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蓬莱区小门家镇学区中心学校2021-2022学年学校工作执行情况
2021——2022学年,蓬莱区小门家小学严格遵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遵循学区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扎实开展和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现对我校一学年以来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校园环境
这一学年以来,小门家小学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各项设施更加齐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小门家小学师生们在土质运动场上体育课的一幕幕,时刻牵动各级领导的心。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打造和谐、平安、文化、绿色校园,经多方运作,小门家小学操场改造工程于2021年底彻底完工,人工草坪和塑胶跑道给我校容校貌换上了新装。这项工程的建设,提升了学校办学条件的层次、满足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需求、对学生的运动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学校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加大校园绿化面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学校对教学楼前俩大花坛进行了绿化改造,并对学校大门外综合实践基地进行规划:各班级拥有各自区域,立牌为界。种植品种由所属班级师生自主选定,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又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环境更加优美,布局更加合理。
政教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为了展示先进做法,推广先进理念,树立先进典型,引领家校合作高层次发展,在学区的统一指导下,小门家小学家委会暨师德监督委员会成立并顺利开班,目前已举办八期家庭效能培训班,组织两次师德监督员进校监督教师师德行为活动。此项活动旨在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之路,逐步实现家校之间行动一致,信念一致,志同道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起一个精彩的舞台,并让每一位教师接受师德监督,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言行。
学校以被评选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为契机,开发形成特色德育体系---踢着足球长大,以球育德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使学生养成遵守行为规范、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学生在快乐的足球活动中,快乐参与、快乐体验、快乐成长。使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养成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更能促进其智育的良好发展,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小门家小学在教育实践中,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每周一的早晨都要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全体老师会和学生们一样,用神圣的、庄严的、虔诚的目光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用自己的敬业来带动学生的勤奋。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世纪美德少年,小门家小学指导学生品读传统经典名著和优秀作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开展以经典诵读为主要形式的经典阅读展示活动。阳光体育节是孩子们每年春天最期待的一次体育盛会。学校每个级部都设计了学生自选的游戏技能比赛。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美术艺术展演活动,立足课堂,特色突出,班班有展示,处处有活动。校园之春文艺演出活动,反映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示了广大师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学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国书法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展示学生硬笔书法风采,增强学生写规范字、用规范字的意识,营造校园文化建设氛围。学校开展书法比赛,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进一步培养、激发了同学们练字的兴趣,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综合实践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小门家小学秉承学区“多彩实践,出彩人生;绽放生命,人人出彩”理念,成立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又增加一首和谐的乐章。
教学工作
(一) 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理论能指导教育实践,能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加强业务学习,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1.积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认真学习,认真做笔记。领悟新课改精神、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搜集有关教学理论,组织教师学习,用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水平,使广大教师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1)积极组织参加校内外研讨课。
本学年的每学期初我校每位教师师利用集体教研日活动上公开课,一起听课,一起学习,相互探讨,说课评课,大大提高了各教师对上课与评课的认识。而后,开展了优质课评选,从课前的教学设计、课上的教学操作、课后的教学反思,都认真对待。
在各级组织的教研活动中,从研讨课前的听课、教学准备到课后的评课及总结上,我们都认真组织,精心筹备,努力把教研工作做得更好,尽量提高每个老师的教学水平。
(2)努力开展教学研讨会。教导处每月组织了一次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会,由教导处及教研组长主持,就教学中遇到的某些教学难点的突破展开学习讨论。如:低年级的识字认字教学、二年级的写话的训练、四年级的解方程、五年级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师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教师互相听课。校长、教导处及各教研组长以身作则,在全校掀起了听课热潮。大家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经常面临的问题,发表见解,交流困惑,提高了教研组的凝聚力。
3.理论指导实践。学校对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备课、教师的听课作了具体要求,对教师的上课、备课、听课、教学随笔或反思也作了具体的要求,让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
(二)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始终抓实抓好。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
(1)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教导处对各教师的教案实行月查制度。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2)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听评课,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3)抓作业批改。教导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定期进行检查,但部分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书写习惯也不是很好,作业本不够整洁。而少数任课教师每次的作业布置也不尽如人意,批改不够认真及时,马虎应付;作业量少而简,没有布置相应内容的作业。为此,我们针对这些情况,对每一位老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过,大部分教师还是认真的,能够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处理,及时让学生辅导改正。
(4)抓课后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措施加强教师对学生课后辅导的力度,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生良好学校习习惯的培养。
(5)抓教后反思。《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教后反思的重要性。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我校要求教师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并对反思进行具体要求,以书面形式进行教学反思,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
2.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力度。学校实行教学质量月检测及教学质量分析制度,根据情况,适时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及家长会,并通过班会等形式从思想上让提高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把对班对校的热爱转化为学习动力。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增强了学校的教育合力。
3.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学生实验室、电教仪器、图书阅览室等的有效利用。
(三)以开足、开齐三级课程为基础,以加强音体美教学为抓手,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组织汉字听写比赛、优秀作业展览、数学运算大赛、手抄报大赛、诗文朗诵比赛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抓好继续教育及教师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校本研训。
1.同事互动。教导处重视同事间的经验交流,为加强教师听课、评课的实效性,教导处除加大检查力度外还建立帮教制度,要求年轻教师深入班级,辅助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并互相听课、评课结对同行。
2.校本培训。利用上级组织的各种远程研修为载体,结合我校每周的校本培训时间,针对教师队伍现状,开展师德教育、课改理念、心理学、新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对教师进行形式灵活、结合实际、与教育形势接轨的培训,充分发挥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使其真正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四、存在问题及构想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以扎实而创新的日常工作为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也感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如教师的业务提高问题;怎样促使“问题班级”“问题学生”的转化;怎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怎样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等。今后,我们的设想是把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再扎实一些,创造性更多一些,创新求实,稳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在这一年中,我校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种种不足,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勤奋工作,讲究实效,努力开创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