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古城小学2022—2023学年度工作计划

日期:2022-09-02     

字号:

2022—2023学年度,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紧紧围绕市教体局重点工作计划,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抓住“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安全稳定”两个重点,凝心聚力,攻坚突破,强化师德作风建设,深化课堂改革创新,提升教师专业技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教学科研,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力争学生综合素养、教学质量、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专业素养等五个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

一、总体目标

1.力争教学调研进入全市前十名行列。

2.进一步提升以党建文化为引领的学校文化建设水平,形成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文化育人氛围。

3.以微能力点视频案例研究课题为依托,人人参与,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大幅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工作目标: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具体措施:

(1)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推进德育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全面落实“三全育人”,评选各类小明星,爱祖国读书演讲比赛等。

(2)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好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抓好常规管理,开展安全教育、路队秩序、文明礼仪、爱国教育、劳动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等专题教育,各项活动留下影像资料。

(3)扎实推进学校文明岗积分管理,积极推动各班级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利用《素质教育评价手册》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专业化水平,落实《关于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继续举办班主任论坛和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提升整个班主任队伍管理水平。

2.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把推进课程改革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有机结合,扎实开展“七个一”专题比赛或展演活动,构建体育、艺术、科技等学校特色课程,年内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入队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

3.推进家校社会共同育人

创新家校沟通模式,依托联系服务群众及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增进家校了解,实施家长进校园活动(如参加一次升旗仪式、参加一次听课活动、免费体验一次学校午餐或参加一次学校组织的节庆活动、参加一次主题班会等),实现家校合育。

4.做好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

制定学校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解决学生周一至周五下午部分家庭孩子接送困难等社会难题。

(二)继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提升学校在局调研中的位次,力争进入全市前十名。加强对相对薄弱项目研讨与管理,进一步提升师生活动获奖的管理计分。

1.依托学校现有学科的师资力量,通过走出去观摩学习、校内“同课异构”、示范课、展示课等一系列活动,让老师们边学边进步。

2.抓严抓实常规工作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抓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设计好每一堂课。组织以学科组为单位的全员听评课活动,分层教学,加强学科基础知识达标与基本能力训练,每堂课前五分钟口算练习,随堂检测等成绩提升的有效手段。抓作业和单元检测,努力做到每个学生都能过基础关。

3.立足教学实际,开展好扎实有效地集体备课活动。

(1)每周二、三、四、五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集体备课活动,尽快缩短学科教学的不平衡。

(2)强化基础知识达标活动,通过当堂检测、周周清、月测评等方式,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抓住学期初、期中检测、期末复习三个阶段进行教材分析,组织系统总结、交流复习内容与复习指导策略等专业教研活动。

(3)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素养比赛与才能展示活动(见配档表)。

(4)组织干部教师深入学校课堂,针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交流研讨,解决实际问题。扎实组织新教师参与市局的培训活动。

(5)加强相对薄弱班级管理以及相对薄弱学科教学研讨,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学科的考核计绩办法。

4.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做好托底培优工作。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完善音、体、美学科的评价方法,教学效果的考评与绩效挂钩。以上一学年末所在班级及学科成绩在本年级所处位次实行晋升有奖,落后有罚的评价奖励机制。

5.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本学期拟对(1)集体备课(2)托底培优(3)幼小衔接(4)师生阅读四项工程重点工作实行单独切割,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集中力量抓突破。

6.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根据各学科的重点难点与信息技术2.0提升有机结合,促进微能力点的落实,抓好学生编程和创客教学,充分利用好社团活动的主阵地。

7.落实教学工作制度。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

(1)健全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校长每周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

(2)健全教学督查视导制度,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4)规范教研活动,备课组每周组织集体备课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提供活动主讲不少于一次。

(5)切实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建立以级部为单位的审核制度,严控作业总量,实行分层作业。

(三)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努力打造管理科学化,教师专业化,学校特色化,学生个性化的特色学校。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构建“三会——核心——章程”的学校内部活动治理结构,完善评价考核制度,推动学校按章程办学。

(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力争得到明显效果。

1.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⑴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制定教师培训计划。

⑵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通过结对、观议课、个人读书计划、汇报课等形式引领青年教师快速发展。

⑶开展“七个一行动”。青年教师每周参加一次集体备课,每周一篇反思性随笔,每月阅读一本书,每月一次读书交流,每学期一堂展示课,每学年参加一个课题研究,每天一篇教育日记。

2.提升干部队伍业务能力。

⑴落实校长听评课制度,定期参加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

⑵开展“六个一”行动:每天一篇教育日记,每学期精读一本书,研究一所名校,分管一个重点项目管理,做一次学术报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