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情况】烟台市莱山区解甲庄冶头小学2021-2022学年工作总结

日期:2022-08-29     

字号:

本学年,我校在上级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依法办学,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中心,科学管理,真抓实干。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按照学校计划扎实向上,有效地完成本学年的工作。现将本学年工作的各个方面简要进行总结。

一、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乘风破浪共创辉煌

(一)强化学校安全工作,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1.关注校园安全,创建平安校园

(1)树立安全意识,构建安全教育网络和保障体系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开端,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障,背离安全,缺少扎实的安全教育,学校教育就无从谈起,学校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强化安全管理,实施严密的安全措施,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人人为安全,安全为人人”的良好氛围。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安装了防攀爬设施,增加了15个摄像头点位,基本达到校园全覆盖,实施了重点部位最长90天*24小时监控管理,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

(2)开展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开学前后,学校开展了一次校舍安全大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及时进行修复。平时定期检查、维护、维修了学校的门窗桌凳椅、防护设施、运动器具等设施、设备,特别是校内各种活动场所及设施,做到了定期检查、不定时抽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格排查了宿舍、实验室、教室、食堂等场所的火灾隐患,对电路老化等火灾隐患加大了排查力度,对发现的火灾隐患采取了有力的措施进行整改。按消防单位规定的标准配备了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保持了校园内的消防通道畅通,并有专人负责管理。用电设备和电路及时进行了检查,及时更新和改造了危旧老化线路,对年久失修、违章安装、超负荷使用的电线、消防器材等基础设施,立即进行了维修、更换,确保了这些基础设施正常、安全工作。

(3)安全演练扎实有效

我校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类应急演练,对师生强化训练,演练要求做到“三定”,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每月一次重大应急演练,消防安全演练、地震应急演练、防爆防恐演练、校车应急演练等,要求全员参与,完成演练任务,确保演练安全。“三熟”,熟信号、熟方法、熟路线;通过演练达到“三种能力”,自救能力,自辨能力,自处能力。

2.做好疫情防控,守卫师生健康

(1)做好师生疫情摸排。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摸排工作,准确掌握师生假期动向和身体健康状况(每日体温情况,是否赴重点疫区参加活动、探访亲友,是否接待和接触过从重点疫区回来的相关人员,是否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患者等情况)。 

(2)建立疫情台账档案。建立起全校师生重点地区动态“一人一档”, 做好详细的信息统计,每天跟踪询问核查相关师生身体心理及情绪状况,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3)抓好防控物资保障。做好开学准备,提前备足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必要的防疫物资,学校现已配备一次性医用口罩3000个、手持红外测温仪10台、酒精10桶,以及一次性橡胶手套、长效抗菌消毒剂等。制作并安装了勤洗手、戴口罩、“七步洗手法”等标语栏,营造校园防控氛围。

(4)严格校园管理整治。为严防疫情向校园输入扩散,严格执行校园封闭式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检测体温;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关键部位进行消毒消杀,做到各班级区域每日消毒。 

(5)实行24小时值班制。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疫情灾害事件逐级报告制度,保障信息畅通,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6)疫情防控演练。为了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我校定期开展疫情防控演练,安全的、有秩序的进行校园的学习和工作。日常常态化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每天测温、消毒严格把控,将工作做到实处,切实守卫学校师生健康。

(二)构建“阳光成长,德润三生”德育工作体系

“三生”理念——即:生态、生长、生活。我校在2021年不断夯实德育基础,充分挖掘区域优势,着力构建“阳光成长,德润三生”的德育工作体系,志在培养厚德健行、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

1.立足生态,实践修德

(1)生态研学:“东篱园”校外实践基地

我校结合地理位置的优势,合作共建,使“东篱园”成为学校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021年6月份和9月份,分别带领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到校外劳动基地“东篱园”开展了劳动实践研学活动,孩子们从室内走向田地,亲近自然,调查研究农作物成长规律,感悟劳动,体验生命成长。

(2)农耕体验:农民丰收节

今年秋分,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因地制宜,各班号召学生帮助家人干农活,掰玉米、刨花生、晒谷物等,进行农耕体验,并收集各地农民丰收节的庆祝习俗,并用秋收农作物或树叶之类进行粘贴画,制作庆丰收的手工作品,动手实践的同时孩子们也体验到了丰收的喜悦。

(3)生态环保:守护辛安河

今年6月份我校开展了“守护辛安河”环保志愿活动。定期对辛安河近几年的水量及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开展环保小卫士沿河边捡垃圾活动。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到了生态变化、树立了环保观念。

