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海阳市徐家店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一.研讨时间:2021.10.18
二.参加人员:于秀霞、项晓菲、王栋花、刘颖、李萍、桑燕敏、杨洁、李光鑫、姜永琴、张会勇、姜品静、徐腾、陈秀、史仙芳
三.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四.研讨主题:“聚焦核心素养 落实学评教”主题下的“教学目标的实施”
五.中心发言人:陈秀
六.研讨记录
陈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的重要教学科目,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要想上好语文课,语文教师首先要把握语文科学要求,理解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重点深入剖析部编版语文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然后再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
(一)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应重视创设性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学习环境。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学习环境,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有利于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学习语文感到“易”、“趣”、“活”,极大地提高课程教学效率。良好的学习环境强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优化,两者互为基础,协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说一些例如:你想不想把你的想法说一说呢?现在请第四小组同学说一说他们的意见好吗?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段话和老师一起比赛背一背好吗?这样的对话使学生心情轻松,不带任何负担,大胆探究,发表见解。合作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弘扬。
(二)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应重视阅读教学思路的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路转变的关键是变教本为学本。
(三)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应重视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学评价是同一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完成,某一阶段学业任务,获取优秀成绩的动力。好的评价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知识,同时又有过程和方法的指导,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评价不能只靠某些量化的评价指标去评定学生,评价的方法和形式应趋于多元化,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
七、总结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应细致开展研究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参考,认真解读教材,认真解读学生,教研组共同研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生发展要求,根据自己的经验,确立我们的教学目标。具体也就是这节课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其次,要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整节课的心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做好充分准备,备学生、备问题、备错误等。将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教学中一定要牢牢抓住教学重点。围绕教学重点,设计我们教学环节,夯实双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训练,引导学生扎实掌握课堂内容,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八、研究成果
全体语文教师在本次活动中能够精准的抓住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落实到语文课堂上,在教学目标的续写上也规范有序。2021年11月陈秀老师参加了海阳市语文学科教学大比武,所执讲的《父爱之舟》一课荣获海阳市语文学科教学大比武优质课二等奖。
海阳市徐家店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