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蛇窝泊中心小学2021-2022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2-06-22     

字号:

基本情况:栖霞市蛇窝泊中心小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3人,校内劳动基地4处,校外劳动基地1处。

1.课程开展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每周一课时。学校以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

2.基地建立情况。

校内劳动教育基地有四处,分别是真知园种植基地、桃李园种植基地、朱公社家禽养殖基地、竹风塘水产养殖基地。四处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合计占地四千余平米。家禽养殖基地养殖有一百多只鸡鸭鹅和两对观赏孔雀。水产养殖基地养殖有多种淡水鱼,种植了荷花、菱角、睡莲、芡实等。真知园种植了几十种的蔬菜、花卉、农作物、以及人参天麻等名贵中草药。桃李园种植了一百余棵北方常见的各种果树。学生们在校内劳动基地里跟着物候劳作,顺着规律种养。从播种到收获,孩子们都亲身参与其中,感受着一年四季变化的同时,观察到了物种、自然、大地的轮回变化,更收获了知识沉淀、自信喜悦的童年时光。水产养殖基地养殖了淡水鱼,每天负责拔草喂养、水温记录、自动水循环等。在家禽养殖基地内学生们负责鸡鸭的孵化、饲养。班级有电动恒温孵化器,孵化时对种蛋进行标号跟踪观察,记录每天的温度、湿度、蛋的变化等。雏鸡孵化后在每只鸡鸭的腿上系上布条标签,有专门的学生小组进行领养。通过养殖类的劳动让学生知道了生命的起源,以及小动物成长的秘密,不仅提高了学生劳动技能更培养了观察发现探究的科学精神。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位于国路夼中草药种植基地。校外劳动基地有三千亩的群山,可以进行各种中草药的种植管理加工探究。

3.经费投入情况。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 3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学校手工社团、教材开发、校内基地的建设。

4.选用教材情况。学校选用的劳动教育教材为山东文艺出版社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5.学校实施方案。

栖霞市蛇窝泊中心小学2021-2022年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要求引导青少年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2021.1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方案指出:劳动教育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区分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将社会劳动体验与家务劳动贯穿全过程,突出劳动价值观念培养,使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奋斗,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烟台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的意见》,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烟台市教育局等有关劳动教育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劳动课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栖霞市蛇窝泊中心小学2021-2022年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1.在劳动教育常态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校、社会、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因素,不断完善、建立科学有梯度的劳动体系。

2. 加强劳动教育的监测和师生评价,做真实、有效率的劳动。

3.优化劳动课程,根据新编的劳动教育校本教材指导课堂教学,科学安排劳动课、劳动基地劳动、社团劳动等校内劳动,做有探索的劳动,有收获的劳动,有研究的劳动,有反思的劳动。

三、师资建设

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行全员参与机制。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2.全员教师分配到班级,负责日常的班级劳动教育指导和管理。

3所有教师参与劳动与技术社团的建设,保证每名教师都有一项以上的劳动技能。

4.挑选精干力量参与烟台市十四五课题《基于农耕文化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研究,通过课题引领促进劳动教育的深层次开展。

四、劳动教育具体措施

1.加强劳动教育必修课建设。

学校已经组织开发出七册劳动教育系列校本教材,在新一年里以校本教材为指导加强劳动课程的深入开展。低中高年级的劳动课程分别为芬芳课程(花卉)、醇香课程(农作物)、鲜美课程(蔬菜)、甜蜜课程(水果)、康健课程(中草药)。其中三四五年级的劳动课程还要从水生课程(荷塘种养)和牧养课程(养殖)中选修淡水鱼养殖、莲藕种植、菱角种植、家鸽养殖、桑蚕养殖、蜜蜂养殖和家禽养殖。学校的水产养殖基地“竹风塘”为半开放式池塘,面积1100余平方米,目前已荷花满池,配备有喷泉、乌篷船、救生衣等多种设备、器材。家禽养殖基地1400余平方米,各种自动孵化、养殖设备齐全,各班级利用设备进行劳动体验和各种课题研究。各班级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分散上课,特殊情况也可以调课进行集中劳动。

2.以小课题研究为引领,做有思考的探究劳动,有学问的研究劳动。在每种作物、动物成长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托劳动基地展开了各种小课题的研究。通过主题以及管理中发现的问题生成研究课题,随时记录研究数据,课题研究结束后根据班级信息记录箱中研究记录手册整理完成小课题研究资料以及研究报告。