2.多元生长,思想润德

在多元评价体系中,促进学生阳光品质的形成和多元能力的发展,培养阳光少年。

(1)课程蕴德:德育课程一体化

本年度我校以“学科德育”为重要抓手,躬身课堂、整合资源、注重多元,由各科教研组长牵头进行各学科课堂教学及作业改革,进一步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传统文化“剪纸、中国结、泥塑等课程,助力学生多元发展。

(2)节日润德:重大节日主题教育

结合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仪式教育、校园节庆、少先队活动等,开展了“粽香端午”、“明月婵娟”、“劳动最美”、“感恩你我”“礼赞中国”和“宪法小达人”等活动,厚植家国情怀、坚定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让阳光少年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里熠熠闪光。

(3)携手育德:家校协同

学校定期举办“阳光开放日”,邀请家长进课堂、进食堂参观,今年开展了一对一家访活动,全方位了解孩子,家校携手育德,共建阳光校园,回归教育初心。本学期我校着力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组织和社会支撑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同频共振,形成家校“德育网”,助力阳光办学。  

(4)多元护德: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结合主题月活动,适时推出了心理健康活动月、趣味心理运动会、消防及防震安全演练、校园防欺凌和宪法小卫士等阳光德育活动,培育了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德育工作保驾护航。

3.德润生活,品行养德

(1)十二个月主题:阳光打卡

为培养学生养成教育好习惯,我校将一年12个月每月确定了一个主题,进行好习惯阳光打卡活动。阳光打卡主题内容丰富,形式不拘一格,侧重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独立自主、遵规守纪、健身活动、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塑造学生个性,培养良好心理,促进全面发展。结合红领巾奖章评价机制,评选出了“阳光少年”、“星级少年”。

(2)书香校园·书香3个1

我校今年积极构建“书香校园3个1”活动,即:1个主题月读书活动、1场线上亲子阅读分享会、1次图书流动车进校园活动。在读书活动月中,孩子们坚持21天阳光阅读打卡,读好书、习美德、立良行、辨理明道、以书养德。

(3)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结合建党100周年,六月份开展了“红领巾讲解员”、“党史宣讲”、十月开展了“童心向党献礼祖国”等红色活动。崇尚红色英雄;结合少先队入队活动,开展了红色主题党建公园学习,激发了学生红心向党的积极性。

(4)以学生常规为抓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品行

紧抓学生一日常规,从卫生,纪律两个方面进行每日检查,及时反馈整改,校园变得更加卫生整洁,课间变得更加有秩,孩子们变得更加有礼貌,形成了讲卫生、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勤探索,力做乡村教育坚守人

1.夯实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提质是让“双减”落地学校的最优解。本学年我校结合“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研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

(1)群策群力,继续深化教研模式探索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集体的研讨与分享,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学年,我们继续开展说(说课)-评(评课)-备(备课)-讲(讲课)-再评(二次评课)-再讲(二次讲课)教研模式探索,以此帮助新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让他们对课的结构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教态及衔接语言更加自然,板书更加美观。青年骨干教师对课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

(2)凝“新”聚力,促“新”成长

随着我校青年教师队伍不断扩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心之一。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双导师培养制”即教学导师和班级导师。教学导师两周至少跟踪听课一节,培养对象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的课1节,以此帮助青年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解熟悉教学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教法指导,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

(3)走出去,遇见更好地自己

11月4日烟大片区语文教研在我校举行,我校姜红老师执教五年级的一节仿写课。在学校教研、修改的基础上,李娜校长带着姜红老师去解甲庄中学进行了二次试课,解甲庄中学的老师们提出了宝贵的经验,“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最后姜红老师奉献上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

11月9日我校与院格庄中学小学部开展了以“校际教研赋能,助推数学素养提升”为主题的数学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面对面互动交流的平台,大家在交流、吸收、借鉴中成长。

(4)定期教学研讨,碰撞智慧火花

为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育水平,我们定期举行专题教研活动。

比如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良好的检查习惯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错误率,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本学期,我校在举行数学计算比赛后,进行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专项研讨。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分别总结出了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简便运算、方程等不同类型计算题的检查方法(插入不同题型的照片)。最后大家探讨、总结出了学生计算练习检查习惯培养三步走:激发意识——掌握方法——培养习惯,此次研讨让数学老师们获益匪浅。

