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有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3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0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各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学校劳动。
二、基地建立情况
校内劳动基地位于教师宿舍后。
三、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0.5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4方面。
四、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五、学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充分挖掘劳动文化、劳动精神和劳动教育资源,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工作,探索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举措,培育学生劳动观念、能力、精神、习惯和品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不断创新和完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
(二)工作目标
1. 以家长言传身教为主,家校携手,教会孩子家务劳动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孩子每学期至少学习掌握 1至2项新的家庭劳动技能。
2.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各种动作技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总结能力:让孩子学会感恩和珍惜。
3.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聚焦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劳动精神,获得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 弘扬学校品正精神,充分发挥学校自然环境、校园文化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培育有学校特色化的劳动教育课程,把我校打造成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让劳动教育成为我校的品牌课程。
(三)工作要求
1. 每天劳动后及时进行记录,填写劳动项目相对应的内容,学校将定期对家庭劳动情况进行总结,并记入个人成长档案。
2. 每周星期日进行本周的自我评价,家长(教师)根据 孩子本周在家中的劳动表现进行家长评价并签名。
3. 家长(老师)对劳动任务的分工要妥善安排,要让孩子认识到 “家”是属于每个人的,所以“家”里的每一件事,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做。
4. 建议学生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与配合下将参加劳动的美好瞬间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水,并妥善保存。
四、劳动内容
(一)、学校劳动
1. 1-3年级
①帮助老师收发作业。
②整理课桌椅,保持桌面整洁。
③路理讲台、图书角等,保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④进教空后,主动开窗通风。
⑤与同伴合作完成班级值日工作,如擦黑板、擦门窗、排桌凳、清除垃圾等。
⑥进行卫生包干区打扫,定时进行保洁。
⑦节约用水,清洗拖把、抹布时有意识控制水量。
⑧节约用电,做到人离断电,会开关灯、电扇等。
⑨餐后将餐盘清理干净,餐盘摆放整齐。
2.4-6年级
①保持抽屉、书包整洁有序,无杂物。
②参加班级大扫除,把清洁工具清洗干净、摆放好。
③协助老师分餐,餐后进行桌面整理。
④为班级养护绿植,参与教室美化。
⑤参与学校绿化养护,为花草树木制作名称牌等。
⑥参与班级板报、学校墙报栏、宣传栏等布置。
⑦为学校设计和制作安全标志、安全宣传标语、安全逃生路线等。
⑧参与学校接待、引导、解说等志愿服务。
⑨对班级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二)、家务劳动
1. 1-3年级
①做好个人卫生,如刷牙、洗脸、洗手、洗脚、洗头、洗澡、剪指甲等。
②自己系鞋带、佩戴红领巾等,自己的书包自己背。
③清洗及吞放自己的内衣、红领中等个人物品。
④爱惜文具和书本,整理自己的书桌。
⑤择菜、剥鸡蛋、清洗和摆放水果。
⑥协助家人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餐具,擦桌子。
⑦扫地、拖地、擦桌椅,丢垃圾,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清洗拖把、抹布等。
⑧在家人指导下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2.4-6年级
①清洗自己的衣服、鞋子、书包等。
②能够安全使用洗衣机、电饭锅等简单的家用电器为家人服务。
③清洗碗筷、晾晒衣物、叠被子、整理床铺、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④按照需要购买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帮助父母购买日用品,尝试对比商品价格,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商品。
⑤制作水果拼盘,会做简单菜肴。
⑥主动协助父母招待客人,清洗、削水果等。
⑦为家中动物喂水喂食、清理屋舍,为家中植物除草施肥浇水等。
⑧外出前,协助家长关好门窗、自来水龙头、天然气阀门等。
六、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一、活动形式:
(一)四至六年级开展征文比赛。
具体要求:围绕“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主题,通过查找、阅读有关宣扬劳动美德、赞美人民劳动成果等内容的文章,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关热爱劳动的事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字数在500字左右。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散文、记叙文等。