3 通过劳动与技术类社团活动,选修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学校建设有九工坊劳动教育选修课程。即泥工坊、药工房、织工坊、纸工坊、谷香坊、布艺坊、巧编坊、木工坊、农科坊九个传统“工坊”。所有的学生自一年级开始至五年级结束每学期选修不同的传统工坊劳动,至五年级结束要全部选修完成,达到优秀等级。

4.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品德、语文、音美、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要根据教材安排渗透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向学生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以及形成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珍惜劳动成果等劳动观念。数学、科学、体育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严谨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5.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活动

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各班级均划分有五个劳动小组,除了劳动课,课间操以及课外活动时间,各劳动小组在自己的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内进行种植养殖管理劳动,并随时记录劳动内容和成长观察。学生每天都根据《栖霞市蛇窝泊中心小学家务劳动清单》进行家务劳动打卡,上传图片,无论是校内劳动还是家务劳动、社会劳动都要填写《栖霞市蛇窝泊中心小学劳动记录表》进行记录。

每年六月采摘节期间学校组织劳动周活动,采用劳动基地集中劳动、劳动作文竞赛、劳动观察日记展评,劳动成果展示、 瓜果分飨汇、劳动成果爱心义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6.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

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结合春耕节、清明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爱劳动、会劳动、勤劳动的校园文化。

五、展示评价

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根据劳动内容和成果,探究复合多元式劳动评价。

1.劳动成果展评评价。每年六月劳动周期间举行多彩实践成果展,对劳动与技术社团的劳动成果进行展评、评价。十二月份举行劳动教育成果展,对这一年从春天到秋天的收获以及各种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展评,评价。

2.学期中、学期末充分利用劳动教育成长档案袋和劳动教育记录、评价手册对学生的过程表现进行记录、评价。劳动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态度。学期末及时对学生收获的劳动值兑换具有购买力的校园责任卡,进行物化鼓励。

七、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各班级劳动教育课都有安全预案,要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时要制定完备的活动方案和风险防控应急预案。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栖霞市蛇窝泊中心小学劳动周活动方案

劳动是平凡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也是光荣的。为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出出力,流流汗,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促进德智美体劳协同发展,根据教体育指示文件精神和学习工作安排,6月,学校组织开展以“劳动创美好,辛勤吐芬芳”为主题的劳动周活动。

一、活动主题

劳动创美好,辛勤吐芬芳。

二、活动对象

1-5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22.6

四、活动内容

1.首届校园劳动周启动仪式,校长讲话。

2.全国劳动模范常建富报告。

3.学生代表进行发言、活动倡议。

4.主题劳动活动。

(1)田园管理劳动

各班级到自己的班级责任田里进行种植管理。

一年级:花卉除草,采摘

二年级:中药浇水、除草、采摘

三年级:蔬菜除草、浇水、采摘

四年级:农作物除草、浇水、收获

五年级:水果采摘、套袋

(2)食品加工劳动

进行传统面食加工劳动,体验劳动快乐

一年级:巧果(级部教师准备巧果模子,各种各样、越多越好)

二年级:菜窝窝

三年级:原麦麦麸馒头(提前一天到桃李园磨面粉,麦麸子)

四年级:五彩杂粮饭

五年级:包粽子

学校熬制荷叶粥、南瓜饭、地瓜饭等。

(3)卫生清洁劳动

学生:清洁教室卫生,班级卫生大比武。

桌椅清洁、教室门窗、玻璃、讲台、地面、黑板、室内宣传栏

教师:办公室卫生、收纳摆放。

活动后组织评比,选出优胜班级和优胜办公室。

5.多学科融合实践劳动

(1)语文。一二年级写字比赛,三四五年级作文比赛。上午各班级田园劳动,下午根据劳动写一写劳动过程,劳动故事,记录劳动感触、讴歌劳动人民,赞美劳动。

(2)数学。采摘水果,劳动实践活动中体味数学魅力,进行数学实践应用竞赛活动。

(3)英语。实践活动,三年级吟唱、四年级快乐周末小演说、五年级校园小导游。

(4)美术。儿童绘画比赛,绘画中体验发现劳动美,感悟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美,礼赞劳动人民的勤劳奉献。

(5)音乐。诗歌朗诵,奏响新劳动教育的乐章。

6.其他活动。

(1)展览。劳动教育手抄报、美术画、观察日记、学生书法、植物成长记录手册、教师小黑板、教师钢笔字。

(2)爱心售卖活动。

活动期间所有收获的果实进行爱心售卖,教师自助投币,售卖的收入用于劳动少年的奖励。

照片佐证:

