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年重点工作
(一)加强2022版新课标的学习与培训。本学期的业务学习内容就是继续深入的进行新课标培训,将新课标及“创生课堂”的理念,在“创生课堂”实践中予以运用。使全体教师都能深刻理解新课标理念及新生发的理念、理解核心素养下教学方式的转变、清楚跨学科教学如何去落实、怎样进行大单元、大主题、大情景、大任务的课堂教学、具备进行单元命题与评价的能力等。用新的理念去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期内进行一次学科素养大赛、学科知识达标测试和新课标应用能力测试,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赋分纳入年度考核。
(二)深入研究“创生课堂学习单”。新学期重点进行“创生课堂学习单”研究,让老师们理解学习单的价值、构成要素、注意事项,及不同课型学习单的编制和使用。
教研组继续实行论坛式教研、 程序化集备的形式。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明确任务分工,教师根据分工完成相关学习内容学习单的制定并提交组长审核,组长通过后提交教导处存档并全员共享使用,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进行批注修改,学科主任和级部负责指导和督查,杜绝以往不备课就上课、备课上课两层皮现象。同时本学年要进行教研活动观摩活动,将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纳入到教研组的评价中。
(三)继续加大“创生课堂”教学研究。要将新课标理念与我校创生课堂理念密切结合,找准结合点,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全面落实创生课堂“五三理念”和“五三策略”。深入研究并完善“创生课堂”评价标准,深入开展“创生课堂”教学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四)成立学科骨干教师工作室。学科主任任组长,烟台市优质课获得者及个别积极向上的莱州市优质课获得者为组员,以学科课标为理论基础、“创生课堂”理念为实践进行研究。积极进行各个学科、各个课型的“创生课堂学习单”研究,并带领年轻教师深入研究“创生课堂”教学研究,全面提升教师们的课堂授课水平。
(五)加强教研实践共同建设。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组织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在提升师资水平、推进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学科特色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采取集中观摩、量化评比、教案设计、学科竞赛等多种形式,对教研组共同体建设进行评比,让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间的学习场、研究场、实践场、合作场。
(六)加强作业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作业量,学生每天作业量不得超过90分钟。根据2022版新课标要求,落实作业设计从集体备课—课时布置作业—学生作业单---学生家庭记录本---学校作业抽查记录的一致化。作业内容层次化和作业形式多样化要求,限量限时、全批全改,坚决杜绝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评改作业。进一步落实督查和公示制度,对作业超量或作业只布置不批改现象,一经查实,计入教师档案,纳入教师考核。
(七)持续开展教学基本功培训,提高专业素养。进一步细化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管理和考核工作,落实常态化管理制度,引导教师把基本功训练变为日常习惯和行动自觉。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两笔一话一技术”(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信息技术2.0)技能大赛和全员课堂教学大比武,并将比赛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八)加强教学评价管理,继续完善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严格执行“双减”考试规定,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不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及排名。要严格教学质量管理,坚持“宏观搞捆绑,微观比个体”教学质量评价原则,采取“三类”教学质量评价和“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三类”评价指年级学科教研团队校际之间比较评价、班级育人团队班级之间比较评价、教研组内同学科教师个人成绩比较评价;“三级”监控指教研组负责单元教学质量监控、级部负责单元、期中教学质量监控,所有单元测试要求教研组自己命题,不用成题考试。各学科教研组在集体教研时,就要集体研究测试题的命制,要体现新课程标的理念,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导处负责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对于教学质量不达标教师实行分级约谈制,学科主任负责期中约谈,分管校长负责期末约谈。
(九)加大青年教师培养。采用“级部主任抓师德、学科主任抓业务、教研组长抓常规、结对师傅抓课堂”的“四对一”培养模式,建立教师多元发展共同体,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基本功达标测试活动。
(十)改编或创编单元测试题研究。进行单元测试题的改编和创编教学研究活动。《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命题在教学中起到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是新课程标准落地检验的关键环节。首先,全体学科教师人人参与,对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深度研究,同时,挖掘教材,明确每部分教学内容的素养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掌握命题的要点。其次,通过学习每位教师掌握命题的原则: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使试题留下思维探索的痕迹。第三,严格评价,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改编或创编2份测试卷,每学期学校至少组织一次试卷创编大赛,参赛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三档,记入年终考核。
二、本年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变抄写业务笔记为设计应用案例。本学期将改变以往单纯抄写业务学习笔记的方式,教导处将根据新课标及“创生课堂”理念,汇集并下发学习材料,教师在学习的基础上相应地编写一个教案的教学目标、创设一个教学实际情景、设计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设计一个跨学科的教学设计等。
(二)施行“创生课堂学习单”的备课制度。教研组成员根据分工完成高质量的课时学习单,组长审核把关后交教导处存档备案,然后印刷给师生共享使用,教师根据自身及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修改、批注及反思,以学习单位引领进行课堂教学,杜绝以往上课随意性的现象。
(三)进行“百日会战”“同班异构”听课活动。进行全员课堂教学“百日会战”的大比武活动,全体教师人人登台、个个达标,推进创生课堂深度发展,评选双语校级优质课。穿插进行“同班异构”的听课活动,选取班级成绩优秀的学科任课教师主讲,班级共同体的其他任课教师听课的活动,(同步进行作业等常规材料的同班异构检查观摩活动),同样的班级、同样的学生,让任课教师自己诊断查找差距。
(四)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的落实。进一步落实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和检测等教学常规一体化管理,努力达到目标、内容、措施和评价全流程一体化覆盖,加强过程性督导与检查,向常规管理要效益。
(五)以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促进课外阅读、书写练字的有效开展。
1.开展“饭后加餐(阅读)”活动,充分利用名著、读本、报刊、推荐篇目等材料进行阅读活动。
2.开展“双休阅读有主题”的阅读活动,每月设立一个阅读主题,双休日进行有针对性的有范围地课外阅读。如三月份设立“榜样”“校园”四月设立“缅怀”“春天”……这样的主题阅读活动。
3.举办灵活多样、小型的阅读竞赛活动,有计划地进行课前3分钟诗歌朗诵、主题演讲比赛、诗词飞花、读书交流会以及读书类的作文比赛等,拓展阅读面,加大阅读量,提升阅读质。
继续开展“午写练字”活动,抓紧在五一午休前的这段时间,充分利用午餐后的半小时练字时间进行练字活动,采用教研组统一布置练字任务的方式,减少练字的重复性数量,提高对书写质量的要求,切实提高书写质量。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丰富积淀提高能力。
(六)继续加强人机对话教学,同步推进主题拓展阅读。进行双语读写材料的编撰,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充分运用校本阅读资源,拓展阅读范围。全面提高英语口语表达和阅读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