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古城小学2022-2023学年学科教学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

日期:2022-09-20     

字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莱阳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实施方案》,按照深入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教习评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打造思维高效课堂,提质增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特举行本学期“达标课”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  长:盖洪庆

    副组长:张雪娇  梁兆霞

组  员:学科组长及备课组长  

二、参加人员

    任课教师(50周岁以下必须参加,50周岁以上自愿参加,报名后随即安排在后面进行)

三、活动安排

    1.开学三周开始,讲课老师根据讲课顺序,提前调好课,至少提前一天在群里通知,同科无课老师必须参与听课、评课,其余学科教师自愿参加。

2.根据评委评分,同学科10%教师不达标,不达标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结成一帮一对子,开展听课达标学习。

3.各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交流,各教研组继续改进课堂模式、教学流程。

     四、基本要求

1.授课教师必须遵循学校高效课堂改革推广模式,并立足校情,大胆创新,贯彻落实“预习自学小组展示、引领点拨、拓展延伸、评价提升、作业设计”六个方面。

2.讲课老师统一在三号楼录播教室进行授课、评课。授课后第二天提交所有资料,包括教学设计、讲课照片、评课记录和评课照片(各照片于不同角度2张,集中整理一页装订好)。由各学科组长统一安排拍照人员。

    3.参与听课教师要对讲课教师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每人提优点、不足各三条。讲课教师要根据老师们的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次日提交修改后(修改部分用黑体加粗或手写红笔修改)第二稿教学设计一份。

    4.评委要全程参与听评课,可给出恰当的指导建议。

    5.任何教师不得弃权,如有特殊原因造成无法参加活动,则延至最后。

    五、评价激励

1.位次靠前的参赛教师享有在莱阳市学科教学大比武前各级各类优质课评选的优先推荐。

2.位次靠前的参赛教师享有在本学期各级教学类荣誉评选推荐时,相同条件下享有优先推荐资格。

3.获奖教师按考核细则规定在年度考核中加相应分数。

  

附件1

莱阳市古城小学2022-2023年度第一学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比赛顺序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第一节


刘夏辉

冯颖超

姜晓云

张玮

第二节

张文妍

崔晓

刘蓉

刁艳春

李海英

第三节

林珊

韦潇

王爱萍

隋海波

李阳阳

第四节






第五节

梁玲

吴知晓

肖美丽

臧孟娜

唐健英

第六节

刘雪飞

张毅

李文萍

王学智

车康康

第七节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第一节


宋瑜

刘莎莎

王莲

刘春艳

第二节

申恒敏

宗智慧

张娜娜

曾洁

房丽丽

第三节

高娜

张倩

潘丽宁

王红

牟晓玲

第四节






第五节

初朝霞

王欣雨

赵艳慧

李晓伟

刘小佳

第六节

许崇云

唐瑭

张念

黄晓锋

王苗

第七节






 

附件2

莱阳市古城小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比赛评分表

时间

姓名

班级

课题

讲课分数

总分





































   

附件3

莱阳市古城小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大比武评价标准

项目

具体内容

得分

教学目标10

1、教学目标准确、具体,切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教学重点突出,有学科德育渗透,体现立德树人。

2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凸显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教学

内容

20

1落实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和学教习评理念,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核心素养和德育价值。恰当安排教学内容,容量适中、内容条理、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理开发、选择与运用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环节的设计有一定创造性。熟悉学科知识体系,正确把握大概念内涵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作业设计重视实践体验,体现基础性、拓展性、开放性、层次性,体现差异;科学地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符合“双减”要求。


教学

过程

30

1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布局合理。

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切合学生和教学实际。

3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有亮点。

4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重视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5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生生互动和谐、融洽。



 

 

 

 

教学

方法

20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情境设计符合课标要求。

2.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因材施教,很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创新。

4.教学策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学习规律,教学理念先进。


教学

常规

10

1、课堂上学生的常规表现:课前准备;坐姿;听课、书写、朗读姿势要有良好习惯;回答问题,讨论活动等的常规要求。

2、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简明准确、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教态自然大方。有较高的科学专业素养,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能合理运用直观教具,并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能很好地落实信息技术2.0工程,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


教学

效果

10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科学素养得以培养。

2、能够完成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并各有收获。


课堂教学

  分数



总评

优点

 


不足






附件4

莱阳市古城小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比赛

听 课 教 师 签 到 表

时间:             班级:             授课人              

课题:                        

序号

签名

序号

签名

1


13


2


14


3


15


4


16


5


17


6


18


7


19


8


20


9


21


10


22


11


23


12


2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