7.劳动清单。

蛇窝泊中心小学小学生家务劳动清单

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进一步倡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结合学校阶段劳动技能递进训练目标,制定了系列化的“五级八类”家务劳动清单。“五级八类”家务劳动清单中把家务劳动根据学生特点分为八个大类,五个年级层次推进,即环境清洁、内务整理、食物加工、物品规整、制作维修、衣物洗涤、种植养护、照顾他人。

一年级

具体内容和要求:

(1)垃圾分类,帮父母送垃圾。

(2)洗袜子、红领巾

(3)用笤帚扫地,用铁簸箕盛垃圾。

(4)穿鞋带,系鞋带。

(5)饭前盛饭、摆碗筷。

(6)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书包。

(7)洗水果。

(8)分类整理,收纳自己的玩具。

二年级

具体内容和要求:

(1)用拖把拖地,拖得又快又干净。

(2)清洗自己的内衣等简单的小物品。

(3)坚持饭后收拾、擦桌子、并学习洗碗筷。

(4)择菜。分辨蔬菜的好坏,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

(5)叠许多种款式的衣服。

(6)分类整理自己的图书,书柜,书架。

(7)叠被子。

(8)到超市对比采购生活物品。

三年级

具体内容和要求:  

(1)自己洗头、梳头、扎小辫子、洗澡等独立讲好自己的个人卫生。

(2)洗自己的鞋子,帮家人擦皮鞋。

(3)用工具刀削瓜类、蔬菜、水果的皮。

(4)擀面皮,压面条。

(5)做简单的水果拼盘。

(6)有条理的整理,美化自己的房间。

(7)擦玻璃,洗车,根据节日装扮家庭。

(8)使用简单农具进行菜园管理等生产劳动。

四年级

具体内容和要求:  

(1)独立种植管理几种蔬菜、绿植。

(2)用针线缝扣子等。

(3)根据季节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

(4)坚持每月自己至少清洗一次衣物,整齐晾晒。

(5)使用螺丝刀,钳子等简单的工具。

(6)安全使用刀具,会做简单的凉拌菜。

(7)做煎蛋,煮奶,打豆浆,煲粥等简单的早餐。

(8)根据家庭需要合理的进行网上购物。

五年级

具体内容和要求:

(1)自己换、洗床单和被套,能用洗衣机洗衣服。

(2)炒简单菜,独立做一顿简单的饭菜。

(3)烘焙一些简单的糕点。

(4)懂得一些健康常识,能及时对家人进行照顾,护理。

(5)懂得家里的电器安全使用知识,会使用家里的简单的电器。

(6)懂得家庭社交礼仪,能得体的招待家中的客人。

(7)了解茶文化,泡一些简单的茶饮。

(8)会合理安排出行,出行中帮家人携带行李物品。

8.教学设计。

《秋分与农事》劳动教育活动案例

一、主题活动背景

家乡的秋天,瓜果遍地,金风送爽;家乡的秋天,传送丰收的喜讯,流溢五谷的清香;家乡的秋天,记载孩子们童年的欢笑,留着孩子们深深的真爱。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孩子们可以看到秋天的播种与收获、吃到许多秋天的水果,享受着秋天的美丽景色,品尝着秋天的味道。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走进自然,走进秋天,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由衷的喜悦。在“拥抱大自然”的大主题背景下,通过“走进秋天”的主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秋天的来临和季节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全方位的感知秋天的丰收与忙碌。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秋天”,敢于用多种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注意发现生活美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让学生在观察调查的互动中,学会动脑、动手,鼓励学生大胆展开调查,让他们体验当作品成功时的那种自信与喜悦。学生也能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秋天独有的韵味。本次活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设计和组织活动,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二、主题活动目标

1、通过实地考察,把学生的目光从课堂引向大自然,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

2、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手段初步探究秋天天气与植物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获得更多有益的自然常识,加强自我保健的意识。

3、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主探究,通过对比等方式,了解秋天的农事、气候、收获、农谚等。                            

4、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启发学生体验、感受秋天的美,体会丰收的喜悦之情。在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观察、表达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活动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开题活动

在孩子们确立了“走进秋天”的主题活动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确立子课题:“孩子们,我们走进五彩缤纷的秋天,大家都想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闻到什么,尝到什么?”在孩子们场所欲言之时,探究活动就正式拉开帷幕了。最后我帮孩子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子课题:秋天的气候、秋天的农谚、秋天的收获、秋天的种植等,为完成开题活动,我把三种课型“方法指导课、主题生成课、方案设计课”交错运用,分三个环节展开:

