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莱州市过西中学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2-08-26     

字号:

一、教学管理目标:

1.深入贯彻莱州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课程。加强综合实践、地方、学校课程建设;积极探索做好校本课程的特色开发使其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机整合;成立兴趣小组,开展有效活动。
      2.抓好常规教学工作,聚焦效率课堂建设,推进“互联网+课堂建设”研究。没有优秀的教师很难教出优秀的学生;从我校现有师资来看,部分学科组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提升迅速,大家有目共睹,教师在优质课、优质课程资源、大比武、课件评选、课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们现有十多名教师获得过烟台市级优质课;莱州市级优质课获得者五十多人次;三名教师获得过省优质课和课程资源奖项,这是我们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学科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某些学科缺少足够的骨干教师,体现在教研时气氛不浓厚,课堂备课环节、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粗陋,课堂时间分配比较随意。

(2)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

(3)教师教育理念需要更新,读研写工作仍需加强。现阶段对于教育理念存在两种现象,墨守成规与矫枉过正。老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知识来源,忽略了教材仅仅是“学本”这一事实。这样的教学,无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都死死围绕教材知识,定义为填鸭式;矫枉过正则是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往往忽略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不考虑教材的难易度,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片面追求课堂里的热闹,整个教学设计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活动,真正留给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时间很少。这两种情况实际就是没做到因材施教,没到到精讲细练的层次。

教师应在精细化上下功夫,重视课堂过程管理;一要内容精要紧扣目的要求,突出重点难点,少而精。二要方法恰当既能体现教学要求,又能符合学生实际水平。三要语言精炼,明白生动,要言不烦,能起点拨作用,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3.注重校本教研内涵发展。利用远程研修优质的教学资源,开展观摩学习进行校内磨课活动,以较高标准完成 “全员远程研修”工作。

4.加强校际间交流联谊活动。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共同体学校的教学活动安排;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促进我校教师成长。

5.始终树立“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理念。早谋划、勤练习、善总结,千方百计抓好各年级各学科教学、实验技能考试、会考学科调研。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细抓常规落实,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常规检查重点抓教案撰写、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单元检测等四方面,检查定时和不定时结合进行,每学期学校组织两次常规大检查,检查材料详实登记、客观评价、及时总结、如实反馈,作为衡量教师日常工作的依据。此外,学校领导、教导处、级部随机对科任教师的教案、作业等常规工作进行不定时抽查,发现问题集中及时予以指出、纠正。

2.凝心聚力打磨两课(示范课、优质常态课),促进有效课堂建设。学期初举行学科“示范课”,主要由我校优质课比赛的获奖教师和课该小组骨干教师、各学科骨干教师主讲,这些教师不仅自己有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课堂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对我校的课型构建能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上学期部分学科在课堂模式的改进上有所进展,但在环节设置、课堂实效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针对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希望在各包科领导、各学科组的通力协作下结合听评课不断完善,可以有比较固定的模式遵循。

学期中工作重点打造有效的优质常态课,通过推门听课促进常态课的水平提升,“推门听课”是提升课堂水平的根本所在,为做好此项工作,力求做到:一是建章立制,有章可循,制定《过西中学推门听课制度》,每周行政例会抽签确定各级部授课人员。二是全员参与,听评课采取签到制,除领导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包学科领导和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每周例会公布领导听课情况,每周通过学校qq群公示教师听评课情况。三是及时评课,着重评价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个方面;采取1+3方式进行点评,1是优点只说一条,3是建议或不足原则至少提3点,评课力求来实在的,有干货,达到一人授课,众人受益的目的。

3.校本教研活动走精细化之路,走内涵化发展之路。为了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要求教研活动实行“四定三统一”的教研流程。“四定”即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包科领导;“三统一”即每次教研活动的三项必备内容,统一集中学习(学课标,学理论等),统一集体备课(不走过场,不搞花拳绣腿),统一评课(针对示范课,推门听课及时评课、反馈)。加强集体教研活动,包科领导、学科组长组织由获得过优质课的教师主讲,学期中学科集中力量搞好一次集体备课,并通过每月的教研调度会集中反馈各学科活动情况,了解教师需求分析要解决的问题、共同寻找有效地解决途径(研讨、观摩),常规材料择优展示。

4.外引内修,提升自我。充分利用外出进修学习、联谊校等平台,积极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机会,促进教研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多参与共同体学校的教研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会受到震撼,从而产生内驱力,会努力将学到经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充分整合网上各种优质资源,教研组长牵头、备课组长参与,成立各学科研究小组,进行同课异构、教研组教学展示、教师课堂亮点展示等活动的计划并付诸实施。

5.做好分层教学。由于优秀学生流失比较严重,学生成绩差异较大,通过期末成绩,对学生“进行学习标兵、文明之星、进步之星”评选工作,以正面鼓励引导班级浓厚学风的形成;认真分析教学情,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由班主任牵头开好班教导会,确立需要重点帮扶的学生名单,学科教师共同关注,做好个别辅导工作。促进学生“学会、会学、乐学”,追求三维目标教学的最优化。

6. 优化作业设计。作业布置要采用分层设练、分类优化的方法,根据“三维目标”设置三个练习平台:基础知识展示平台,能力技巧升级平台,生活应用升华平台。保留正规作业为“精选积累本”,一学期20次。增加“研究性作业”类型和频度,学习作业样式,活页每周1—2次,探讨学生自主布置作业形式,切实延展学生作业的广度和深度。

7.科学备考,抓好双基,精讲细练。认真研究历年中考试题情况,结合今年烟台市考试文件要求,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适度拔高,着重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尖子生吃得好。围绕一轮复习知识系统、二轮复习典型题研究,对做好单元复习课、专题课、讲评课等课型提出常规要求,会考中考所在级部开好每月一次的专题调度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