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情况】烟台高新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日期:2022-09-29     

字号: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我们在规范办学、学生管理、高效课堂建设、青年教师培养、教师考核制度修订等方面重点发力,扎实推进教学教研,积极探索课堂高效路径,创新德育、美育、体育工作,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各项工作都做到了稳中有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学校获得山东省绿色学校、烟台市教育考试工作先进单位、烟台市全环境育人规范学校、烟台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评为烟台市最美校园。

一、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一)中考成绩喜人

初四2022年中考再创佳绩。按照教科院统计数据,我校考入重点高中(全市前10000名)的人数占比为25.27%;考入公办高中(前22000名)的人数占比为50.32%,在14个县市区均排名第三。中考六个学科在全市14各县市区和233所学校的排名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按照教科院数据统计,今年中考我校从学科教学看,按照今年教科院前25%、55%和95%三个数据统计,我校初四六个学科,在全市14个县市区的排名均进入全市前六名,与去年比整体上也取得了进步。其中物理学科排名最靠前,进步最大。从全市233所学校看,我们的各学科总评和95%的指标全部取得了进步。

(二)会考学科成绩分析

我校会考学科在六区中均处于明显劣势,总体实力较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希望,2018级历史表现就非常优秀。希望各年级和学科组都能静下心研究差距存在的原因,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三)基础年级升级考试成绩分析

我们使用芝罘区试题,与芝罘区25所中学比较,各年级各学科排名均在10名左右,基本属于中上游水平,但我们与芝罘区名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学校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二、教学管理卓有成效

学校重点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深入落实高效课堂建设,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抓住教学比武、青年教师培养、学科教研等重点工作,提升教师教研和教学能力。

1.精心组织教师赛课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组织示范课和全员考评课。因为疫情原因,上学期的全员考评课分线上和线下两部分进行。大部分教师都能够认真对待,从备课、授课到听课,教导处和各教研组的组织还比较到位,但我们也发现有部分教研组、个别教师不够重视,任务观点,消极对待。全员考评课结果直接计入教师个人教学常规课堂教学评价积分,按照原来的标准是一等计2分,二等计1.7分,弃权0分。新学期,学校重新修订《高新区实验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方案》,规定每位老师每学期需要参加示范课或全员考评课赛课活动,前60%的老师获得一等评价,考核计4分,后40%的老师获得二等评价,考核计3.5分,弃权的老师0分。学校增加赛课在教师考核评价中的分值,希望所有老师都能利用赛课提升水平。

组织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从青优课的组织和比赛情况看,大部分青年教师积极性较高,业务能力可圈可点,但也提醒一小部分对赛课活动不够重视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认识赛课、听评课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充分交流、善于反思,不断提高水平。

2.领导干部下沉一线,抓实抓细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对日常课堂教学的监督管理。开学后,学校全体领导干部全部下沉到班级,每天不定时听评课,实现了所有班级所有学科全覆盖,掌握教学一线情况,通过有效的听评课促进教师精准备课和上课。线上教学期间,四位校级领导、教学一线的主任,每天不定时进入各班级课堂坚持听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教学常规方面,坚持期中抽查、期末全查,重点检查备课、作业与批改,总体来看比较不错。大部分老师的备课比较规范,目标清晰,注重反思,比较实用性。

上学期规定近六年毕业的青年教师都需要手写备课,从检查情况看,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青年教师的备课十分详尽,目标精准,环节清晰;也有部分青年教师的教案不够规范,备课不够详细,走过场,希望善于反思,见贤思齐。新学期,学校将优化常规检查项目和办法,在不额外增加教师负担的基础上,有效促进

3.积极推动学科教研,更新理念,突破难点

各学科组及时组织新课标学习,引领老师们深入思考高效课堂、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和中考考察重点及方向等;与烟台二中联合教研,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能聚焦重难点的把握、教材的整合、练习的精选,各项工作都有进步。

课堂高效的重心一定要基于学情,精准教学。我们必须从“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教学目标要瞄准培养学生学科学习能力与方法,教学过程要落实学生学习实践,引领学生思维发展,不断积累校本教研素材,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各年级优秀教研组评选标准,上学期表现优秀的备课组是:

初一级部:语文组、道德与法治组

初二级部:道德与法治组、地理组

初三级部:语文组、化学组、生物组

初四级部:物理组、道德与法治组

4.年级管理各有特色,富有成效

初一级部工作重规划和落实,注重团结协作,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在“导”和“精”上下功夫:搭建互学共进平台,每周进行“且行且学且思”交流分享,常思常新,以优带新,以新促新,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级部重视学生阅读和练字,注重家校联系,集聚教育合力,实现了精准高效管理。

