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海阳市龙山街道学校2021-2022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日期:2022-07-01     

字号:

一、总体目标与主要内容

(一)总体目标

1、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聚焦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劳动精神,获得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充分发挥学校自然环境、校园文化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培育有学校特色化的劳动教育课程,把我校打造成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让劳动教育成为我校的品牌课程。

(二)主要内容

1、丰富课程体系。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方案,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并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促进横向学科融合,纵向学段贯通。学校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和劳动月,对劳动教育主题进行优化组合,集中体现课程教学成果,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实践成果展演活动。

2、明确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学段和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低年级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感知劳动乐趣,注重培养劳动和劳动安全意识,知道人人都要劳动。中高年级要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

3、开展实践活动。坚持"落实、落细、落小、落真"的实施原则,上好"四堂课",即劳动教育必修课、学科劳动渗透课、校园文化劳动课、课外劳动实践课。深度挖掘校内日常学习、生活等场所的劳动教育价值,将楼道、教室、绿化带等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合理分配到班级。充分利用种植基地等条件,组织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活动,开展校内劳动教育。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社团活动、班队会、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活动等。

4、强化评价机制。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好劳动记录册。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展示和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记录学生劳动教育过程与成果,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让家长、社会力量参与评价,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5、密切家校联系。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将劳动教育纳入家校协同育人内容,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明确不同学段劳动教育要求,制定家庭日常劳动清单,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进行适量的劳动,指导家长每年有针对性地教会孩子1至2项生活技能,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

二、具体实施

通过劳动教育1+1+X课时制度,推进课程实施。

1、上好每周1节劳动必修课。将劳动课排进课程表,每年级每周1节。

表1:各年级劳动课学习内容

类别

项目

1-2年级

3-4年级

5年级

日常生活劳动

清洁与卫生

1、扫地拖地,用抹布擦拭桌椅

2、洗碗筷、红领巾等

3、早晚刷牙,独立洗澡

4、学会基本的垃圾分类

1、学会剪指甲

2、学会系鞋带,清洗自己的鞋袜、内衣和书包

3、正确使用卫生工具,分类投放垃圾

4、公共场所自觉最好健康防护

1、与家人共同完成家庭大扫除

2、学会清洁灶台和厨具

3、学会使用工具清洁卫生间

整理与收纳

1、整理衣服、床铺、玩具

2、整理书包、书架,分类摆放

1、整理个人物品及房间

2、根据季节变化整理当季衣物,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3、在家人指导下学会记账存储,知晓防骗和自我保护

1、定期整理取舍物品,合理利用家居空间

2、学会整理自己的衣物和换洗枕头、床单、被套

3、学会循环使用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烹饪与营养

1、学会削水果皮、剥鸡蛋、剥虾壳

2、制作简单饮品

3、学会择菜、洗菜

1、学会切菜、削水果皮

2、学会做凉拌菜和水果拼盘

3、学会加热馒头、包子,包馄饨、水饺,煮鸡蛋、水饺

1、初步了解食品安全常识和营养搭配,根据家人需求设计营养食谱

2、学会简单烘焙

3、学会用简单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等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1、学会使用电水壶、电饭煲、吹风机等小家电

2、学会使用洗衣机分类清洗衣物

1、学会阅读说明书并规范使用常用家电

2、学会使用螺丝刀、老虎钳等五金工具进行简单维修

生产劳动

农业生产劳动

学会种植和养护1-2种植物或饲养1-2中小动物

学会种植大白菜、西红柿等1-2种当地常见蔬菜或饲养1-2种家禽

1、种植养护1-2种常见果蔬花草或饲养1-2种常见家畜

2、参与家庭日常购物或当地农忙活动

传统工艺制作

1、学会纸工等1-2项传统工艺制作,如折纸、剪纸

2、制作节日卡、小礼物等表达爱心谢意

学会纸工、泥工、布艺、编织等1-2种传统工艺制作,如自制窗花、小灯笼、香袋等

2、学会小礼品制作与美化装饰

1、学会陶艺、纸工、布艺、编织、印染、木版画等1-2项传统工艺制作,如自制风筝、编织中国结等

2、学会选择合适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作品,如孔明灯、音乐贺卡、木质七巧板等

工业生产劳动



学会选择木工、金工、电子等1-2项工业生产项目进行简单加工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1、学会使用电子支付

