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总结】招远市金晖学校小学部2021-2022学年度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日期:2022-07-10     

字号:

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

——金晖学校小学部教研工作总结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的新政策新条例,自上而下的变革以破竹之势重构着我们的教育生态。面对新局面,金晖学校上下一心,以与时俱进的姿态、继往开来的精神迎接这日趋完善的教育新气象。

一、切脉双减,加减自持

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学校积极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深入学习,主动对标“双减”工作各项要求,在严格落实“减”的规定动作的同时又增“加”了许多自选动作,通过统筹谋划、细化任务、压实责任等方式,实现以“加”保“减”、减负但不减质的教育效果。

(一)作业控量,提质增效。

在“全面压减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育人功能”的精神指导下,积极推进作业改革,厘清作业布置中的加减法则,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1.减量学科作业,加质素养提升。提出“做好减法控量学科作业,做好加法提质素养作业”的“升级版”作业布置原则,倡导教师从学生身心出发,作业布置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学科作业“三要五不”。着力规范学科作业管理,在统筹限制作业总量的基础上,要求作业“要有分层、要可选择、要凸显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化解“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尴尬境界;严禁教师踩压教育警戒线:不能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布置需利用手机打卡或完成的作业,不要求家长代为批改作业,不出现有布置无批改现象以及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二是作业超市助成长。为使作业真正成为调动兴趣、发展思维、提升素养的有效手段,我校重新设计了独具特色的作业单——作业超市。在作业超市里,作业内容丰富多彩,有学科知识类、家务劳动类、综合实践类、文体活动类,每项作业都分不同层次,可供学生自由选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找出自己适合和喜欢的作业。作业超市的诞生完成了作业丰盈其精神、强健其体魄、助力其成长的绚丽变身。

2.清零随性操作,加强教学研讨。前期的作业是一师一布置,存在各班各自为阵且机械重复性作业频繁的弊端,为改变教师随性操作的盲目现状,实现作业少而精的精准推送,学校要求年级组和学科组教师定期进行集体研讨,开展对作业设计、作业分类、作业布置方式、课外读物指导、专题阅读等领域进行针对性研究,形成作业内容体系,凸显分层、弹性作业,触动学生乐选择、乐挑战的激情,调动其愿坚持、出精品的热情。

3.竞赛加考评,落地“好作业”

成立作业监管领导小组,把教师作业设计和学生作业质量等情况纳入考察内容,按时开展督导检查,定期组织竞赛活动,评选出科学的作业设计、精彩的作业完成。

一是日常督查,期末考核。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前各年级组各作业学科将作业审批单交由教导处审核通过。教导处平时不定期抽查各班作业情况:是否与审批单内容一致?是否及时进行批改?是否留下过程性资料?并于每学期对各班各科作业进行全面检查,每次检查教导处都会做好记录和量化统计,做好过程性的动态评价,将考核结果纳入期末责任制考核。

二是评选“精妙好作业”。作业减负不减质,于教师而言,作业设计要“精”;于学生而言,作业完成要“妙”。通过开展学生间、教师间的竞赛与展示活动,评出那些“少而精、精而有趣”的作业设计,选出那些“洁而美、美而灵动”的经典作业推而广之,扬而远之,实现智慧能量地正向传播。

(二)深化教学研究,以武促教增质。

“双减”政策是教育改革再出发,其目的是践行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回归学校,是学习回归课堂。落实“双减”政策,是全体教师肩负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积累智慧和力量、坚守课堂主阵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常抓不懈的所在。

一是课堂教学改革重探究。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我校在日常教学中比较关注"随堂课"、“示范课"、“研讨课”等类型课的探讨。平时积极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活动中注重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开展专题教学研讨,加强随堂课诊断,尤为注意教师的设计流程,课程理念的渗透,重难点的教学突破,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课堂活动表现,学生知识技能地掌握情况。

