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需要做认真的探索和实践。我校试通过探索课程资源的整合与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加强新课堂建设,形成学校特色。
一、教学管理方面——在新常规管理中赋能
(一)课堂管理
1.制订明确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和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本课堂方案。
2.组织举行以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制等学科观摩课。
3.加强课堂日常监督。通过推门听课、日常巡课等措施,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推门听课、日常巡课要成为常态,并要留有听课反思。
(二)常规管理
1.各项教学教研制度要健全,贯彻上级要求,符合学校实际。
2.每学期进行两次教学常规检查,常规检查要有计划性、周期性、实效性,能适时总结、反馈及时公示;档案规范,内容充实。并将结果列入教师个人考核。
3.教学常规项目:教学计划、听评课、教研活动、业务学习、单元过关等各项工作要落实有力,过程性材料齐全。
4.举行多思维向度课堂授课大比武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授课技艺。
5.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评比活动,注重教师的思维能力培养。
6.认真组织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召开学科质量会、班教导会、级部及学校总结表彰会,把检测实效最大化。
(三)作业管理
1.正规作业内容精选,设计分层,数量设置符合要求,书写规范,教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批改认真及时,建立批改手册。
2.家庭作业设置要合理,注重分层,教师作业批改记录要翔实,对学生作业中反映的问题要要做归因分析,及时做好反馈。各学科都要设置学科融合性作业。
(四)活动开展
在新课程改革活动中,开展示范课观摩、教学大比武、说课比赛,以及思维导图评比、新课程培训、假期作业展评、学科联盟共享域、学科融合教学设计与学科融合作业设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工程骨干团队建设、学习培训与展示等活动。
二、教学研究方面——在新课堂研究中刷新
(一)课堂教学
1.进行多思维向度型课堂教学的深度研究,充分开发眼耳口手脑等感官功能,提高学习效率。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导图的运用。语文学科进行课堂结构重组——写好字、享美文、学新知,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2.上课要有备课,教案项目符合要求,教学过程与教案设计基本一致,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且与教学活动及评价之间一致。
(二)语文单元拓展整合
1.要有翔实的实施方案、过程性材料、实用的备课,良好的活动效果。
2.阅读课管理(包括自主阅读和集中阅读两种情况)。
①自主阅读,学生通过开放书架和班级图书角借阅图书,自己安排时间进行阅读。
②集中阅读,每两周上一节(两课时)阅读课,语文老师要根据课程需要,到图书室挑选合适的图书供学生阅读。
3.主题教研活动
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教研活动,重点推进语文单元拓展整合阅读工作的实施,发挥教研组的力量,教学拓展有效,整合要有针对性。
4.语文备课(含师本课程)
加强单元备课、集体备课、单元整合备课方面的要求,对每节课的板书设计都要求加强思维导图的运用。要求学生作文体现观影活动、综合实践和体育活动方面的内容。
5.活动效果
①学生要有观影活动、综合实践和体育活动方面的读书笔记。
②教师要整理自己的单元拓展整合阅读备课材料。
③组织教师举办读书沙龙活动、教师同读一本书《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活动,并撰写读书笔记。
(三)语文课堂结构“三部曲”(人的素养、词的优美、乐的和谐)——写好字,享美文,学新知。
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线索,以同类或同主题(整合和拓展)的文章内容为新知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的,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来设计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生探求新知的过程。
1.讲“思维开发”一一思维导图
2.讲“感官运用”一一眼、耳、口、手、脑
3.讲“四学研究”一一学习、学生、学识、学科
4.讲“五育融合”一一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相互贯穿,相互滋养,相互融合。
(四)学生培养
学校优生培养及学困生帮扶方案内容要详实,可操作性强;有适时总结。要采用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分类跟进与指导,效果明显,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完善,开展校级优秀学习小组、组长评选活动。
(五)学科联盟共享域
我校与育才中学组成学科联盟,要有实用的实施方案,并按配当开展活动。
(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1.团队引领: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骨干教师团队,确定学校发展目标。
2.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评价和激励的双向措施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作用,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作为集体备课的主题,每个教研组一个学期至少有两次相关的备课活动。
3.以赛促学,以展促教:通过教师教学设计比赛和教学开放展示,促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四课联动中,至少有两次课后评课要在校本研修工作坊中进行,每位教师在工作坊中进行听课后的评课和感悟。
4.注重教育活动材料积累:让教师把打磨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汇总积累。
5.教育资源共享化:基于学校的信息化平台,将本校教师优秀的教学设计进行资源共享,提高全校教师的数据分析水平。
三、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在新课程融合中兴革
(一)指导思想
课程引领发展,内涵彰显品质,表达提升素养。
(二)特色建设
综合实践、阳光体育、读影活动与课程融合。坚持活动常态、注重内涵发展、坚守品质提升。
(三)活动方略
1.挖掘内涵是方向:由身体的学习转化为思维的拓展,进而升华为思想、情感、价值观。
2.描述过程是关键:启动人体感官(眼、耳、口、鼻、手),体验人身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由身体的学习转化为观察、体悟、思考、表达。
3.提升素养是目的:由活动(运动)激发思维,思维产生思路,思路诞生思想;进而将思想转化为表达,转化为学习生产力;把做、说、写相融合、相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四)具体实施
1.每节一说,说是指学生叙说;(过程、经历、体验、感悟)
2.每天一写,写是指学生描写;(日记、随笔、片段;记叙、议论、说明)
3.每周一评,评是指班级评比;(展示、评价、鼓舞、激励)
4.每月一结,结是指级部总结。(宣传、表彰、内化、提升)
工作配当
月份 | 主要工作 | 备注 |
2020年9月 | 1.学习初中室《2020--2021学年度工作计划》和《关于推进中小学学本课堂建设的意见》 2.学习《里店初中多思维向度课堂暨学本课堂实施方案》 学习《海阳市中小学语文单元拓展阅读整合工程实施方案》、《里店初中语文单元拓展阅读整合工程实施方案》 3.学习多思维向度课堂教学改革内涵及阅读教学改革内涵 5.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 6.学习《海阳市初中组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施意见》 7.多思维向度课堂暨学本课堂观摩课 | |
2020年10月 | 8.思维导图系列培训 9.教师专业成长读书演讲比赛 10.教学常规检查 | |
2020年11月 | 11.多思维向度课堂暨学本课堂课堂授课大比武活动 12.开展课例研讨活动 13.思维导图设计评比(新授课) 14.参加学科联盟共享域活动 | |
2020年12月 | 15.思维导图设计评比(复习课) 16.课例研讨总结会 17.参加海阳市优质课评选 | |
2021年3月 | 18.学本课堂观课议课 | |
2021年4月 | 19.参加中考复习研讨交流 20.多思维向度课堂暨学本课堂说课比武活动 21.评选校级学本课堂优质课 | |
2021年5月 | 22.教师基本能力测试(学科融合教学设计、思维导图、优秀课例) 23.学科融合作业设置 | |
2021年6月 | 24.校级优质学本课堂展示 25.总结学本课堂建设,提升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