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9月5日
参加人员:李凤君、丁荣欣、白玮等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循主题阅读之幽径 探语文教学之大道
中心发言人:李凤君
一、课堂展示:
葛银艳老师执教的单元开启课,趣味盎然,以参观游览主题公园的形式,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探索世界之初的秘密。通过读有趣的儿童诗、神奇的神话故事、令人脑洞大开的科普童话,让孩子们懂得:文章因为有了想象,可以让文字飞扬起来;我们有了想象,就可以飞到远古的世界之初。
刘萌老师与大家分享的是《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主题学习精读引领课,她带领孩子打破强加于阅读的种种束缚,给阅读以充分的自由,相信这种坚持会与最美景致一次次邂逅。
北沟小学于莹莹老师执教组文阅读课《大地的诗歌》。在活泼动情的朗读中,在音乐、图片的渲染下,孩子们走进文本,走进了一个充满童趣的诗歌世界。不仅让孩子们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获得了知识,积累了词语,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读中慢慢体会了诗歌的趣味,丰富陶冶了孩子的情操。
二、评课议课
单元开启课作为单元主题阅读学习的第一课,它必须做到高位引领、宏观调控,以大板块推进教学。葛老师在上课伊始,便融合音乐、图像等元素于娓娓讲述中,为学生们开启“世界之初”的课程之旅,给孩子们以一种唯美的仪式感。紧接着以低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游乐园的形式展开,从“词语大转盘”、“内容大本营”、“方法采摘园”、“写字芳草地”、“阅读拓展园”五大板块稳步推进,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无痕却清晰地整体梳理,同时结合低年级特点扎实进行识字写字教学。纵观整堂课的教学,扎实高效,板块清晰,活泼大气。
刘老师执教的精读引领课,是继葛老师单元开启课之后的又一大胆尝试。刘老师,课堂上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展开大胆有趣的想象,如沐春风,如临其境。又利用“抓住事物特点想象”的好方法,轻轻推开主题丛书提供的《小绿人》诗歌大门,“得法于精读,用法于略读”,与最美景致一次次邂逅。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了“抓住事物特点想象”的好方法,并拓展运用到儿童诗的创作中,切实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于老师执教的组文阅读课,是继葛老师的单元开启课,刘老师的精读引领课的拓展延伸课。于老师借助于主题丛书提供的《大地的诗歌》组文,将本单元的文本特点——大胆的想象、巧妙的修辞,进行充分品赏提升;又不失时机地把“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学习方法引领学生们实践,恰到好处地完成了组文阅读课品味单元重点、迁移学法的使命。整堂课如竹林微风让听课的我们陶醉其间,让孩子们流连。
语文课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喜欢读书会读书,但小学阶段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及阅读能力较弱,怎样才能落实这一目标?
纵观这三节课,从理解到运用,从教课文到教方法,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一些与经典相遇的缘分,并帮助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得法课内,得益课外。从而爱上阅读,有兴趣进行自主阅读,并一步步走向更好的自己。
纵观三堂课,三位老师对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精彩纷呈。
葛老师在讲授《第八单元 开启课世界之初》时,让学生边读边通过文字展开想象祖先们生活的情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于老师在执教《大地的诗歌》一课时,让学生借助图片更直观、形象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对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的一种潜移默化地培养。刘老师在执教《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课时,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粗糙”“有秩序”的含义。
总之,三位老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引领展现了语文主题阅读的精彩,培养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节课下来,每一堂课中孩子们的个人素质展示得淋漓尽致,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能在跟老师的对话中用词潜句如此的成熟、大气,真可谓是“腹有读书 韵味流长”。虽然我们也在茫然中开始了语文主题之旅,对主题学习还处于摸索的阶段,但孩子们的素质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李老师是这样评价葛银艳老师的:葛老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师。她非常重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会在课前提醒学生整理好学习用品,在进行书写指导前会提醒学生回忆坐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培养要大于知识的传授。从这些细节中我们足以看出葛老师非常的用心。
李老师在评价刘萌老师的课时,对她赞不绝口:《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一篇比较难掌握的科普童话,作为一名从教两三年的教师,刘老师今天的表现无疑是让人惊艳的。她非常聪明的一点在于会抓住课后题让学生展开练习,随文识字的设计轻松自然地将学生引入课堂,深入体会文本。
当评到于老师的课时,李老师如是说:《大地的诗歌》这一堂群文阅读课的容量非常丰富,于老师在本节课中非常注意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反复的朗读,来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感情这一教学目标。诗歌的停顿也非常重要,于老师做出了良好的范读,展示了她深厚的朗读功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是于老师的朗读,还是她对课堂的把控,都绝非一日之功。
三、对话专家
张贤华老师提问: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出学习方法,向规律靠拢,然后在略读课文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怎样的评价体制才能调动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
李凤君老师答:评价对激励学生阅读有重要的作用。评价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用小卡片、小勋章等鼓励孩子阅读积累,小勋章可以分为硕士章、博士章,逐层提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高效地阅读交流。
北沟栾凤提问:大量的阅读培养了孩子们读书的好习惯,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然而低年级学生接受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限,课内增加阅读量后,怎样兼顾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让所有孩子齐头并进?
李凤君老师答:孩子们的水平如同我们的五指有高低,我们在推进过程中不可以搞一刀切,要允许同学间有阅读水平的差异。
西城小学杨鹏提问:如何把握主题学习整堂课的节奏?(主题学习的任务量较大,节奏必须要快;但一堂好课的标准,又必须是磕磕碰碰,有静下来思考的时间,是否矛盾?)
李凤君老师回答:我们首要明确的是教什么,而不是怎样教。要解决这个方向性问题就需要深入研读课标,吃透教材。其次,要克服“不相信孩子和过于相信孩子”两个误区,整合资源,务求让学生达到自学的境界。第三,要有不着急、不盲从的心态。“人是人,我是我。”主题学习实验并不是抛弃以前的,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整合提升,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东西,形成自己的风格。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凤君老师凭借着丰富的课程研究经验,为我们拨开主题阅读教学的重重迷雾。让我们带着收获和感悟,继续投身主题阅读教学实践中,让“主题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惠及更多的孩子,为他们聪慧和高尚的人生奠基。
四、活动总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位教师的课堂都经历过无数次磨砺,都有一整个坚实的教研团队在背后支撑。只有在整个教研团队的支持下,不断地精进,不断地提升,经过千锤百炼,方能磨得一剑。
教改是涅槃,过程也许是山重水复,也许是柳暗花明。只要我们有着脚踏实地的干劲儿,在蓬莱教研室和华樾教育集团的引领下,使我们可以仰望星空,向着主题阅读的精深处漫溯,不断追求,不断践行,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教学方法和思想的进步。
五、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