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检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对《龙口市芦头镇卫生院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调整。
一、目的
(一)为了提高我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核素泄漏及本院服务范围内的危化品、建筑工地、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火灾、水灾、台风、地震、动乱、恐怖、重大医疗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等可预见或突发的各类公共安全类事件)的应急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为全市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快速有序地接收与处理危重病人、短时间大量就诊病人及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三)使各部门紧密配合,有序衔接,缩短急救救治时间,提高收治病人救治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二、适配情况
(一)人力资源方面:我院设有公共卫生科,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内、外、妇、儿等医务人员。
(二)物资方面:有后勤设备保障管理部门的管理和保证,药剂科药品种类相对齐全,储备量丰富,有足够的应急能力,能够满足各种病人的急诊急救需求。
三、组织结构及工作职责
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定期召开应急小组成员会议,研究讨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卫生应急办公室、急救医疗小组、监测报告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并配备兼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人员。
(一)卫生应急办公室
卫生应急办公室由医院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办公地点设在医务科,卫生应急办公室主任由办公室主任杨倩兼任。主要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卫生应急人员调配、医疗救援、信息发布、记录总结及医务人员急救业务技术培训等工作。
(二)医疗救治小组
全体医护人员及医疗救援队组建成医院医疗救治小组,共同承担卫生应急病人的救治和护理工作。门诊直接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工作,门诊主任、护士长和公共卫生科主任可直接通知各科室主任及相关人员就地开展抢救,各科主任、护士长应及时安排好有关抢救人员。全体医护人员要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救治病人。因医疗救援需要临时抽调来的医护人员要听从调配、服从安排、积极配合、及时投入到医疗救援工作,不得延误。
(三)监测报告小组:
检测报告小组由公共卫生科全体人员组成,负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工作。医院职工发现发生和(或)可能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及潜在隐患后,均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卫生应急办公室,由卫生应急办公室和公共卫生科共同核实后,立即报告医院分管院长,在医院分管院长批准后上报龙口市卫健局。公共卫生科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法定传染病的监测、分析和疫情上报登记等工作。
报告时限: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于2小时内向龙口市卫健局报告并网上报告。
(四)后勤保障小组
后勤保障小组由药库、后勤保障科、设备科、医院办公室组成,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工作一切物资、药品、设备的供应和维护,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通道的通畅及医院安全保卫工作,做好消毒隔离和医护人员的防护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五) 医院感染小组:
做好消毒隔离和医护人员的防护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四、信息发布制度
按照《龙口市芦头镇卫生院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制度》的要求发布信息,信息发布应及时、准确、全面。医院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指挥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录制和保存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像资料,医务科负责完成救治记录,医院办公室负责信息发布和报告。严禁其它人参与发布信息,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五、应急医疗救治制度
(一)组织形式及人员安排
为了迅速及时地投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工作,圆满完成应急救援任务,各部门必须明确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卫生应急办公室要根据病人的数量调配医务人员参加病人的诊断救治,各科主任、护士长要保证有关人员能够及时到位,不得推脱延误,否则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二)保证抢救药品及器材装备的供应
为了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关职能科室要严格管理,认真负责,抢救器材及药品必须力求齐全、完备,要指定专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用后及时补充,值班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抢救物品一律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三)严格执行抢救制度
1、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师未到之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并及时提供诊断依据。
2、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要详细交待并记录。
4、及时与病人家属或单位联系。
5、抢救完毕,应做好抢救记录、登记和消毒工作。
6、严格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防止传染病传播流行。
六、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急救时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一)门诊医护人员紧急情况时有权直接通知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相关人员组织就地抢救。
(二)门诊医护人员紧急情况时有权直接调用救护车。
(三)门诊医护人员和有关值班人员在发现和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知后应立即通知领导小组和有关人员,积极组织救治,接到通知的有关人员应立即到达现场组织或参加救治工作,不得有误。
七、应急预防和值班制度
(一)卫生应急办公室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并记录。
(二)定期查看预防突发事件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和调度。
(三)24小时值班电话:0535-864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