(二)一至三年级开展劳动小能手活动。
主题:“我是劳动小能手”
具体要求:
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尤其是从清理自己的小天地着手,如:整理铺床、整理书柜、洗碗等,并写一篇相关的记叙文。
四、活动要求:
1、各班同学利用五一期间,根据活动主题,积极开展体验活动。
2、各班于假期后先自行评比,并择优选送学校大队部。每班每种形式的作品各选送2份,大队部将组织评比,并对优秀作品给予不同形式的展示。
二、指导思想
开展以“快乐实践”为主题的第x届劳动节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活动时间
2022年1月1日。
四、活动内容
家庭层面:
低年级(12年级):
1、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
2、学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
3、学会帮助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中年级(3一4年级):
1、知道2个全国劳模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
2、学会帮助家人洗袜子、扫地;
3、和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卫生大清扫;
4、做一份“劳动最光荣»手抄报,每班上交五份。
高年级(5一6年级):
1、在父母的协助下,会蒸米饭、学会做一道菜等;
2、学会整理自己的“小天地”:
3、“我和妈妈换一天岗”,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体验劳动的甘苦。
五、劳动清单
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小学)
项目 | 名 称 | 内 容 | 记 录 | 活动用时 | 组织单位 | 评 价 |
项目 | 名 称 | 内 容 | 评价指标 | |||
劳动参与 | 劳动技能 | |||||
偶尔参与 | 经常参与 | 基本掌握 | 熟练掌握 | |||
劳动教育成果 | 家务劳动 | 清洁与卫生 | ||||
整理与收纳 | ||||||
烹饪与营养 | ||||||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修(3—5年级) | ||||||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 助残、助老、扶弱活动(3—5年级) | |||||
生产劳动 | 农业生产劳动 | |||||
现代服务业(3—5年级) | ||||||
劳动成果、技能竞赛 | ||||||
合计用时 毕业总评等级 班主任(盖章) |
八、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认真值日是爱劳动的表现,也是对班集体尽职尽责,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①同学们,你们看一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在这样的环境里上课,心情舒畅,感到很愉快。
②今天哪几个同学值日?你们给大家说一说是怎样值日的?今天值日生对工作负责吗?
同学们讨论后,引导学生说出:值日生同学爱劳动、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班级,不怕脏和累,为班级尽职尽责。
③小朋友们猜一猜今天班会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感受?(板书:我们爱劳动)
2、情感教育(投影情境画)
图①地面有果皮、纸屑、泥块等;
图②桌雅得很乱、黑板没擦;
图③笤昂、拖把、水桶等乱七八糟堆在一起;
同学们,从这几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边看图边找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说出:卫生又差又乱,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心里很不舒服,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等。
3、怎样劳动?
出示挂图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有的酒水、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摆桌椅。
②这些事怎样才能做好呢?
(a.学生动手实践,老师指导。b.讨论说出全小组同学齐心合力,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
4、谈体会明道理。为什么要每天值比而且轮流当值日生呢?
(引1导学生说出:值日是为了同学们能在干净的教室里学习,值日劳动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动手做,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都应该认真劳动。
5、辨是非升华认识。图片出示题学生判断并说出为什么。
①下雨了小明两脚都是泥,就进了教室;
②玲玲扫地时,满教室都飞着灰尘;
③小刚拖完地说:强强咱俩去倒脏水。强强说:我是摆桌椅的,我不去。小兰跑过来说:我去。
④今天冬冬当值日生,但下午一放学他就回家了;
⑤手工课上完了,小莉把不用的纸都弄到了地下。
6、夸夸这些值日生。
①各小队讨论选出优秀值日生。
②组织大家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普值日生的。
③给优秀值日生赠小红花, 并发小奖品。
活动总结: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同学们都懂得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知道了我们都是班级的小主人,值日劳动是我们应该做的,值日就应该以主人翁的精神认真负责地做好,把教室和周围环境打扫干净井保持整洁,使同学们能在干净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生活。我提议:人人争当值日生,做一个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学生。
2、全班齐唱劳动最光荣。随着歌声班会结束
九、成长档案
立足于学校教育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养的关系。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校内黑板报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