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分析:
“双新”出台,“双减”落地,让中国教育步入了新时代,迈入了新征程,丽湖学校努力把牢以“求真、向善、塑美”为内核的湖心价值追求,努力实施“湖品丽质、育人育心”核心办学理念,努力完善基于“长期主义和公平公正”的“一体两翼”高质量育人体系,努力打造九年一贯的课程连续体,从真善美三个维度上确保学生成长的贯通性,赋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努力用“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织就一张为成长保驾护航的网,扣紧“自主成长”的育人形态,还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本色,打造“三位一体”以“成长”为核心的共同体管理模式,让丽湖学校的老师、家长和学生在向未来的新征程上,每个人每天都能“遇见更美的自己!”全力成就“湖心教育”品牌。
二、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丽湖课程要从真善美三个层面上,培养“有理想(善)、有本领(真)、有担当(美)”的“丽娃湖囡”,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三、总体目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和学的目标是教育教学行为的直接指导。
(1)教师层面的教学目标。素养目标导向的教学才可能保障学生在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上的成长,提升综合认知能力,“使学生成为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情感的生命体。”让学校教育回归人,走向人,关注人。
(2)学生层面的学习目标。把学生摆进目标体系中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阶段成长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和师生互动,实现自我转化和自我发展。
四、分项目标及工作措施
课堂教学管理目标: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实施教法学法策略,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形成自己业特的教学风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1.严格执行并落实《丽湖学校教学过程调控管理细则》,加强教学管理,倡导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求“细”,督促指导求“实”,校本研修求“精”,教学活动求“稳”,倡导教师课堂上形成“密、精、活、实”的教学策略,倡导学生学习达到“实、专、活、勤”四字要求。 2.每学期组织一次对外公开课,一次教学观摩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一次电教优质课评选,汇集求像课资料。每学期举办教研组现场教研观摩活动,加强跨学科教研活动。 3.坚持教师集体备课及教研组教学工作制度。每学期评选3个优秀教研组。 4.每学年召开一次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工作会,一次教研组长工作室名师论坛。开展“五个一”(每周一次教学随笔;每学期一个典型案例; 每学期一节研讨课;每人建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每周提供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活动。 5.各科教学计划、总结、单元及期中期末试卷分析及时实用,按时上交。 6.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使教师加强学习,取长补短,提高素质,并写出学习笔记。
|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目标:注重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流程管理,落实两个常规,注重课堂教学指导和教学质量检测,实行信息监控网络反馈交流制度。
| 1.注重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流程管理,做到规范、落实、反馈、矫正。 2.运用“改进集体备课,倡导责任分担,完善效励机制,全面评价反馈”质量管理策略。全面落实《丽湖学校教学管理常规》,《丽湖学校学生学习常规》 。 3.加强课堂教学指导。每学期至少召开4次教学教研工作专题会议。 4.定期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竞赛活动,确保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成绩优异,汇集师生的论文、随笔、征文等作品,编辑成册。
|
学生素质培养计划
项目 | 三年目标措施 |
学 科 学 习 能 力
|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对学生课内外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敢创新,会创新,促进创 新人格的发展。 2.按照养成教育学习方面的要求,实现“五好”(课前预习好、专心听讲好、回答问题好、完成作业好、课外阅读好),狠抓“两做到”(读书写字做到“三个一”、实践观察做到“勤动笔”) .
|
艺 体 卫 工 作
| 1.开展各种兴趣小组的活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1-2项爱好和特长,使学校艺体工作水平在全市处于领先位置。 2、争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每学期组织一次全体师生参与的运动会,组织学校体育常规项目比赛活动,每学年定期举行学校合唱节、艺术节、篮球赛等活动。 3.建设好学校卫生室,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每年为学生全面查体,并将结果汇总,分析通报家长,建立完善的学生健康档案。
|
心 理 健 康
| 1.加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研究,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悄悄话信箱”的功能作用,成立班级“知心姐姐"组织,使同伴相助,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项目的课题研究工作,每学期向家长和学生发放学习材料,每学年为低年级女同学举办一次“快乐女孩”专题讲座,为高年级学生家长举办一次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报告会。 3. 心理辅导室每学期组织两次问题学生座谈会。进行有效的团体铺导,并建立跟踪辅导档案. 4.加强心理辅导的学科涉透,每学期进行两次课堂交流活动。 5.每学年组织一次大型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培训活动。 |
读 书 活 动
| 1.建立完善《丽湖学校学生读书活动评价方案》,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2.建设环境优良的师生阅览室,每周一节阅读课。 3.发挥级部“图书天地”。班级“读书角”的功能,学生每学期自愿捐献图书,资源共享。 4. 利用晨读时间每生每天读1-2篇好文章,每学期向学生推荐3-5本优秀书目,学生记好读书笔记。 5.每学期举办一次学校朗读朗诵比赛活动。 |
五、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总体原则。
1.层次性原则: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在保证学生达到本学段成就长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课程的设计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自身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途径。
2.实践性原则:要改变“过于注重文本知识静态传递”的课程实施现状,要尊重课程具身性的特点,让学生实践性地介入课堂,去观察、去探究、去讨论、去思考,而不是按照既定的流程机械地操作或者静态地被动地接受。
3.价值性原则:要倡导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实施,以价值关切为核心实施课程,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要体现完整的人的教育。
4.主体性原则: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程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实施过程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育教学氛围。
(二)分学部课程纲要
童真学部 :学会读书、写字。一是让孩子们喜欢学校,在会玩的同时,会读书、写字。小学段要按照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来设计各类好玩的宜于玩中学的课程,让学生初步认识阅读、写字、劳动、科学知识以及音体美课程,培养门类兴趣和感觉,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等等。
向善学部 :张扬个性、培养特长,精心设置各类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得到充分发展。如《物理启蒙科普绘本》课程,分门别类向音体美劳综合实践阅读书法课程等等更深更高处发展。
承善学部:初小衔接,特色课程让孩子们更快更顺利地进入初中阶段。 “文化艺术课”,引导孩子们学会文学欣赏,把初中的内容引入,并根据初中孩子的特点进行变化,让孩子们对以后的学习充满憧憬。不是提前上六年级内容,而是提前阅读6到9年级的课外阅读必读书目,让九年一贯制成为真正的贯通连续体。
致美学部:让学生成为一名学习者,关注学生社会化成长过程,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他人、环境的综合认知和责任意识,通过丰富知识、增强技能明确自我发展方向。大批量开展主题式和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迎接新的学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