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量
孕妇的热量摄取,除满足本身的需要外,还要为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所以 孕妇在妊娠期间需要摄取比平时更多的营养,平均每日所需要热量较非孕期增加12.56KJ(300 kcal)海日总热量约需10 463.8KJ(2 500 kcal)左右。除正常饮食外, 还必需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取量。
2、蛋白质
为机体提供足够的氨基酸,是积极参与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如制造血液和 肌肉,并起到增强胎盘和子宫的作用。妊娠期每日蛋白质总需量约80〜90g。如 果蛋白质的摄取量不足,不仅阻碍胎儿的发育,还会引起母体的代谢异常,引致 贫血,削弱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或成为产后母乳不足的原因。孕妇应多食用瘦肉、 鱼、牛奶、鸡蛋、豆类等多种食品。若孕妇每日从上述食品中能摄取约80g左右 的蛋白质,则可基本满足孕妇的需要。
3、维生素
维生素种类繁多,仅需微量便可调节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是调节生理作用 的重要物质。例如维生素A能维持上皮细胞,尤其是粘膜细胞的完整性,抵抗感 染、维持粘膜正常机能;并能增强感光与产生视觉的能力;维生素C能解除体内的 有害成份、维持毛细血管和细胞壁的通透性;叶酸缺乏可致贫血,过度缺乏会导 致神经失常、口腔溃烂等,妊娠早期蛋白质的综合、吸收以及血液和细胞的形成 都少不了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恶性贫血,或神经疾患。蔬菜、瓜果和谷 类食物均含多种维生素。为了有效地摄取维生素,要指导护理对象科学地选择烹 饪技巧,例如含维生素C的食物宜生吃,不宜长时间浸泡于水中或加热过久;需 要加热时,宜用高温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以保证有效的成份。维生素B1及维 生素C遇碱易被破坏,煮粥或豆等禁用碱。
4、矿物质
种类很多,其中与孕妇关系密切的有铁、钙、钠。铁:是造血的重要物质。母乳中含铁量极少,婴儿出生后头2〜3个月所需要 的铁必须于胎儿期从母体吸收贮存备用。分娩时出血、产后的恢复以及母乳分泌 等均需要铁,与非妊娠期相比,妊娠早期每天必须多摄取3mg铁,从妊娠晚期 到授乳期每天需多摄取8mg以上。妊娠期铁不足,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也可能 诱发心肌肥大、浮肿等合并症。铁可以从肉类、豆类中摄取,也可从鱼、蛋、蔬 菜中获取,如果与维生素B12和蛋白质一起摄取,会增加铁的利用效果。钙:人体中的钙大部分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血液、肌肉、神经组织里仅有 极少一部分。妊娠期为了母体的贮备以及供胎儿骨组织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孕妇 每天需钙约1500mgo孕妇缺钙时轻者感腰腿痛、牙疼、肌肉痉挛,重者可致 骨软化症及牙齿松动,并影响胎儿的骨骼及全身发育。含钙多的食物有小鱼、海 藻、蛋、豆类、奶制品等,市面上出售的钙制剂也可供补充。从食物中摄取的方 法为首选。钠:与身体内水、盐代谢关系密切,尤其要警惕钠过剩的倾向,日常的食盐 为钠的主要来源。事实上,盐不仅用作调味品,在许多食品的加工中,往往己含有相当量的盐分。所以要提醒孕妇从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目的出发,调味宜 淡,最好不吃咸辣食品,如咸菜、咸鱼、咸蛋等制品。除上述元素外,妊娠期对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镁、碘等需要量增加。缺乏这 些元素则影响胎儿生长和某些脏器的发育。这些元素广泛存在于牛奶、肝脏、谷 类及海产品中。一个人的营养状况深受个体饮食习惯及所接受指导的影响。为此, 护理人员需要收集孕妇完整的饮食资料,全面评估她们的营养状况,鼓励孕妇及 家属在护理人员指导下积极参与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