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
版)”建议的血压标准:正常成人收缩压(高压)
应小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应小于80毫米汞柱;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在
不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大
于等于是140毫米汞柱,和
(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
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
继发性高血压:指继发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
高血压的症状
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时,必须尽早检查治疗,以防止靶器官损害以及预防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有不少高血压病患者不论是在早期或已有严
重高血压,都无自觉症状,故称“无声杀手”,直至发生中风或因患其他疾病测血压时才发现。所以,应定期体格检查以早期诊断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吸烟、年龄增长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1、超重和肥胖:成年人的健康体重可以用国际通用的体质指数(BMI)来衡量BMI的计算公式是“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身高体重指数>25,就定义为超重;>30称为肥胖。
2、高盐饮食:膳食高盐是中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3、饮酒过量: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与每天的饮酒量相关。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小于20~30克,女性小于15~20克。
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对心、胸、肾、眼底等脏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中风、冠心病、肾功能衰竭。
1 合理调整饮食
①限制钠盐过量摄入,每人每天平均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②增加钾和钙的摄入;③降低脂肪的摄入量。
2 戒烟和戒酒
吸烟对身体健康有害,越早戒烟越好。
酒是一把双刃剑,少量是健康之友,多量是罪魁祸首。
3 减肥防胖
过度肥胖常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控制高糖,高脂食物,少食多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减肥的最好方法。
4 适量运动
最好的运动方式是步行。每天步行3公里,30分钟以上,可分多次进行,每星期最少运动5次。
5 定期测量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是早期发现症状
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对有高血压
家庭史的人,从儿童起就应定期检
查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
肥胖、习惯高盐饮食以及缺乏体力
活动者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更应
定期测量血压。对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从35岁
起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
6 从儿童期就要开始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从儿童期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开展体育锻炼,进行高血压预防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