活动目标

价值体认

1、了解秋天的变化,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意识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对秋天的季节特征和环境变化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责任担当

通过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游戏活动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与人交往。

问题解决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认识身边的秋天。

2.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秋天的存在,加深对秋天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资源

多媒体资源,文本资源

教学活动过程

(一)初步观察,发现问题

各自利用合适的时间走出教室,到校园、生活区、公园、郊外等各处走一走,看一看,初步观察,发现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印记。把自己的见闻通过多种形式记录下来(可写、可画、可拍照、可带实物)。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二)讨论交流,提出问题

1.各自说说:秋天到了,你发现了哪些变化,秋天有哪些劳作?

2.对于秋天,你有什么困惑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讨论(可以是以前的思考,也可以是观察中的发现或疑问)。

(三)问题归类,确定主题

1.将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

2.确定研究的主题。

(1)秋分与农谚

描写秋天的成语有哪些?为什么“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有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

(2)秋分与气候

秋分之后的气候有哪些变化?

(3)秋分与种植

秋分之后农民伯伯有哪些农作物要种植的,他们都在忙碌什么呢?

(4)秋分与收获

秋天有哪些庄稼成熟了?这些庄稼叫什么名?有哪些特点?

(四)划分小组,制定方案

1.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成立自己的课题研究小组,并选出组长。(学生自主分配,教师适当调整。)

2.小组成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按活动内容、目的、步骤、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3.制定方案:

(1)各小组汇报:在本组课题中,你们打算研究哪些方面?

(2) 分组讨论:这些方面,你们打算怎样去研究?具体时间和

人员如何安排?

(3)共同探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哪些准备?如何合理安排时

间与人员?

(4)小组合作:根据各自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制定具体的研究

方案(为了便于操作,可以设计不同表格)。

(5)集体交流:交流各组方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6)分组行动:各组按照方案开展实施。(方案也可在实施过程

中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

附:第一小组计划

《秋分与农谚》小组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秋分与农谚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查找资料,了解古人描写秋分的农谚,体会秋天的美。

2、提高同学们收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组员


组长


指导老师


采用方法

采访  ② 实地考察  ③ 拍摄记录  ④ 查找资料      ⑤ 参观  ⑥ 文字创作   ⑦手工制作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


准备怎样完成任务?

(1)负责查找整理资料。

(2)负责做手抄报。

(3)负责制作幻灯片。

(4)负责表演朗诵诗歌。

将怎样展示你们的成果?  在你选取的方式序号上打√。

① 录像及笔记  ② 调查统计表或调查报告√③ 建议书 ④ 手抄报√     ⑤ 图画√  ⑥ 文章  ⑦讲故事   ⑧照片  ⑨ 幻灯片√  ⑩表演√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家长走向大自然,去发现秋分之后的气候的变化和体验秋天的美,观察秋天的收获与种植,去实施和完善小组的计划,并通过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操作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目标

价值体认

1、了解秋天的变化,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意识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对秋天的季节特征和环境变化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责任担当

通过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游戏活动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与人交往。

问题解决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认识身边的秋天。

2.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秋天的存在,加深对秋天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

(一)组织学生汇报

1、学生汇报活动开展的情况。

2、了解学生开展活动情况。

(二)组织学生交流

聆听各小组的问题

1、分小组谈在实践活遇到的困难及未能解决的问题。

2、各小组派代表反映本小组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通过互助解决组内和异组间的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分析解决办法。

4、引导学生逐个问题进行解决。

5、全班讨论如何解决。

6、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研究方法指导。

7、鼓励学生大胆实践,遇到问题及时提出。。

8、布置下一阶段任务。小组长具体落实,将任务分到每一位同学身上。

指导学生如何收集的资料,各行其责,提高展示效果。

9、各小组实践活动记录。

第三阶段:交流评价活动

在各小组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每周安排两到三个小组,用不同的方式汇报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而全班共享资源,共同走进秋天,对秋天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开拓视野。

活动目的:

价值体认

1、了解秋天的变化,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意识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对秋天的季节特征和环境变化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责任担当

通过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游戏活动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与人交往。

问题解决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认识身边的秋天。

2.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秋天的存在,加深对秋天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分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一年中具有不凡意义的季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探索秋天万物的变化收获与种植。通过实践活动,启发想象,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用身心来感受秋天,加深了对秋天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方案: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过渡:同学们喜欢秋天吗?请跟着镜头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   

(二)展现秋景、走进秋天  

1、利用课件展示秋景,让学生进一步真切感受秋天

黄叶飘飘、果实累累,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2、学生展示所收集到的秋天的各种图片

(三)寻找秋天、展示结果

1、学生交流、加深对秋天的认识          

秋分的气候有哪些变化?  

