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寒从脚下起

日期:2022-09-15     

字号:

寒从脚下起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其实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一个保健共识,这就是脚不要受寒,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让双脚暖暖和和的。这在中医学是有理论依据的。

《黄帝内经·灵枢》里面的“邪气藏腑病形篇”有这么一段话“肾脉……微急为沉厥贲豚,足不收,不的前后”,虽然讲的是肾积贲豚的症候和成因,但是里面的“沉厥”、“足不收”指的是下肢的沉重发凉、乏力、活动不灵,因肾经循于足部,故足部受寒,更易加重肾阳虚弱,从而导致变证发生。

《黄帝内经·灵枢》在“百病始生篇”里讲“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䐜胀,䐜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说的是寒邪造成的厥逆之气,先使足部阳气不通,继之寒气上行胫部、肠胃,最终导致积病发生。这里的积病,多指现代的腹部囊肿、肿瘤。

 

十二经脉中的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皆循行或始或止与足部,并与手三阴三阳经脉相连,共同维护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足部受寒,寒邪容易上行,轻则关节疼痛,重则引起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痛经、积病等病证,特别是肾阳虚衰、肾气不足的老年人,更应该谨防“寒从脚下起”。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足部保暖。要穿暖和的鞋袜,选择合适的鞋子,要保温性能好,透气性强,有弹性。

 

2、多运动。足部的活动可使足部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神经末梢得到锻炼,并能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改善足部供热状况。

3、常按摩足部。人体足部贮藏着整个机体的生命信息,人的五脏六腑都在足底有特定的反射区,所以全面按摩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可以有效调节各脏器的机能。

 

4、多泡脚。用温热水泡脚可以使足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御寒能力,有助睡眠。对有关节病和脏腑虚寒性疾病的患者,可以选用温热性的中药如附子、桂枝、细辛、艾叶等做足部药浴,或咨询中医医师辩证出个方子做足浴,保健效果会更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