:
1.成立评价组
组长:杨安修
副组长:鞠毅、潘业柏、王阳、周福(具体分工后期下发)
组员:全体非艺体综合教研组长
2.副组长牵头、教研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对本学科内教师分等级评价,学期末根据评价位次给以赋分,分值范围在 90-95 之间。
3.学期末教务处统计:本学期期末考绩占 50%,课堂教学占 50%。
五、保障机制
第19 周统计分数,按学校《业务考核细则》依次以 35、30 分计入教师年终考核。未参加该活动者不计分,只参加组内展示无
评委评价者计 20 分(需要到教务处备案)。按上级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听课节数 15 节以上,教务处中层干部为 30 节以上,不满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 每学期听评课 40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