二是青年教师教学重培养。学校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举行“青蓝结对 互助共赢”青年教师培养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与传帮带作用,指导和帮助新教师快速提升教学业务水平,实现“一年走进门,三年可独行,五年成骨干”的培养目标。老教师们能够真正负起师傅的责任,无私的关心和帮助新教师成长。各位青年教师也主动、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和学习,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进,尽快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全体青年老师纷纷表示,将不负厚望,虚心学习,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三是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根据我校学期初教务处的工作计划安排,结合市教育局要求,组织实施了教学大比武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促进教师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经验的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为教师互相学习和锻炼提供平台,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课堂教学大比武不仅为参赛老师提供了一个挖掘潜能、切磋技艺、展示风采的机会,也为其他老师搭建了一个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平台,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地提高的同时护航“双减”有效落地。  

四是听评结合重实效。倡导听评结合、听悟结合,及时与授课教师沟通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提高;明确“梳理,沉淀,反思”的课堂评价理念;建立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说课、听课、评课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流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是课堂教学绿色教育重落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绿色环保教育理念,备课中我们落实绿色环保教育,要求教师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绿色节约环保教育理念,力争在每个学科每堂课中渗透绿色教育理念。

(三)服务升级,温暖交接。

及时调整工作部署,不仅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日常教学范畴,更是着力突出“服务”二字、彰显“温暖”效果,尽力将工作做细做全,用有温度的姿势完成家校间的无缝交接。

1.制定方案,目标明确。在详细剖析学校现有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优势的同时,依据“校情”、“师情”及“生情”,研究讨论制定了《金晖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班教师为组员的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划分了具体分工和服务内容,明确了各项工作实施步骤和达成目标,并特别提出了服务工作“多变”的属性,要求全校上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工作,以动态的思想及时总结和调整服务。

2.暖心行动,夯实服务。学校秉承“自主自愿、创新形式、有效督查”的原则不断调整完善课后服务内容,充实特色课程,力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用真情、用爱心、用智慧和行动为教育升温。

一是参与自愿,选择自主。学校通过线上家长会和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告知家长课后服务的相关精神,让家长知悉此项活动的开展方式、服务内容、保障措施等,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签字并将回执单交回学校;人性调整离校时间,在基础托管的同时,对个别确有需求的学生,学校可在和家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增加临时托管、延时托管、短时托管等个性化服务菜单,适当缩短或延长课后服务时间。

二是级部自理,社团挑梁。针对一二年级无书面作业及年龄尚小等现状,侧重于从文体方面开发活动课程,如折纸、绘画、手工、阅读、 跳绳、玩球、踢毽子等。选取的课程不仅内容多样,而且要每天更新,学生结合兴趣爱好,采取自主选课的方式参加。

在课业完成和答疑辅导方面,同一级部层面上打破班级界限,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结合教师特长及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成立教师社团服务团队,以学生自愿申报、兴趣组团为原则,打破原有年级、班级建制,组建了校级“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文化类”四大板块16个社团活动小组,从安全、场地、师资、经费、器材等方面全方位保障其顺畅运行。

三是监督检查,跟踪评估。为保障后期反思有的放矢、探索前进有据可依,促进课后服务的优化管理,学校严格落实课后服务过程的管理、监督和考核,为后期更优政策的确立提供参考,另外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也要求社团活动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绿色环保教育,检查过程中作为单独一项进行重点赋分。

一方面是修订各类规章制度。完善课后服务教师考勤册、课后服务学生点名册、课后服务缺勤学生登记册,及时记录课后服务的时间、参与人员、辅导内容、辅导效果等。

另一方面是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明确课后服务值班领导负责制,每天督促检查,及时改进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并调整服务内容。每日都配有管理教师、值班领导及校医服务,做好每日安全管理记录,制定意外伤害处置预案及接送制度等。

二、青蓝工程,传承接力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是教育教学上继往开来的新一代,他们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对前辈经验及学识的传承。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提高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持续多年开展“青蓝工程”,以“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方式全力培育教坛新生力量,促使老师们抱团发展,笃定前行。

(一)举行拜师仪式,明确师徒责任,确定发展目标。

学校在2020年11月20日举行了师徒结对仪式,正式确立了6对结对名单,签订了结对协议,明确了“一年成型三年成熟”的帮扶目标,确定了各自在“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发展任务。