初二级部重点关注班级平衡发展。针对上一年各班级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抓住班主任队伍建设重点发力。级部班主任会专门拿出时间总结、推广班主任工作的好经验,通过班级管理工作专题研讨,发现更好的管理方法、管理策略,使班主任团队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最大程度保证了班级间的平衡发展。

初三级部注重全员监管,群策群力共同提高,要求老师全员参与学生管理,值班老师每天在群里报备值班情况,班主任利用班晨会的时间进行思想引领和行为整改。注重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每日两件事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通过班级追梦卡激发学生的内驱力,通过家长寄语等激励内化学生学习动力。

初四级部注重把方向,能拼搏,求突破。坚持以研促教,注重实效。教研组长带领团队洞察中考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准确把握中考命题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集体的才智和力量,集体备课、集体讨论、分头找题,共同组卷,使复习更有针对性。一轮复习借助导学案优化高效课堂,二轮复习精练少讲,增加思考量,向讲评课要效率,一课一得,让学生学足学好。全体教师抢抓时间,奋力拼搏;班主任治班以严,严中有爱;提优辅差,落实到位。

三、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学期,学校继续贯彻“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各项工作均有创新和突破。

(一)严抓常规管理,养成习惯

学校常规管理方面,校园卫生、课间跑操、班班唱、升旗、眼操每周有检查,每月有汇总,学期末有评比,各项工作都有提升,但是在课间操带队秩序、眼保健操动作规范、班班唱质量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各年级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正面思想教育和引导。同时德育处也要加强日常检查,保证检查和扣分能真实体现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有效促进班级管理。

(二)开展多样主题教育活动,立德润心

上好开学第一课,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疫情防控教育、常规卫生教育等。三月开展“绿色春天,诗意生活”主题诗歌创作活动,四月结合清明节开展“网上祭英烈,寄语英雄”活动,五月开展“阳光体育单项赛”,六月组织“保护海洋环境,爱护海洋生物”主题班会活动;七月携手高新区检察院开展“加强法制教育,守护网络安全”青少年普法教育。

(三)开展丰富社团活动,提升素养

我们在初一下学期、初二上学期开设了20多个社团,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上半年,孙艳艳老师的“水木染坊”代表学校参加了烟台市中小学艺术实践工作坊比赛,展示了我校水木染坊社团风采。

(四)有序开展艺体工作,提素质馨德艺

大课间体育运动和班班唱活动运行平稳,艺体组的老师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体育组织初一年级踢毽、跳绳阳光体育比赛。网课期间,美术组老师组织了线上“抗疫有我,温暖前行”主题绘画比赛和“墨香吟诗韵”书写活动。杨伟伟老师的《穿越时空的对话》《永不消逝的电波》分别在烟台市校园艺术节和市朗诵比赛中获奖,杨伟伟、李卫东老师拍摄的视频《在灿烂的阳光下》参加高新区百姓宣讲比赛获三等奖。

(五)开展团队活动,培养优秀学生

上学期举办了少先队集中入队仪式和共青团网上智慧团建入团仪式。少先队的“红领巾爱学习”活动已经覆盖全部中队,共青团的“青年大学习”已经覆盖全部团员和青年教师。学校为少先队订阅的《齐鲁少年报》覆盖到初一大队的十一个中队。孙雅文同学获得烟台市红领巾三星章,初一十一中队获得烟台市优秀少先队中队,学校团总支获得烟台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

四、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领导班子团结务实,靠在前,拼得上。学校领导班子以大局为重,以身作则,靠在前,干在前,兢兢业业,引领全校干事创业氛围。平日推门听评课,巡查自习、三餐,校车值班等,做到勤、细、靠;节假日带班值班,认真负责,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反馈;今年暑假,部分领导和孙成瀚、孙艳艳、阚丽萍等老师几乎天天靠在学校,紧盯杏坛中学装修与筹备方方面面的工作、实验中学校园地砖更换、绿化升级、校门雕塑设计、校园文化墙建设等,确保在开学前各方面工作准备到位。

(二)班主任队伍勇于奉献。我们的班主任们勇担重责、靠班用心、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班主任早来晚走,靠前管理,认真细致,尽心尽责,爱心耐心,教育引导,付出了大量心血,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各年级都涌现出一批工作能力突出,踏实肯干、认真负责、乐于奉献的优秀班主任。

