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数字化平台有效控制慢性病减轻医保支出”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门诊慢特病管理情况
烟台市医疗保障局组建以来,始终把门诊慢特病保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门诊慢特病保障制度。一是健全持续增加门诊慢特病保障病种。目前烟台市门诊保障慢特病病种甲类16种、乙类62种,共计78种,全市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人数46万人,年支付门诊慢特病医保待遇12亿元。二是持续提高“高血压”“糖尿病”保障水平。被确定为全国“两病”门诊用药保障专项行动示范城市,将规范化管理“两病”患者整体纳入门诊用药保障范围。“两病”门诊用药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高血压年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400元,糖尿病提高到600元,同时患有“两病”的提高到800元。三是不断减轻门诊慢特病用药负担。积极创新将33种国家谈判药品纳入门诊用药保障,门诊使用国谈药品不设起付线,职工按80%比例报销,居民一档、二档缴费的分别按40%、60%比例报销。建立涵盖104种谈判药品医院和药店“双通道”保障机制,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四是不断优化门诊慢特病经办服务。在全省率先提出“慢病快办”服务理念,在全市180家具备申报审核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即时办结门诊慢特病备案业务,截至目前共有70个病种在医疗机构可“一次办好”。五是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全省首家推出“互联网+购药”服务,构建“诊疗+购药+结算+监管”为一体的服务体系,提供慢特病线上复诊、双渠道药品处方流转和互联网购药服务,开通“互联网+购药”医保服务药店1240家,支持“网上下单买药、医保线上支付、快递配送到家”。六是不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在省内率先试点开展门诊慢特病支付方式(APG)改革,不断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二、持续优化完善门诊慢特病管理
关于您提出的“促进数字化平台有效控制慢性病减轻医保支出”建议,我局非常关注。2022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推动服务创新与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高参保群众对医保的满意度,我局根据《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国办发〔2021〕36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门诊慢特病经办服务,通过第三方力量共同建立门诊慢特病服务中心同时构建门诊慢特病服务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对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基金控费、专项数据分析、处方流转、健康管理及建立甲类慢特病健康档案等一体化管理,该项目已于5月底已完成招投标工作,相关人员已按合同驻场开展项目准备工作,目前已经开始论证一期工作方案,相关信息化平台已同步进入搭建阶段。
下步,我局将聚焦门诊慢特病患者所需所盼,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平台作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门诊慢特病服务模式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二是优化门诊慢特病病历凭证,实现在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经办机构、局官网即时打印慢特病凭证(治疗卡),方便患者就医。三是推进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结算。年内实现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肾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高血压、糖尿病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联网结算,更好满足门诊慢特病患者异地就医需求。
感谢您对医疗保障工作的支持!
烟台市医疗保障局 202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