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设计名称:秸秆和落叶的处理
二、活动背景
每到收获季节,如何处理农作物秸秆是让农民很头疼的问题。过去,粮食收获后,许多人都是将秸秆一把火烧掉,这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怎样利用这些秸秆和落叶,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通过本次活动探究秸秆和落叶的处理方法。
三、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调查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秸秆和落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焚烧秸秆和落叶的危害。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整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2.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科学探索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展示、采访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
3.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四、研究方法:
1.查资料(上网、问长辈)
2.调查、研究(实地调查为主)
五、活动形式:
个人或小组,分散活动与集中活动相结合。
六、研究内容:
1.了解当地秸秤和落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分析焚烧秸秤和落叶的危害。可通过实地的调查、问长辈、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完成。
3.实地观察:学生到收割后的农田去看一看,走一走,了解农民处理秸秆的办法,为活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4.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如万一人家不接受你的采访,我们一定要有理有礼;要注意人身安全等。
5.与街道和居委会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七、小组分工:
信息组:上网或图书馆查寻焚烧落叶和秸杆危害的资料和再利用的方法。
调查组: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走访一些能够有效处理秸秤或落叶的机构,了解处理秸杆和落叶的常用方法。
实验组:开展实验,探索更加有效的处理秸杆和落叶的方法或措施。
八、活动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活动最终成果以小制作、手抄报、调查报告、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
九、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根据主题,制定活动内容和步骤。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收集资料阶段。
第三阶段:整理材料,总结成果。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家的玉米收获之后,玉米秸秆等物是如何处理的?(学生回答)那你知道露天焚烧秸秆有什么坏处吗?
(二)学生利用提前搜集的资料回答,老师引出本节课课题,老师总结焚烧秸秆的危害。
危害一: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秸秆露天焚烧直接导致大气污染,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在夏秋季节,尤其是在每年的6~7月份收割季节,为了尽早完成水稻的种植,农民将大量的废弃麦草直接在农地里焚烧,导致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升高,焚烧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危害二: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机场每逢农作物收割季节,都深受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有时机场能见度低于400 m,严重影响机场航班正常起飞和降落,一旦导致事故,将造成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危害三:形成新的火灾隐患。无论从环境角度还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这一现象都存在潜在危害,应该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危害四: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三)老师提出思考的问题:你知道秸秆的用处吗? 学生分享搜集的信息,老师进行总结:
1.机械化秸秆还田
2.用于生物发电。
3.制取沼气。联系如今沼气池逐渐被淘汰的原因(安全性)
4.培育食用菌。
(四)针对秸秆和落叶的处理,国家出台的的政策与法律介绍。
(五)动手制作:当一片片叶子飘落下来,大地充满诗意的时候,你想用这些叶子做什么?
学生利用提前搜集的落叶,动手制作树叶贴画。
(六)展示学生的贴画,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七)老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