(三)资深教师敬业乐群。我们的资深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经验丰富的优势,言传身教,尽心尽力,帮带青年教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们有的一丝不苟,有的和蔼可亲,杨小鲜、姜远英、马梅利、林金凯、谭文姝、王丹梅等老师都非常热心,尽心尽力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我们的资深教师积极进取,展示自身实力,也收获了发展自我的一份成就。曲延玲老师在烟台市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比武中获得了一等奖,孔丽丽老师在烟台市2022年普通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王丹梅老师被评为2022年度烟台市教书育人楷模。

(四)青年教师积极向上。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关键,我们的青年教师队伍成长很快,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有朝气、有活力,肯争先。我们看到很多青年教师以校为家,晚自习靠在教室备课批改或辅导学生,午休、晚休管理也十分到位。正是因为努力好学,因为不甘落后,因为工作认真细致、尽心尽责,他们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初一纪娜、赵佳、孙祥君、刘雪霏老师;初二孟克敏、李传龙、阚丽萍、任佰祥老师;初三刘苗、王巧巧、陈珮瑶、王楠、孔令斌老师;初四韩媛媛老师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上学年,学校制定并公布了《教学能手、教坛新星评选标准》,我们依据评选标准,综合教师工作量和教学成绩,评选出本学年“教学能手”和“教坛新星”。获得荣誉的教师学校将颁发校级荣誉证书以示鼓励,后期在职称评定和教师评先选优中会适当体现。

教学能手:

初一年级(7):张代玉、姜远玲、隋一萍、傅惠、赵雪梅、杨慈辉、许婧

初二年级(6):杨树英、徐时伟、杨小鲜、王维珠、孙奕、阚丽萍

初三年级(8):马梅利、王晓梅、孔丽丽、盖俊蕾、张秀梅、林芯竹、李晶、刘苗

初四年级(13):张淑华、王卓林、金风华、于爱琴、于春梅、赵文静、韩媛媛、曲延玲、张红梅、吴立新、马泽荣、李爱妮、沈晓燕

音体美微(5):孙艳艳、孙元会、杨丽媛、李美慧、王斌

教坛新星:

初一年级(3):刘雪菲、树常青

初二年级(2):李传龙、孟克敏

初三年级(2):于雯、于明静

初四年级(1):韩媛媛

音体美微(1):韩宝明

五、前后勤保障服务有力

特殊时期,核酸检测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德育处、艺体组老师在信息录入之外,还要每天汇总整理台账,上报数据,负责防疫物资的搬运、核酸采样的送检等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教务处组织作业审查、教学常规评比、期中期末考试等,做了大量工作,保障教学工作平稳运行。办公室做好考核、考勤、宣传、舆情处理、各项检查的准备和迎送、外来考试的考务安排、最美校园的拍摄等工作;总务处做好校产的维护维修、校园绿化升级和日常保障;食堂为师生提供安全放心的饭菜。前后勤的李仲波、孙成瀚、秦涛、李述芝老师和王玉洁大夫等立足岗位,任劳任怨,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六、安全工作预防为主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按照要求每月举行一次消防演练、防震演练,坚守安全底线,防患于未然。食品安全完成了“互联网+明厨亮灶”,班晨会和假期安全小组每天进行防踩踏、防溺水等安全提醒。上学期,迎接市级、区级安全、疫情防控、督导等项检查30余次。联系第五交警队给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并组织开展校车演练;联系科技园派出所开展校园反恐安全演练;聘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七、加强宣传提升形象

修订了《学校宣传工作方案》,鼓励老师积极投稿宣传学校各方面工作亮点,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上学期完成市、区各级约稿5篇,发布学校微信公众号41篇,推出的育人楷模系列,在社会上反应良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开通了杏坛中学的微信公众号,并发布了招生简章和新生报到须知。

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师对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不足,对学生、对教材、对考试的研究不足,缺乏能力提升的意识和行动。

2.部分教师工作中缺乏奉献精神和团结意识,习惯放大个人困难,对学校、对工作考虑较少。与那些在新学期工作安排中,有大局观,克服身体、通勤困难服从工作安排的老师相比,缺了一点精神,一点情怀。

3.部分学科教研流于形式,在教研内容深化方面还有欠缺,教研不够扎实,教研质量需要提升。

4.学生管理方面缺乏思想引领,德育处的大部分工作还停留在简单扣分和通报的层面;扣分的公平公正、覆盖面和检查频次等有时还存在偏差;班主任忙于事务性工作,班级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符合实际的班风学风建设,对于班级建设缺乏深入思考,班级建设没有目标,对学生初中阶段四年的发展缺乏相应的规划,日常管理和活动没有落实对学生思想、习惯、能力的培养;优生的培优和边缘生的管理没有针对性的措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