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学校劳动教育教研信息

日期:2022-09-16     

字号:

传承民间工艺 装点美好生活

 

——诸由学校校本课程《玉米皮编织》经验交流

 

一、课程设计背景

草编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将传统文明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缩小,乡土生活培育的审美情趣、传统生产方式中滋养的文化传统,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种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中面临被损坏、甚至消失的严重威胁,母语的流失、传统民俗文化的消亡与变异、传统价值观的弱化……,民间传统工艺在缺乏保护的状况下,这种威胁尤为严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保护与开发并存,继承与创新并举。”这也为民族传统工艺的发展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学校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阵地,近几年,我校根据新课改课程理念的要求,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设了以《玉米皮编织》为主题的校本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探究、实践,学生不仅对玉米皮编织产生了浓厚兴趣,掌握了编织的基本技法,更重要的是以编织为载体,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以及做事认真、细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

1、让学生通过开展采访、调查与考察,体验课题的探索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玉米皮草编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制作的方法,了解家乡草编工艺品制作发展轨迹,感受我们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慧才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亲近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让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和濒危文化的抢救、传承与发展中,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培养他们关心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分为六章,用14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章 概述 从上古社会到当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人们时时刻刻都享受着天然植物编织所带来的恩惠。天然植物编织在历史上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现今仍以其清新、质朴、亲切、自然的品质,精美、细致的工艺以及浓郁的民间特色和地方风采跻身于现代设计艺术之林。草编魅力,熠熠生辉,堪称中华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

第二章 了解中国草编的发展历程及分类 草编历史渊源流长,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汉代至盛唐,草编工艺已较为发达。

据1959年发现的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我省6000年之前就有了草编技艺及产品。山东的民间草编织工艺按料的不同可分为麦秸草编、玉米皮编、蒲草编、稻草编、麻编等。其中以麦秸草编、玉米皮、蒲草编最为普遍。

烟台市的草编主要以玉米皮编织为主,海阳、乳山等市的玉米皮地毯,海阳的“马莲垛”提篮,龙口的缠杆提篮,招远的玉米皮门帘,都是有特色的热销产品。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或实地考察,了解玉米皮编织过程、发展现状,填写家乡草编调查表。

有的学生在课前和我说,:“老师,我们调查了身边的很多人,村里只有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会编,像我父母都不会。”询问调查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玉米皮编织这门手艺正逐渐消失的现状,学生们都感到很惋惜。从而也激发学生的保护意识和学习的热情。

第三章 编织前的准备工作 ——选料、熏白和染色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熏白染色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制作方法。在学生分组练习时我会提醒学生带上手套口罩,注意用火安全。

第四章 玉米皮编织技法  第一节 三股辫的编法

三股辫也就是我们说的麻花辫,大部分女生都会编,上课时我让学生走上讲台做示范。当三股玉米皮编完后,如何续皮?续接的玉米皮接头处怎样处理?老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同学之间可以进行比赛,看一看谁编的最长,最工整。

第二节  用小辫编织法制做生活用品和装饰品

小辫编织是将撕好的玉米皮,先编成三股、五股或七股辫,然后进行盘绕造型,加工成各种工艺品。

课堂上我给学生准备好木板,上面固定好钉子,两颗钉子之间距离为18—20厘米。钉子之间的距离越大,做出的草鞋也就越长。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制作步骤。教师提出问题:怎样实现鞋底的前宽后窄?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间的讨论研究,总结:缠绕时先从木板钉子位置开始,并在木板前面钉子平行位置收尾,这样就可以比后面增加两股玉米辫,实现鞋底的前宽后窄。

接下来三四节通过探究学习,掌握玉米皮编织的另外两种技法——平编法和缠扣法。

第五章  巧用玉米皮制作马蹄莲和太阳花

课前需要教师准备好染色玉米皮、电熨斗、卷发棒、白乳胶、剪刀、铁丝。用玉米皮制作的马蹄莲和太阳花做为装饰品,可以摆放在书桌上,美化空间,学生很感兴趣。

第六章  活动收获与反思  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写写自己的收获体会。

1、校本课程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在活动中,你遇到过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自己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投入程度及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用档案袋、成绩表等方式作简单记录。

四、实施效果

《玉米皮编织》课程在我校实施两年时间,从材料来源来看,具有数量多,来源广,价格低的特点,像玉米皮、麦杆均可入料,决不会因开发课程而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具有培养他们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从作品看,编织后的作品既是生活实用品,又是艺术品,深受学生喜爱。

学校成立了编织社团,社团成员张蓝戈、张巍凡、宗绪杰三人作品《传承——玉米皮编织》在2016年首届烟台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成果展评中,荣获一等奖;我校李艳老师执教的《传承民间工艺 装点美好生活》一课,在2016烟台市综合实践活动“优课”及优质课程资源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玉米皮编织》课程在让学生感受民间传统工艺的同时,领悟民间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代代传承。相信这些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也进一步推进了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农村名校。



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学校

2022月9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