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校紧急处置地震灾害的能力,确保地震来临时,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特制定地震应急处置机制。
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地震应急指挥部)
组 长:王文运
副组长:朱鹏飞
职 责:
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识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校师生应急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2、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3、临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教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和校应急预案的实施;
4、地震发生后,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指挥各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抗震救灾;
5、负责向上级汇报灾情,争取援助。
二、防震减灾职责:
1、承担草拟学校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的报告、总结及上情下达,下情(灾情)上报职责;
2、承担领导组在地震发生后提出的具体应急工作方案;
3、协调各专业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4、制定和定期修定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5、负责宣传,承担领导组的日常事务;
6、组织开展学校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模拟演练;
7、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负责接待及后勤保障工作;
8、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
三、震前应急准备
1.指挥部办公室要定期修定学校预案,并组织指挥部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装各、工具等,并落实数量明确到人;利用宣传栏经常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
2.疏散组要制定人员疏散方案,疏散路线,疏散场地环境平面图。
3.抢险救灾组熟秀预案,明确职责,尤其对水,电设施及火险等经常进行检查;负贵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组织抢险救灾组成员定期进行演练。
4.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视。
5.出现地震谣传,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培,提高师生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安定。
四、临震应急响应:
政府临震预报发布后,或突发地震(一般3级以上)时,学校立即报请指挥长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政府临震预报发布后,学校地震立即急指挥部指挥长宣布进入“应急态”,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应对可能面临的地震。
五、突发地震时的应急措范;
突发地震时,指挥长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应急信号员发布应信号。
(一)避险阶段
1、信号员(政教处广播站)发出“地寒警报”信号(停电时信号为三短促哨声,连续多次),进入应急避状态。
2、任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为避震流散组成员,负责该班级的应急震、紧急疏散工作。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乱”,命令学生迅速就地避震。
3、学生:迅速躲選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来旁,尽量蜡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蹲下,并用双手或书包保护头部。(平房教室、底楼教室靠门口的少部分学生可直接跑到教室外最近的安全地方)
4、上实验课、微机课的师生:迅速关闭电源、火源、气源等次生灾害源,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二)疏散阶段
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停电时信号为;一声长哨,连续多次)进入紧急疏散状态。
1、避震疏散组其他成员:迅速到达指定的紧急疏散线路及场地,负责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安全。
2、教学楼每层设立一名疏散指挥员(通震疏散组组长指定当时不在上课的教师担任),按“应急疏散秩序表”规定次序疏散。疏散次序:按照从低层向高层,以近楼梯到离远棱梯教室为序,安排各班级有序疏散。
3、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安全有序疏散,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相互挤。教室讲台、靠楼梯最近的任课教师应立即赶到楼梯口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其他在校教师应立即赶到学生流散路线相关节点做好防护工作。
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规定的次序、路线,迅速,有序地撒离至指定地点(操场、空旷地带)
6、各班主任清点入数,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德定学生情,并向年级组长或学校办公室、校长办公宣汇报统计结果。
(三)自救互救
根据师生受伤情况,自救互救组开展救助工作。
①学校卫生室、后勤部门迅速在疏散地设立临时救护点,组织救治。
②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救助,配合、协助校医对轻伤者给子必要的消毒,清洗、包扎等医疗处置。
③如有伤势较重的伤员,学校无能力处置的,就近送医或在第一时间内联系“120”医疗急救中心,请求救治。
④安全办公室以及后勤部门检查学校教学楼、实验室等重点部位,查看是否受损及损坏情况,检查是否发生火灾、水灾、毒气等次生灾害,并组织人员采取相应预防、处置措施。
⑤发生火灾、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后,学校应在处置的同时,向“119”、“110”等部门提出救援请求。
(四)教育安抚
突发地震后,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绪紧张、神情焦虑等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室立即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舒缓学生震后心理压力。
(五)灾情报告
突发地震后,应急疏散组应立即对地震中师生伤亡、校舍损坏等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了解、收集学校地震应急中采取的基本措施,起草“学校地震应急情况报告”,经指挥长审阅、批准,震后半小时内将“学校地震应急情况报告”报教育、防震戒灾行政主管部门。
六、保障措施:
1、法规安全处综合考虑学生人数、班级分布等情,在学年初(即9月初)制定“应急疏散路线图”、“应急疏散秩序表”,并印发到全体师,在各班张贴公布。
2、学校每学期组织1-2次全校性、全科目的地震应急演练。
3、后勤部门对学校的通讯设施,应急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组护,保证正常运转。学校医务室应贮备部分急救用(药)品。
4、后勤部门根据学校建筑布局、空地情况,利用操场和其他空地设立“应急避难场所”。
中源实验学校
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