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小纪镇泉水头学校2020-2021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海阳市小纪镇泉水头学校,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9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5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小学一至五年级每周 1 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
1.家务劳动。劳动习惯的养成一定离不开儿童的家庭日常生活,学校从 2017年起,建立家庭与学校长效联动机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劳动要求:“自己事,自己做”、“家务事,帮着做”、“不会事,学着做”,规定不同的家务劳动项目,让学生一周内完成学校统一的家政劳动作业。
2.生产劳动。家里“责任田”,一起共耕耘。除了学校“田园劳动”,我们还充分发挥学校地处农村的优势条件,定期发布“田间作业清单”,要求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自家的责任田里进行田间劳作,学会一种劳动技能,和父母一同去经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感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通过劳动,让孩子们真正懂得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二、基地建立情况
我校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共有5处,分别位于综合实践室前面和教学楼后面,综合实践室前主要种植大葱花生、菠菜等划分给初中部四个年级,教学楼后面主要种植红豆和绿豆,分给小学部使用
三、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 0.5 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设备工具、劳动农具以及农资投入等方面。
四、选用教材情况
我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青岛出版社的《劳动实践活动手册》。
五. 学校实施方案
本学期,我校将围绕海阳市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工作,以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 要》、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以及省、市、县三级《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 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为主线,大力加强劳动教育, 不断完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全面 落地实施,努力实现我校实践教育的新跨越、新突破。
(一)明确教育⽬标,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劳动教育,提⾼学⽣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活靠劳动创造,⼈⽣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统筹资源,构建模式,形成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把我校创建成劳动教育特⾊学校。
为了有序、有效推进⼯作实施,实现既定的劳动教育⽬标,决定成⽴劳动教育⼯作领导⼩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赵玮(总负责)
成员:各年级级部主任,各班班主任
年段目标:
低段(一二年级)
劳动意识得到启蒙,在劳动中学习日常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体会劳动的乐趣,明白人人都要参与劳动。
中段(三四年级)
养成良好的卫生、劳动习惯,做好个人卫生清洁、班级和责任区卫生保持清洁,主动分担家务,愿意在学校和社区进行义务劳动,具备初步的认真负责和吃苦耐劳精神。
高段(五年级)
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懂得如何在劳动中与他人合作,能够在劳动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适当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公益劳动,有一定的职业意识,以劳动为荣。
(二)劳动成果展⽰,评选劳动达⼈
1、确⽴学⽣劳动评价⽅式,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把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通过撰写劳动叙事作⽂,制作⼿⼯作品,拍摄劳动实践照⽚、⼩视频等⽅式展⽰交流劳动教育成果。
2、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评选班级“劳动之星”“家务劳动⼩达⼈”、“⼿⼯达⼈”“种植⼩能⼿”等荣誉称号,在全校进⾏展⽰评选出学校的“劳动⼩能⼈”。
3、把教师对学⽣的劳动教育和班级(劳动)管理情况与绩效考评相结合,有效增强⽼师们对学⽣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学习,激发学⽣们创新创造,感受劳动的艰⾟和收获的快乐,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珍视幸福⽣活,珍爱⽣命⾃然的好习惯,树⽴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的劳动精神⾯貌。
(三)课程评价
劳动教育课程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星级”+“积分制”成长档案劳动教育评价模式,对能够定量评价的以“积分”形式呈现,对不能量化的表现性指标,进行定性评价,以“星级”形式呈现。
1.教师评价。主要对劳动课堂、班级劳动任务完成情况、班级劳动效果等方面,采用听
评课、定期检查、随时抽查、观摩等方式进行“积分”。
2.学生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由自评和他评实施完成。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家长、学生。评价内容包含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评价要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其它。整个评价过程既注重学生学期末参与劳动总
得分的终结性评价,又关注每次劳动得分的过程性评价。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参与劳动的多与少,劳动的态度优与劣,劳动效果好与差等,一清二楚,一目了然,可记录、可追溯、可视化。
六、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五一”劳动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每个人走向成功和辉煌的惟一途径。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决定开展以“红领巾爱劳动”为主题的系 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将“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位少先队员的实际行动中,通过在学校、 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 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活动主题
