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599924/2022-03426 成文日期: 2022-07-04
发布机构: 市发展改革委 组配分类: 经济建设

第141271号:关于"推动‘双莱’一体化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2-07-04      来源: 市发展改革委

字号:

徐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双莱一体化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作为全省首个区域一体化示范区,烟台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在《莱阳莱西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多次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审议,最终以市政府名义呈报省政府批复。先行区的获批建设既是全省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支点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莱阳上升为省级战略推动发展的重大机遇。下步,我们将充分借鉴吸收您的建议,采取以下6方面务实举措,助推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在指导莱阳与莱西成立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一方面积极协调青岛方面,共同成立市级层面工作推动机构,牵头整合市直有关部门力量支持先行区建设,对上做好与省直部门、国家部委的汇报沟通,对下协调莱阳、莱西两市步调一致谋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莱阳、莱西经济开发区采用“一区多园”模式联合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二、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支持先行区建设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目前,我委已牵头完成《关于支持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共包括支持管理体制创新、改革先行先试、科技平台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扩大开放合作、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措施,正在征求市直有关部门意见建议。同时,根据先行区建设情况,拟争取省级同意先行区同等享受青岛西海岸新区、省级新区等省级已出台的支持政策,汇聚省市政策、资金、土地、能耗等资源要素,倾力支持先行区建设。

三、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利用已上线的山东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有偿调剂平台,以及下步国家、省级出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点状用地政策,落实“土地要素根据项目走”用地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先行区土地供给制约问题。充分发挥总规模1000亿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效益,加强与基金管理人对接,积极筛选基金支持领域项目,督促烟台市出资人烟台财金集团根据项目进度实缴出资,为先行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积极争取省级支持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设立不少于100亿元规模的先行区建设专项基金。全力支持先行区产业项目优先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库,积极向基金管理机构推介,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

四、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围绕先行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高端化工、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集群,指导莱阳市以“链长制”为抓手,按照“链聚成群、园区建链”思路,加强与莱西市产业协作,推动先行区优势产业集群链条化发展,编制重点产业链分布图、产业链全景图、产业链导向目录,实行企业、项目、产品、技术等清单化管理,逐步壮大先行区优势产业集群,打造胶东半岛商用车产业中心、领跑全国的绿色食品名城、高端原料药绿色承载区和高端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胶东智慧物流产业园建设,打造全国性综合物流枢纽。同时,全力支持先行区主导产业认定“雁阵形”集群,梯次培育一批“瞪羚”“独角兽”和“单项冠军”企业,并争取省、市给予资金奖励。

五、进一步放大特色品牌优势。特色农业是莱阳市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出了莱阳梨、莱胡参、莱阳芋头等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及鲁花、龙大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烟台市政府有针对性的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莱阳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2025年)》,目前已安排市级财政资金近1000万元重点开展莱阳梨标准化生产基地、新改造梨园、古梨树保护、品牌建设、种植保险等相关工作。下步,支持莱阳市发挥特色农业品牌优势,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与莱西市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造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六、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双莱”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下步将从以下6个方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加快推进先行区公路、城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双莱”城际公交一体化运营方案,争取增加周边区域至先行区城际铁路班次,提升先行区交通服务水平。二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支持先行区共引共建项目统筹布局、并联审批、跟踪督办,推动审批服务事项两地通办,提升审批效率。三是建立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双向转诊合作机制,积极推动跨区域医联体建设。建立先行区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组建教育科研协作联盟,建立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四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供暖。加快实施海阳核能供暖能力改造工程,扩大向莱阳及周边地区清洁供暖范围,推动清洁供暖实现全域覆盖。五是推动成立莱阳莱西文旅产业联合体,有效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共同设计推介红色文化、乡村休闲、工业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六是建立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参保、医保结算等信息共享机制,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2022517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