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莱山区解甲庄中学2022-2023学年小学部教研工作计划
本学年,我校教研工作将继续秉承“教研为教学质量服务,教研为课堂教学服务,教研为师生成长服务”理念,找准一线教学中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实际问题,以核心素养型课堂创建研究为平台,以课例研究为突破口,以新课标、新教材解读为依托,继续走“抓常规,求实效”的校本教研路子,坚定不移地做好学校常规教研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研究水平,带领教师在幸福的教学研究之路上快乐前行。
一、实施内容及措施:
1、继续深入开展“1231”模式公开课研究活动,让“1231”公开课成为新教师磨课和能力提高的载体。
自2009年我校提出“1231”公开课模式改革以来,我校教师在新的公开课模式下成长迅速,教师们不但明白了如何去备好、上好一节公开课,更知道如何催生和谐高效的常态课堂。在一次说课,两次评课,三次备课,一次反思的磨课流程模式中实现着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的双丰收。截至目前,我校共积攒了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各150余篇;课件150余个;公开课教学调研报告19个。这些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1231”公开课执行过程的最好印记,也为我们教师备课、上课和讲好公开课、优质课提供了资源支撑。
本学期,我校近三年分配的新教师公开课仍将采用“1231”公开课流程模式来进行,希望在这样的磨课和跟进式的教研中新老教师都有更大的收获。执行中,我们要关注四个细节:一是执教人执教课题提前一周上报的问题。以前这项工作我们做得不够好,教师说课了,我们还不知道教师要讲什么。无的放矢是很可怕的。没有提前的研课我们就没有发言权,即使能给教师提出一点建议也是隔靴搔痒,说不到点子上。这样做的后果是教师说课这一环节的功效将大打折扣,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授课质量;二是评课时要更加关注学生基本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希望我们的关注能引起教师的注意,希望我们的建议能为教师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出谋划策,甚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三是要提高对年轻教师授课要求。不要觉得我们年轻教师还可以,她们与区、市名师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对她们的要求,才能使她们更快进步,更快发展;四是进行学科课型改革试验,如语文学科尝试单元整体教学、阅读教学、识字教学、作文教学和口语教学等课型,数学学科尝试先学后教、导学案辅助教学等。英语学科进行单元整体备课模式改革尝试。我们要不断地赋予我们的课堂以学科素养的内涵,只有这样它才会更加具有生命力。否则,我们的“1231”公开课进行到现在就会流于形式。
2、创造性开展“高效课堂诸环节研究活动”,让核心素养下的小问题研究活动成为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为有效解决教师在一线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难题,我们围绕教学实施过程开展了“高效课堂诸环节研究活动”。此活动实施五年来,教师共提出和解答实际教育教学问题500余个,涉及学生管理,课堂环节设计,学习习惯培养,能力提高,具体知识点的讲授技巧等方面,收效较高。本学期,从运作实效性考虑,我们要实现此项研究活动的“一减一增一公开”。“一减”:减少所提问题数量上的要求。即一提一答间周进行,减轻教师压力。如果教师哪周实在无问题可提也可不提,我们不要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如果让教师跌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就失去了这项活动的真正意义。“一增”是增质量。我们将采取措施坚决杜绝抄袭现象的存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已有经验和学识进行诚恳解答。虚假和敷衍要不得。“一公开”是指每次教研组问答结束后,教研组长将上周教师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和答案发布在本组教师教研群里,供全组教师研读,为全组教师提供借鉴。
3、开展学科组“学课标,用课标”活动,让“课标”引领教师教学方向;
本学年,新课程标准(2022版)已经颁布实施。为了更好地认识新课标,理解新课标和把握新课标,学校除依托各级课标培训外,还打算利用教师教育学习的机会(读书月和个人阅读)引导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每个学期至少读一遍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并做笔记。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精神,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让新课标来指引我们教学前进之路。此外,学校还将以撰写学习心得和教学案例,新课标知识考核等方式来检查教师学习效果。
4、强力实施教师读书工程,让读书成为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内驱力;
读书是教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已成为不争事实。我校向来重视教师的读书质量,自2007年开始先后开展了全校师生“绿色读书工程”(“读书月活动”),每学期一次,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读书活动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在教师读书内容上我们不做规定,教师可以读教育理论的书籍(首选),也可以读科学素养或人文素养方面的书籍。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籍,每月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或读书随笔。学校将以青联会为载体,定期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5、在毕业三年以上教师中开展“观议讲评”活动。多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们,教师成长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优秀教师的引领。本学期,我校小学部将在各学科中开展“观议讲评”式公开课活动。“观”是指毕业三年以上教师在讲公开课前推荐一节最优秀的课例供本学科教师观摩(引领教师观看更高层次的优课,观赏更多的名师课堂);“议”是指观摩后由推荐人引领教师进行议课、研课,要议出优劣好坏,议出经验心得;“讲”是指推送优课的教师在深入研讨优课后,把收获带入自己要讲的公开课中,讲授校级公开课;“评”是指全校教师联系观摩的优课,对教师执教的公开课进行细致、深入的评价。学校将借助优秀课例观评活动助推素养型课堂的创建,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6、集体备课是我校常规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指导意见,本学期,我们将在集体备课的内容、形式和数量上做以下调整。内容方面:将单元备课全部纳入集体备课之列,备课本中修订项目一栏要拓宽,留有足够修改空间;形式方面:首先,集体备课原则上在同级部同学科教师间进行,其次,集体备课活动提交表要提前制定上报,如有修改要及时告知级部主任,以便于学校领导参与与抽查。活动前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备人;数量方面:每学期语、数学科要进行16次集体备课,此备课节数计入教师实际备课节数中。
7、扎实推进小课题研究步伐,让小课题研究成为教师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现实疑难的教研手段。
截至今日,我校已有25位教师顺利申报并通过了区级小课题的立项和结题,新立项了市、区级课题各一个。应该肯定地说,这些小课题研究活动为我校教师解疑释难,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了贡献。本学期,我校还将一如既往地引领教师走小课题研究之路,坚持低起点,小步子,让小课题研究之花在我校盛开。我校要以此为契机,在学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微型课题诊断和研究活动,让课题研究真正走上实践中发现问题——理论中研究问题——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来源于实践,回归于实践”的课题研究之路。
三、实施策略及要求:
1、成立各研究活动(工程)领导小组,强化责任意识。
活动项目 | 活动项目负责人 | 活动项目实施人 |
“1231”公开课 | 李竹青 | 教研组长 |
高效课堂诸环节研究 | 姜国军 | 教研组长 |
学课标,用课标活动 | 李竹青、王亚男、蒋雪 | 教研组长 |
教师读书工程 | 姜国军 | 刘婷竹 |
集体备课 | 李竹青 | 学科教研组长 |
小课题研究 | 王亚男 | 王亚男 |
2、具体实施办法及要求:
在学校教师年度考核办法中对教师参与教研的过程和实际效果方面都有相应的评价和考核要求,教导处将严格按照此办法对教师教研活动从量和质两方面进行全面考量。
解甲庄中学小学部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