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校委会的正确引领下,逐渐实现教学常规精细化、教学质量优质化、课程改革体系化、美育体育特色化、文化建设内涵化。现将2021-2022学年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落实办学基本规范
1.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积极性,打造优质的常态课,教务处修订了新的课堂授课标准,巡课制度、常规检查制度,并自主设计了符合实验中学课改要求和教师特点的备课、听课、会议记录本。教务处和级部定期对任课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记录、会议记录、听课笔记等进行全面检查和问题分析,加强了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巡查力度,同时落实学生课堂五“有”四“得”,从学生上课坐姿的“头正、肩平、足安”的课堂规范着手,加强学生课堂规范管理,从而保障教学常规活动的规范有序。
2.五项管理和课后延时服务规范化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五项管理”实地督查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1〕37号)和教育部“双减”政策及相关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文件精神,我校按照工作要求,对关乎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读物管理、作业管理、体质管理五个方面及课后延时服务相关要求认真落实,控制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同时各年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成效显著,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通过课例研讨、教学大比武及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学习,推动信息技术与常态课堂深度融合,构建项目式学习团队,打造学习共同体,有力提升了课堂效率,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生态,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1.学科大比武推动课堂改革
为了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继续推进和全面深化教学评一致深度学习的课堂改革,促进思维成长型课堂建设,提升我校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学科大比武活动,通过结构化课堂有利于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实现知识迁移和整合建构等,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和提升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由浅表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引领学生成就自我。
中考成绩再创佳绩,继续领跑全区走在全市前列,中考上线人数保持绝对优势并持续攀升,学校各阶段学生培养取得了喜人成果。学校先后获得烟台市初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烟台市实验教学先进单位和开发区实验教学先进单位,7名教师获烟台市初中教育教学先进个人,2名教师获烟台市教学能手,9名教师获开发区教学能手,1人获开发区实验教学先进个人;2021年上半年我校共有17名教师在区级教师学科教学大比武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6名教师获得市级学科大比武一等奖和二等奖。2021年下半年我校有22名教师参加全区学科教学大比武,其中一等奖16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2人。
2.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作为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烟台市初中试点学校和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试点学校,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教师研修计划,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立足应用,整校推进、全员参与。
一是构建了“三级四主体”协同推进新模式,让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走深走实,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二是确立了“信息技术助推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研修新范式。探索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堂校本研修机制,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单元教学设计,进行层级划分、阶段推进,设计学科优质大问题,启发学生有效思考,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三是建立了在常态课中融合信息技术的科学标准,打造了一系列学科教学案例,真正把信息技术的各个微能力点融入课堂;四是AI智慧课堂和智课系统将各学科教与学过程中思维的发生与成长进行呈现,为深度学习策略研讨和学生自我思维监控能力提升提供了详实的数据依据,为学生的思维可视化提供了载体,为我校思维成长性课堂的研究提供了助力。
《三级推进助力信息技术与课堂改革的深度融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典型案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选为全国优秀案例,成为我省5个入选案例之一。《信息技术2.0助力初中大单元教学的策略研究》和《初中信息技术助力大单元教学的策略研究》两项市级专项课题成功立项。多次在吉林省、潍坊市、烟台市及开发区分享经验做法。多次承接省内学校观摩学习,得了到华东师范大学闫寒冰教授团队和山东省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的高度好评。
为进一步加强烟台市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试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烟台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我校成功举办,烟台市教育局开发区分局副局长毕见武和烟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刘永涛相续发表致词,各区市教育装备与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及各试点校校长参会,我校两节优秀课例展示、于洁梅副校长的点评和李环校长的经验交流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主任许斌以“知识图谱赋能智慧教育”的专题报告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方向,最后程主任的总结和工作部署为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在信息化教学和比赛中,我校教师荣获近百项区级及以上荣誉,其中马淑晓老师的电教优质课《家庭电路》被推选到山东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获一等奖。1人获山东省优质课、1人获烟台市创客优质课、1人获烟台市优秀课件、1人获烟台市优秀微课、2人获开发区优秀微课、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大比武9人获开发区一等奖,16人获开发区二等奖,10余名教师在“烟台市微课程资源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三、体育美育绚丽多彩,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音体美微教学取得丰硕成果,我校近百名同学在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体育中考全区第一,在中小学足球联赛中,男足我校荣获冠军,女足荣获亚军,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刚刚结束的烟台市乒乓球比赛中,我校孙庆峰老师指导的男团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文艺汇演合唱和朗诵作品荣获烟台市和开发区一等奖。朱梦琪、于博、刘佳钰琪同学在烟台市第七届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三名学生美术作品获得开发区一等奖,代表开发区参加烟台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田坤老师获山东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二等奖,我校艺术工作坊荣获烟台市优秀实践教学成果奖;烟台市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荣获“先进单位”,科技创新成果4名学生获开发区一等奖,1名学生获二等奖,3名学生获三等奖;6名学生参加烟台市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python编程),均荣获二等奖。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实验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丰收的一年,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