2、选择1-2项新技术进行体验与应用,如三维打印技术

服务性劳动

现代服务业劳动


选择1-2项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项目进行实践、体验,如开展班徽设计等文化创意服务活动

1、初步了解新兴现代服务业类别、内容等

2、选择1-2项现代服务业劳动项目进行参与、体验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参加1-2项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参与1-2项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劳动项目

2、每学年参加1次校内外集体劳动周活动。每学年设立一个“劳动周”,时间固定在每学年上学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1-2年级侧重生活技能学习,3-4年级侧重劳动技能学习,5年级侧重职业技能学习。

表2:劳动周安排表

年级

劳动项目

劳动形式

时间

1-2年级

生活技能学习

居家劳动

上学期第五周

3-4年级

校内实践基地劳动项目

校园劳动

上学期第五周

5年级

职业劳动体验

实践体验

上学期第五周

3、X为课外校外劳动时间。用好学生校园轮流值日制度,每周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性劳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

表3:校园轮流值日安排表

组别

成员

检查项目

纪律组


上、下楼梯、教室、走廊秩序

路队秩序

室外课间活动秩序

卫生组


室内卫生

环境卫生

卫生习惯

学习习惯组


眼保健操、课间操

晨读、午练

课件准备

三、课程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1、教师评价

借助劳动档案袋收集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从劳动观念与情感、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习惯与品质等方面进行评估。

表4: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评价表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分值(0-10分)

劳动观念与情感

劳动观念

是否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能否拒绝"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等错误的价值观。


劳动情感

是否具备积极的劳动精神,从小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赞美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及劳动人民。


劳动知识与技能

劳动知识

是否掌握劳动相关知识,对各类劳动及劳动工具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劳动体验,知道多类劳动的具体方法,理解参与劳动的意义。


劳动技能

通过参与各类劳动,是否储备一定的劳动经验、劳动技能和劳动智慧,拥有相对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探究合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


劳动习惯与品质

劳动习惯

通过长期的劳动体验,知行合一,是否在潜移默化中具备行动力,形成相对稳定的劳动行为,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劳动品质

是否具备自立自强、吃苦耐劳、勤劳节俭、坚韧不拔等优秀品质。


2、自评他评

借助劳动清单进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对学生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参与度和劳动技能熟练度进行评价,全面反映学生在实践中的劳动素养水平。

表5:劳动清单评价表(示例)

评价打星   劳动参与:偶尔参与1星;经常参与2星;每天参与3星

劳动技能:基本掌握1星;熟练掌握2星;展示分享3星

项目内容

劳动参与

劳动技能

整理书包

自评

他评

自评

他评

整理衣服

☆☆☆

☆☆☆

☆☆☆

☆☆☆

摆碗筷

☆☆☆

☆☆☆

☆☆☆

☆☆☆

清理餐桌

☆☆☆

☆☆☆

☆☆☆

☆☆☆

扫把扫地

☆☆☆

☆☆☆

☆☆☆

☆☆☆

早晚刷牙

☆☆☆

☆☆☆

☆☆☆

☆☆☆

(二)终结性评价

学期末,学校统一组织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评价活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授予学生“劳动奖章”。

四、课程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工作小组,负责综合协调、课程与教师发展、学生指导、实践活动与基地管理等,推进工作实施。

(二)师资保障

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师队伍,鼓励各学科教师和教职工参与到劳动课程实施中来。同时,充分利用所在社区的能工巧匠、劳动模范、技术人员等作为兼职教师,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三)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制定劳动教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风险防控措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