(5)潜心研修,技术提升

科技改变教学,为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软件的操作和应用能力,11月23日中午,在前期研修的基础上,由刘妍老师对我校教师进行了一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刘妍老师从全体教师、班主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教师六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极简应用系统详细的培训,向老师们介绍了看拼音写词语,数学口算小程序等相关教学软件和APP的使用,有效解决了老师们工作中许多的“小”难题,全面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2.精细作业管理,助力“双减”落实

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我校不断进行作业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充分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在数学作业改革方面的一些探索。

(1)与数同行,感受数学之美。

本学年我们将数学作业分为了三个模块:“朝花夕拾、百川归海、知文达理”,三个模块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稳定的发展。

“朝花夕拾”的名字起源于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回忆的记事”。“朝花夕拾”作业单属于“每日作业”,分为求知、求识、求悟三部分。“求知”部分或对以前知识进行回顾复习,或是对本节课等所学的知识、方法技巧的清单汇总;“求识”部分是对学习内容的基础性检测或易错题的整理;“求悟”部分是智慧拓展,能力提升,三部分练习层层递进。

“百川归海”:通常在周末进行。学生按单元进行知识梳理,形成思维导图。通过色彩和图像,学生对知识进行串联,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进行深度思维,形成知识网络。

知文达理:一般每月一次。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从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人文成分等方面,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方法拓展摘录,制作了一张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数学文化小报。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小报,让学生们变成了知文达理的小数学家。

(2)功夫不负有心人,作业改革结硕果

今年,区教研室开展了优秀作业设计评选活动,大家从布局构思、题目设计、分层练习、创新实践等方面多次进行研讨,一稿、二稿、三稿……最终我校的语文、数学作业设计都获得区作业设计一等奖。

3.科研引领促提升,凝心聚力笃前行

教科研是教师成长、自我发展的支撑。今年我校娄冰清老师的《农村小学小古文与课文整合阅读的策略研究》和姜晓晓老师的《让阅读巧妙融于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已经获得区级立项区。目前,我校两个课题的课题组成员正在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研究活动。我校教师将以课堂教学为依托进行教育研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优化校本研修,提高教学素养

我校在学科大教研模式探索的基础上,还举行了一系列活动来优化校本教研。

(1)教育政策学习,践行“双减”及“五项管理”

为进一步强化“五项”管理,深入贯彻“双减”政策,从严规范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校将“五项”管理及“双减”政策学习纳入学校校本研修,制定了校本研修方案,让“五项管理”及“双减”入脑入心,增强全体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教师畅分享,书香满校园

今年3月17日,我校举行了读书交流分享活动。与书籍携手同行,不仅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而且推动了我校书香校园的建设。

(3)诵读文化经典,涵养师德师风

11月份,我校在教师中开展了“诵读文化经典,涵养师德师风”之《论语》学习。认真学习,用心感悟,一份份感悟无一不展示了老师们的收获和成长。我们完成了《论语》节选朗诵视频的拍摄,用言语滋润教师心灵。

(四)暖心服务 用心解忧

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师生身心健康、解决师生的后顾之忧当做头等大事来办,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做好师生生活的保障工作。今年,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推进了一系列校建,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家”的温暖。

1.投资13000余元建设两间洗浴间,解决了住校青年老师的洗浴问题。

2.为教师宿舍安装了空调,解决教师宿舍冬天取暖。

3.对伙房进行了改造,改善了后厨环境。目前伙房二期改造和餐厅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届时将给师生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就餐条件。

4.铺设了高标准的足球场地,为学生进行足球运动、上体育课、大课间活动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丰硕实绩擦亮发展品牌

2021年劳动改革案例《立足绿色生态,劳动实践修德》荣获烟台市首届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典型案例。

2021年《一纸千金  家国情怀》工作坊荣获莱山区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烟台市艺术实践工作坊二等奖。

2021年区教研室语文、数学作业设计一等奖

2021年区宪法小卫士演讲与知识竞赛,我校杨馨宇与杨欣儒均获得莱山区一等奖。

2021年在“莱山区春天诗歌节”活动中,郭昊同学荣获“诗词创作”一等奖;杨馨宇、杨彤瑶两位同学荣获“硬笔书法”二等奖。

2021艺术展演语言类三等奖

2021艺术展演器乐类三等奖。

三、明年打算——走教育内涵发展  办人民满意教育

1.加强队伍建设。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管理思想和办学理念,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2.加强教师培训,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骨干教师成为卓越教师。

3.探寻多元化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4.继续深化德育一体化,完善体系。

5.开发足球特色大课间活动——快乐足球 活力校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