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科所工作要求,依据我校实际,以及我校工作重点,今年教科研工作将着力为推进课堂建设服务,为“学本”型课堂建设保驾护航,引领教师向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一、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课堂教学形成特色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教育教研活动。一是拓展研究主体,要求每个教研组都要有适合自己情况的研究课题。二是要坚持计划管理、制度管理、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相结合,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核心,以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教科研工作的新途径,使教科研工作朝着重基础、重发展、重质量的方向健康发展。
2.加强课题管理与研究,一是要做好课题研究。通过研究唤醒教师的教育意识,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帮助教师改善教育教学,丰富和提升其“实践智慧”,所有立项课题要重视过程性研究,要融入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做到有规划、有措施、有实验、有分析、有结论,并及时做好结题工作。克服课题研究“只立项,草结题”的现象。二是对已取得的成果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深化,要把市级一等奖以上的课题成果进行交流,并逐步向面上推广,使之产生更大效益。
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促进课堂教学形成模式。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本学期积极开展“学本”课堂研究,坚持“从课程的高度、课题的视角”来深化“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活动,将课堂建设的重心从“以生为本”转向“以学为本”,开展“学本”课堂精致化研究,引导广大教师进行课程统整、课堂重构、课题精研,做到“三课联动”,进而构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加强校本教研,抓好新课程的实施工作
1.要抓好新课程的全员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力求在理论培训、教材分析、问题研讨、课例探究中收到好的效果。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资源的使用价值,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通过教师反思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核心,以全体教师为依托,构建同伴互助的平台,营造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专业引领”的氛围,力争在案例分析中突破,在反思提炼中发展,在调查研究中改进,在互动交流中提升,真正达到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树立新课程的新理论,了解新课程的新要求,把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并进一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2.抓好校本教研,提高教研的实用性。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实现四个结合;即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相结合,自主学习和集体研讨相结合,个性需求与分层组合相结合,多维解读和课堂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学校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枢纽地位,从近、小、实着手,扎扎实实把教研活动开展起来,采取“互动式”、“参与式”、“实践式”教研活动的方式,使“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旋律。
三、扎实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要引导老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用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由实干型向专业型转变。要有一定时间组织好教师的业务学习,每学期学校要举办学习经验讨论2次以上,学习新课程讲座2次以上,要有材料、有记录、有心得。
2.继续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每次活动由教研组长带领全组成员共同研究,活动时同学和教师全员参加。“公开课”活动不但要听课、说课、评课,并且要检查教案及有关记录,交流体会,介绍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组织课堂教学评比。评比过程中主要以是否体现以学习为主作为主要评价标准。
4.开展优秀教研论文及优秀教案评选活动。要通过评选先进教学经验,树立榜样,促进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5.开展教师专业阅读活动,通过教师读书会、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促进教师读书活动深入开展,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完善和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实施精细化管理,抓好常规教学的落实。学校有精细化的各项教学常规要求,并建立专门的教学常规落实档案,定期对每个老师常规的落实情况及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在常规教学中要强化课堂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找准新教材知识的突破点,变教案为学案,写好教学反思,做到针对性强、实用性高、有效性大。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达到“授之以渔”,终生有益。要强化效率意识,要引导学科老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到“三减一增”(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减轻过重的记忆负担,减轻过重的心理负担,增加思维能力训练);坚持“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要强化发展意识,围绕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一长远目标,重点实施“扶一把、推一批、优一群”的工作策略,完善帮扶工程,促使青年教师长技能,中年教师增经验,优秀教师出成果。要强化领导意识,校长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做到健全机制抓落实,反复不断抓落实,以身作则抓落实;要有一抓到底的狠劲,常抓不懈的韧劲,一丝不苟的严劲。领导要深入课堂和教研组,指导教师改进教学。学校班子成员要任课。
2.做好学科教学质量调研,抓实教学质量监控。通过科学的评价,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改革教法,提升水平,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形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风气。
附教研活动配当
时间 | 内容 | 负责单位或人员 |
9月 | 学科德育理论学习 | 教务处 |
10月 | 1、课堂教学评比、课例研讨 2、开展语文高效阅读活动 | 各学科分管领导 教务处 |
11月 | 1、征集研究的小课题 2、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 教务处 |
12月 | 对高效阅读进行阶段性总结 | 教务处 |
1月 | 从课堂教学入手抽查小课题开展情况 | 教务处 |
3——4月 | 各教研组开展学科研讨活动 | 教研组 |
5——6月 | 教科研工作总结 | 教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