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学年,我校坚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蓄力,让每一个生命都向阳生长”的育人目标,秉承“向美、向上、向善、立德、立志、立信”校训,坚持“发展教师,成长学生,幸福家庭,美丽社会——成就每一个十六中人”的办学理念,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创办孩子们向往的理想学校,全校上下乘风破浪,稳健前行,全体教职工以高昂的斗志,崭新的精神风貌,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统筹兼顾,两手抓、两手硬,取得了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双胜利。
一、教学常规
1、坚持深入课堂听课,准确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增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本学期参加了新教师汇报课、教学大比武、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等听评课活动。听课是强化教学管理的一项有力措施。学校采取多维度听课以准确地把握教学工作的真实情况,为教学管理、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
2、制定执行教学常规的具体规定,检查工作落实。
学校从实际出发,结合教研室常规检查反馈意见修订和完善学校教学方面的有关规定。本学期完成3期学校教学工作简报,涉及考试、课堂教学、常规检查等内容。
加强对教学常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定期检查和随时检查相结合;数量检查和质量检查相结合。克服流于形式的检查,从检查中总结做得好的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措施、办法,本学期教研室常规检查对学校多项教学常规工作给出肯定评价。
二、教学质量的管理
在教学质量的管理上, 首先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原则,要特别注重课堂监控、单元检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组织教师认真对每次考试进行质量分析并作为改进和加强教学的重要依据。二是学科等同原则,做到不同学科、不同教师同等对待。
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分4至5个等级。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教师要运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科学研判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加强对考试结果的整体分析,对教学质量作出科学判断,针对性地加强教师教学指导和培训。
1.中考成绩全市领先。今年我校初四共有359名学生参加中考, 优秀率和合格率均名列前茅 。215人升入高一级学校。其中,特重21名,普通186名,自主招生8名,录取率达到了60%。
2.会考成绩提升显著。生物教师李蕙姸、蒋丽,历史教师初伟红,地理教师高其英都取得了优异的会考成绩。
3.教育教学竞赛独树一帜。一年来,我们发扬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抗的拼搏精神,各项教育教学竞赛精心组织,在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学宪法,讲宪法”法治知识竞赛、中小学读书活动、“汲取红色力量,传承红色基因”红色经典阅读活动、英语口语比赛、义务教育学段音乐课堂乐器比赛、校园影视作品创作、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展评、艺术素质测评(音乐、美术)、“致敬英雄 为爱发声”诗文朗诵、校园消防主题绘画书法大赛、篮球、乒乓球等30多项竞赛中均获得团体优秀奖和组织奖。
温玉琦、刘学义、丁玉兰、杨静、宋爱民、刘玮琰、李艳、孙俊岩、高其英、李宏、王平、李键、蔡元福等教师及各班主任为优异成绩的取得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4.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再创佳绩。我校在招远市综合实践与劳动成果展评中获优秀组织奖,其中栾国英、王晓燕、丁玉兰、栾少娜等教师指导的学生获四项一等奖;苑永光,孙少欣指导作品获二等奖。
5.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程取得新进展。学校加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2022年获招远市中小学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其中。高其英老师指导的张朔作品《冰墩墩自动画》获招远市一等奖,宋爱民指导的杨宁《共抗疫情放飞梦想》获招远市二等奖。2022年6月获烟台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在2021-2022学年度招远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比武活动孙俊岩获一等奖,并获烟台三等奖。在电教资源优质课评比中李宏获招远一等奖,并获烟台三等奖。在第八届招远市优秀微课程资源评选中李尧俭分获招远一等奖和烟台获一等奖,并推送山东省评比。李蕙妍获招远三等奖。
6.“双减”工作落地有声。主要表现为:作业管理有梯度。我校“加强梯度设计,让作业回归本源”被评为烟台市作业管理十佳案例,列为烟台市校内减负第一批典型案例。课后服务有亮度。课后服务以自学引领、阅读指导、特长学习、体能训练为主,在路少启校长、宋爱民主任、温少玉、王晓东、李键、蔡元福、李松及所有任课老师的努力下,我校的课后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努力将“双减”落到实处。
招远市第十六中学
2022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