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英语教育中,小学英语教学应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用活动任务型教学途径,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中就是要营造一种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热情。
二、具体工作
(一)教学手段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在会话教学中,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让学生在表演中练,在交际活动中用。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2.发展语言的创造性表演,安排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鼓励学生灵活组合,扩展会话。
3.融词汇于会话中,力求做到在旧语言中学新词,用旧词练习新语言。
4.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手、脑、口、耳、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习结合,单项和综合练习结合。充分发挥TPR活动的优势,让学生在听听做做的活动中刺激大脑皮层,激活记忆,从对各指令的反映中自然习得语言。
5.将歌曲与歌谣教学灵活运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以营造英语学习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语言知识。做好过程性评价,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激励学生不断看到成绩,取得进步。
(二)评价形式多元化,关注学生素养提升。
1.实施课堂评价、教师观察、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运用不同时间节点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进行有生成性的精准评价。
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合作者。
3.评价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对每个学生的成绩和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
(三)作业形式创新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精心选编作业,题量适当, 针对学生的学情分层布置, 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作业批改、反馈应及时,可适当结合面批,做到表扬鼓励和严格要求相给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作业评定可采用等级、语言评价等多种形式;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应采用口头与书面、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实践性作业布置的探索与实践;三年级作业以跟读、听说模仿、语音作业为主,四、五年级在听说朗读的基础上,加强读写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