1.校方组织人员研究论证,确定结对签约的师徒人选,制定“青蓝工程”培养协议和实施手册,明确师徒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严格执行“三课”标准。积极开展互听互学活动,对师徒二人每学期的听课数量有明确要求。同时,严格落实青年教师上“展示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的结对标准,通过“师徒”间相互的上课、听课、评课的形式,定向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3.尊重青年教师的个性发展。要求青年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确立自身发展方向,并完成10000字的业务学习笔记。同时,大胆放手让年青教师去担任班主任或者是学科主力教师,以期达到“读以辩义、思以知类、练以通达”的成长境界。

(二)聚焦骨干资源,分门别类开座谈。

骨干教师的高尚师德,精良的业务,优秀的教学能力,是青年教师也是全体教师共同学习的榜样。

1.师德示范,主要是宣传骨干教师的优秀师德师风,学习骨干教师的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先进事迹,让全体教师看有标杆学有榜样。

2.业务示范,在教研组内骨干教师担任主角,采取辅导、讲座、教学经验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师业务提高上发挥骨干教师帮助、指导、领头、榜样的作用。

3.班主任示范,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每次的例会做到工作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同时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学困生的转化”,让上学期的优秀班主任和有经验的班主任走上台前,交流自己工作中的优秀经验。

(三)营造书香校园,建设学习型教师团体。

实施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读书计划,开展切实可行的读书活动,全面提升青年及全体教师综合素质。

1.制定读书计划。首先是要明确读书的内容,内容不限,可以从文学类书、教育教学书籍和杂志、网络等多方选取。其次是明确读书的形式,可以是自己读:每位老师结合个人实际,自选时间、自选书籍、自由阅读;可以是集体读: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教研组老师可以共读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还可以是师生共读:教师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营造了"师生共读”的良好氛围。

2.倡导深研细读。要求教师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勤学善思,精读细读,发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精神,读写结合,写读书摘或写读书感悟,确切保证量。

3.坚持交流研讨。一是定期举行教师读书报告会,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二是将读书活动与学校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引导教师围绕学校主课题,有重点研读读,深入研讨地读,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4.开展读书评价。建立教师读书活动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小组负责人经常检查教师的自学笔记,对教师自学情况作以评定,计入每人的年终考核中。另外规定,每名教师假期至少读一本必读书籍,至少写一篇高质量的读后感,由学校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组织评价,对优秀作品进行推荐,并予以表彰。

(四)展示结对成果,促“青蓝工程”长效推进。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除了引路子、压担子外,还要搭台子、创牌子,为他们创造各种提高业务水平、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公开课,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教研活动,鼓励他们快速成就自己的魅力品牌。

1.全程参与校级教研活动、市级大比武活动。充分利用校级立标课、市级大比武、优质课、资源课评选等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全程参与,开展听、评、说课等即时教研和主题研讨,以“定主题、定时间、定参加人员、定组织者、定主讲人、定议程”的“六定”纪律来确保青年教师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2.开展青年教师授课技能评比活动。开展全校教师参与的评教评学活动,在活动中所有结对的青年教师全部参与,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并邀请指导教师听课评课。活动中学校重点检验了青年教师的“六个一”基本功:一手粉笔字、一口普通话、一篇优秀教案、一次说课、一堂优秀课、一份多媒体教学课件。活动人人重视,个个投入,尽情展现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3.开展青年教师学习成果评价活动。青蓝结对重质量,重实效,做到活动事先有筹划、活动过程有记录、活动结果反馈,我们的做法是:一课一评,一周一议,一学期一总结。总结评比的内容不仅限于所任学科的成绩,还包括听青年教师上课,检查青年教师的备课、听课笔记和教学心得,看师徒听课评课记录。学期末,青年教师要写出这个学期学习的反思、读书反思,认真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到的经验和方法,还要总结教训,为以后学习提高提供经验积累,并努力把它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

过去的一年我们迎“新”而上,在“提升核心素养、服务千家万户”路上栉风沐雨;未来,我们也必将不负重托、审时度势,在改革创新路上传承接力不忘初心,继往开来铸就辉煌!

金晖学校小学部

2022年7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