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HCC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对于部分适合条件的患者,应追求临床治愈。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适应证是什么?
依据血清HBVDNA、ALT水平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同时需结合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决定是否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血清HBV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若其ALT持续异常(>ULN)且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ALT升高,建议抗病毒治疗。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不论ALT和HBeAg状态,只要可检测到HBVDNA,均应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者,若HBVDNA检测不到但HBsAg阳性,建议抗病毒治疗。
目前抗HBV一线药物包括哪些?
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长效干扰素。
未应用一线抗HBV药物要换为一线药物如何选择?
正在应用非首选药物治疗的患者,建议换用强效低耐药药物,以进一步降低耐药风险。应用ADV者,建议换用ETV、TDF或TAF;应用LAM或LdT者,建议换用TDF、TAF或ETV;曾有LAM或LdT耐药者,换用TDF或TAF;曾有ADV耐药者换用ETV、TDF或TAF;联合ADV和LAM/LdT治疗者,换用TDF或TAF。
如果出现耐药如何调整方案?
LAM或LdT耐药,换用TDF或TAF;ADV耐药,之前未使用LAM或LdT换用ETV、TDF或TAF,ADV耐药,且对LAM/LdT耐药,换用TDF或TAF;ETV耐药,换用TDF或TAF;ETV和ADV耐药,ETV联合TDF,或ETV联合TAF。
注:LAM为拉米夫定;LdT为替比夫定;ADV为阿德福韦酯;ETV为恩替卡韦;TDF为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AF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应用核苷类药物抗HBV治疗需要监测的指标有哪些?
治疗前相关指标基线检测:①生物化学指标主要有ALT、AST、胆红素、白蛋白等;②病毒学和血清学标志物主要有HBVDNA定量和HBsAg、HBeAg、抗—HBe;③根据病情需要,检测血常规、血清肌酐水平、血磷水平、肾小管功能等;④肝脏无创纤维化检测如肝脏硬度值测定;⑤当ETV和TDF用于肌酐清除率<50ml/mlin患者时,均需调整剂量;TAF用于肌酐清除率<15ml/mlin且未接受透析的患者时,无推荐剂量;其余情况均无需调整剂量。
干扰素治疗的禁忌证有哪些?
①绝对禁忌证:妊娠或短期内有妊娠计划、精神病史(具有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等病史)、未能控制的癫痫、失代偿期肝硬化、未控制的自身免疫病,严重感染、视网膜疾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基础疾病。
②相对禁忌证:甲状腺疾病,既往抑郁症史,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