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按照烟台市教育局的总体部署和烟台市教科院工作要点,根据市教育和体育局的总体规划和要求,继续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总基调,继续深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开展教学研究,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确保教学工作和谐稳步发展。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1、开足开齐课程。落实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要利用和开发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巩固好作息时间。认真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生作息时间和节假日的规定,不加班、加点,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9小时的晚上休息时间。
3、继续完善作业布置。要调控作业时间,按有关规定布置作业;要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加强作业批改和检查;要布置分类作业。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贯穿于整个学期之中。坚决杜绝机械性、重复性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根据学生需求,开展课后服务,确保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4、积极推进教学评价改革。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完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制定更为科学的教师考评细则,为年度考核和评聘分开提供重要依据。
(二)优化教学常规,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1、推进教学管理方式的转变。严格执行莱阳市统一的教学进度。组织好有关考试,合理运用考试成绩的评价功能。强化教研组建设,完善教研组的管理评价制度,切实发挥教研组在教学研究、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规范齐全的教学管理档案。
2、落实教学常规,注重过程管理。牢固树立常规为本的意识,认真落实教学工作常规,使教学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突出常规管理的重点和常规管理的全环节,形成精细化常规管理制度;向常规管理要质量,精细落实集体备课教研、校长推门听课等制度要求。要将计划、备课、听评课、作业批改、单元考试等教学的各个环节抓紧抓实。要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严禁旷课、迟到、拖堂、早退,严禁课堂上接打手机。把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成绩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搞好教师立标、达标活动,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
3、扎实抓好2022版课程标准学习,通过学标、议标、考标等方式,加强新版课标学习。
4、抓好集体备课。时间安排:周一下午一二节语文,周二上午一二节历史,周二下午一二节英语,周三上午一二节地理,周三下午一二节物理,周四上午一二节生物,周四下午一二节数学,周五上午一二节政治,周五下午一二节化学。每次活动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三题:备课堂练习题、备课后作业题、备单元测试题;四个方法:备施教方法、备学生学法、备训练方法、备中考考法。四个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课时进度、统一作业及训练测试。各学科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按学校的统一布置,到指定的地点,充分地进行集体备课。集备主讲人要精心策划,起到组织、引领、启迪的作用。
5、精心备课。备课的基本要求是: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师生活动、备教学过程。要认真撰写教案,做到教案流程与课堂实施基本一致。严禁以习题代替教案。
7、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要成绩。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要因材施教,严而有度。课堂上要精讲多练,举一反三,注重知识的巩固。要讲究教学艺术,调节课堂气氛。
8、组织好听评课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评课16节以上,青年教师25节以上。分管领导30节以上。听课后要认真评课,并写好评课总结。进行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活动,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领导要通过集体听课和抽查听课的形式,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9、作业布置和批改。初一、二、三级部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初三级部的物理和化学必须有正规作业,保证全批全改,作业总量不超1.5小时。
10、组织好各种考试。单元考试要统一时间,统一阅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加强期中期末考试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考试成绩的真实可信。
11、毕业考(会)试。初四级部要精心研究,狠抓基础;讲究策略,保证成绩。初二地理,初三历史、生物和信息技术要做好会考的准备,原则上本学期结束新课;初三生物、初四物理化学要做好实验技能的准备;初四体育要做好加试的准备。要处理好会考和正常教学的关系,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12、加强艺体教学。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课时安排,未经学校同意,不得减少课时。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上课,让学生掌握艺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全面落实“阳光体育”工程,组织好“两操一活动”。学期末,进行音乐、体育、美术考试或考核。
(三)增强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队伍建设,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引导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级培训。
2、搭建促进教师增长业务素质的平台。继续实施“同课异构活动”和优质课评选活动。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再提高,在40周岁以下的教师中进行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
3、加强教研工作。各教研组要利用教研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各级部应着重抓好以下专题研究。初一级部:关于中小学的衔接和良好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初二级部:关于学生的整体推进与大面积培养优生的问题;初三级部:关于能力培养、遏制两极分化的问题;初四级部:关于面向全体、抓准重点的问题。
4、抓好课题的研究工作。今年是教学方式改革成果提升年,作为第二批实验学校,组织各课题组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题研究,要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形成阶段性成果,组织一次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
5、树立忧患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学生在校时间的减少,课程的调整,学生数量的减少,其他学校的发展,招生政策的调整,教师的日趋老化等问题,需要每一位教职工深思。“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需发扬光大。优质教育、特色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爱和发展、让每个家长感到孩子的进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应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四)深入研究课改策略,扎实推进教学改革。
1、进一步加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以烟台市“十四五”规划课堂建设专项课题为抓手,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的现场观摩研讨活动,组织参加烟台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大比武活动。
2、深入推进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加快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动力支持。作为“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第二批实验学校,扎实开展课改试验。
3、深化莱阳市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鼓励教师在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课后作业等方面改革创新,引导中小学教师思政课改革理论研究,通过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等形式,深化思政课理论基础,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4、继续开展语文大阅读工程,根据《莱阳市中小学生经典阅读指导意见》,利用好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扎实推进中小学语文单元拓展整合阅读。
(五)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合格学生
1、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引领学生好学、乐学。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各班级、各学科要向学生讲明一日(一节)学习常规。要有明确的要求,并采取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习惯。要重视学生的书写要求。
3、建立以“爱”为基础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关爱每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体验上学的快乐。亲其师,信其道,努力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严格与关爱是一致的,威信是靠自己勤奋工作嬴来的。要加强住宿生管理,丰富住宿生的学习生活。要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4、进一步发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集体”的作用。一名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班主任要善于学习、反思、总结,做一名有思想的班主任。把学生的事当成孩子的事,把班级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就是一名称职的、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要重点抓好班风建设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组织好各种教育活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022年九月
1、 上学年教学工作总结(孙沐辉)
2、 制定教学教研计划,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会议(孙沐辉)
3、优秀教师立标课(周翠荣)
4、青年教师达标课(孙沐辉、周翠荣)
十月:
1、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周翠荣)
2、迎接各项督导(孙沐辉、周翠荣)
3、单元教学质量分析会(孙沐辉)
4、“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教改实验阶段小结
十一月:
1、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孙沐辉)
2、期中教学经验交流会(孙沐辉)
3、参加新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李广占)
4、校园足球班级比赛(孙爱刚)
十二月:
1、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孙美艳)
2、期末复习研讨会(孙沐辉)
3、举行复习课研讨课(周翠荣)
2023年一月
1、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孙沐辉)
2、期末总结(孙沐辉)
2023年二月:
1、 制定教学教研计划,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会议(孙沐辉)
2、 语文大阅读研讨(周翠荣)
三月:
1、“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教改实验(周翠荣)
2、优秀教师示范课(周翠荣)
3、开备课组长会议,班主任会议(孙沐辉、李绪勇)
四月:
1、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周翠荣)
2、单元教学质量分析会(孙沐辉)
3、初四一轮模拟(孙沐辉)
五月:
1、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孙沐辉)
2、期中教学经验交流会(孙沐辉)
3、近四年入职青年教师展示课(孙沐辉)
4、班主任经验交流(李绪勇)
六月:
4、心理健康教育(孙美艳)
5、期末复习研讨会(孙沐辉)
七月
1、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孙沐辉)
2、期末总结(孙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