红领巾爱劳动
(三)活动时间
2021 年 5 月 1 日-2021年9月1日
(四)活动内容
家庭层面
低年级(1-2 年级):
1. 在“五一”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2.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
3.学会自己穿衣服;
4.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5.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
碗、扫地、拖地 等。(将劳动的场景拍成照片,每班上交两份。)
中年级(3-4 年级):
1.知道 2 个全国劳模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
2.清理自己的“小天地”( 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等);
3.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
4.做一份“劳动最光荣”手抄报,每班上交五份;
5.在父母的协助下,会蒸米饭,学会做一道菜等。(将劳动成果拍成照片, 每班上交两份。)
高年级(5 年级):
1.知道4个全国劳模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积累到积累簿上;
2.清理自己的“小天地”(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等);
3.“我和妈妈换一天岗”,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体验劳动的甘苦;
4.写一篇“以劳动者是最光荣的”为主题的文章,B5稿纸每班上交五份。
学校层面
1. 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开展种植劳动教育。将空地整为生态田园劳动实践基地,各年级师生,分区分工,全程参与。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劳动实践区域。
2.依托综合实践室,开展生活技能提升劳动教育。学生分批在餐厅师傅的指导下在餐厅学习分餐,洗刷餐盘,擦餐桌,拖地。实施家务生活技能劳动教育,学习生活技能,然后在家庭和值日时应用,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3.开展种植劳动教育。学生在窗台上种植绿植,浇水、施肥、松土、除草,捉虫,随时记录 其生长过程。每月组织生态教室建设展评交流活动。
七、教学设计
《教室植物角--盆栽大蒜》
活动目标:
了解大蒜的营养价值,知道大蒜种植的技术和养护方法。
2、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掌握大蒜的种植技术,小组合作种植大蒜,能使用简单的种植工具。
3、通过对照观察的方式,探究不同的环境因素对大蒜生长的影响。
4、体会分工合作在小组活动中的重要性,提高团队互助的意识,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掌握大蒜的种植技术,使用简单工具动手种植大蒜。通过对照观察,探究不同的环境因素对大蒜生长的影响。
体会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分工合作,提高团队互助的意识,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大蒜、育苗盆、营养土、简易工具、手套、防水垫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谜语: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猜一种植物。
通过猜谜语,活跃课堂,引出主题“大蒜”。
二、活动一:了解大蒜的营养价值
1.看视频了解大蒜富含的营养成分。
大蒜含有蛋白质,低聚糖,多糖,脂肪,矿物质,大蒜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美味的大蒜
图片对比。
常见到的白色球状部分是大蒜的鳞茎,而完整的大蒜,还有白色的须根和绿色的蒜苗,鳞茎部分和蒜苗部分都是可食用的。
提问:我们见过或者吃过哪些有大蒜的菜?加入大蒜之后,菜的口味怎样了?
大蒜作为食材来到中国人的餐桌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我们生吃大蒜时,会明显的感觉到它有辛辣的口感,但是只要经过简单的腌制,就是一道美味的佐餐。如果大蒜与其他食材一起经过精心烹制,它独特的味道会大大激发出菜品的香味,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流口水了,这么美味又营养的大蒜,能不能自己动手把它种出来呢?
活动二:学习大蒜的种植技术。
1.观察已经培育好的大蒜,看视频学习种植步骤。
2.出示课件小组讨论,把正确的步骤顺序排列出来。
①首先选出适合种植的大蒜。个头饱满,完整健康的大蒜作为蒜种。
②将营养土搅拌均匀后,填入育苗盆2/3处。
③在盆土的表面戳出用于种植大蒜的小土坑,用喷壶将土壤表面喷湿。
④将大蒜种进育苗盆中,整理盆土。
⑤给种好的大蒜喷水。
3.想一想,刚才的视频中还有什么注意事项提醒其他同学。
盆中种植的大蒜数量不宜过多,五、六颗即可;大蒜的外皮不要剥掉,这层皮可以保证大蒜在土里不会腐烂;种植的时候大蒜的尖头冲上,填埋的土层不需要把大蒜全都盖起来;刚种好的大蒜,还没有长出根,不需要浇过量的水,只需用喷壶喷洒即可,浇水可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保持环境卫生,在防水垫上进行操作;使用工具注意安全等等。
学生自由表达。
4.种大蒜。
按照种植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小组合作,每组种植两盆大蒜。学生具体操作种大蒜,教师巡视指导。
5.课堂展示
小组间互相展示各自种好的大蒜,交流种植大蒜的经验或感受。
选择一个小组通过展台展示种植大蒜的过程,其他组的同学仔细观看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说说感受。教师相机点评指导。
小结:通过展示交流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活动三:学习大蒜的养护技巧
1.同一时间种下的大蒜,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别,有些大蒜生长茂盛,有些大蒜植株稀疏,还有些大蒜蒜苗变黄了。讨论探究:什么因素会影响到大蒜的生长。
学生联想到其他植物的生长条件,畅所欲言。光照,湿度,土壤营养,病虫害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大蒜的生长。
2.学习大蒜健康生长小贴士
大蒜对光照的需求很高,属于长日照植物;
大蒜耐寒能力强,-5到26度比较适宜生长;
幼苗期对水分需求较少,成苗期需求量大。
通过调控三个主要因素,可以让大蒜健康生长。改变其中的某一因素,都会造成大蒜的生长情况发生变化。
拓展探究
将两盆大蒜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提供大蒜适宜的生长条件,实验组改变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观察大蒜的生长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1、小组讨论选择改变的因素和观察探究的方式。
2、交流: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如绘画,写观察日记,使用观察记录表等。
四、总结提升
1、课上了解了大蒜的营养价值,学习了大蒜的种植技术、养护方法等,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收获分享给大家。
2、大蒜不仅可以种植在土壤中,还可以用水培的方式种植,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水培大蒜的方法。
课后实践作业:
请从以下实践活动中选择你感兴趣的做一做吧。
1、查阅大蒜的水培技术,尝试用水培的方式种植一组大蒜。
2、定期观察小组种植的两组大蒜,留好观察记录。
八、劳动清单
九、成长档案
十、学校成果展
海阳市小纪镇泉水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