一年中哪些月份是秋天?秋天的天气有什么特点?秋天的种植收获有哪些?提到秋天,首先出现在你脑海里的是什么?

2、展示有关“秋”农谚以及农谚的意义和道理 。(朗诵、背诵、抢答解释意义的形式展示)

3、秋分与收获。

师:同学们不但爱吃水果,蔬菜也是我们每天必需要吸收的营养,各种农作物里的营养也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同学们把你搜集到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4、秋分与种植。秋收冬藏,但是还有一些也需要在秋天进行种植,秋天有哪些需要种植的呢?小组成员们,把你们的收获展现给大家吧。

(七)活动交流

1、师:通过刚才的汇报,相信大家对秋天一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果同学们还想知道更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离开座位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最后把你的星星投给你认为最精彩的小组。

2、组织展示小星星,评出优秀小组。

3、请优秀小组的同学谈谈活动的感受。

李婷说:“大家好,我是秋分与农谚小组的组长。通过这个秋分与农事的活动中,我们知道了许多的知识。比如说各种农谚。我们小组通过这个走进秋天的活动,进行了农谚的搜集和释义以及竞赛活动,组员的农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向浩:“大家好,我是秋分与收获小组的小组长。通过这次“走进秋天”的活动。我们知道了许许多多的秋天的果实。使我们认识了更多的知识,也知道了小组合作的重要,而且我们上网查了很多资料。不过我们还不算认识了生活周围全部的蔬菜、水果品种和名称。所以我们下次一定要继续团结合作。让我们组的组员把作业完成得更好。

……

(八)总结提升

秋天是美丽的,秋分是一个季节的开始,让我们不得不喜欢上它。其实秋天只是一年四季中色彩最为鲜活绚丽的一季,大自然的迷人之处更是数不胜数。同学们,让我们热爱秋天,更加热爱大自然吧!因为,秋的收获来自春的播种、夏的耕耘,但更少不了冬的蕴藏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活动

实践阶段结束后,我们又回到课堂,开展第四单元的活动,让每个小组分别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和检阅,又是学生展示自我才能、分享他人成功喜悦。展示的形式可以是活动的记录、设计的表格、拍摄的照片等,形式自定,如播放录像、幻灯片、诵读等均可。形式虽然多样,但我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学生在最真实的状态中展示成果。活动使大家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有可产生新的活动主题。

成果展示课

1、 秋分与农谚小组:关于秋收农谚:

立了秋,苹果梨子陆续收;

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关于秋耕农谚:

立秋灾葱,白露种蒜;

立了秋,挂锄钩;

秋耕深,春耕浅;

关于秋种农谚:

秋冬耕地如水浇,开春无雨也出苗;

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

2、秋分与种植小组:播种冬小麦,各种蔬菜比如萝卜、香菜、菠菜等。

3、秋分与收获小组:展示秋天的收获,瓜果,蔬菜,各种农作物。

4、秋分与气候小组:展示秋分之后的节气变化包括气温,天气、各种植物的变化等等。 

在活动的各个环节,及时组织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让学生谈谈真实感受,评价自己和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现,引导学生将活动中产生的新构思、新课题深入研究下去,使活动更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发展,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张扬个性,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学生填写“秋分与农事”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评价表》。通过学生自评,老师评价。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自我肯定。

学生评价表

活动主题                班级           姓名            时间         

评价

项目

评价要点

自评

组评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自评

组评

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

1、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



在活

动中

获得

的体

1、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2、有一定的责任心



3、作好资料积累和收集的工作



3、能对自己进行反思



4、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



4、实事求是,尊重他人想法与成果



5、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



5、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



在活动中学习方法的掌握

1、能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我想说的话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的实践能力的发展

1、有求知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



2、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积极实践,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华



教师

评价


四、收获与感受

1、秋分与农谚小组收集了一些关于秋天的农谚并进行了朗诵,解释意思。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晚秋作物继续管,随熟随收不能迟。棉花进入中喷花,四至六天一次拾,中喷棉花质量好,单存留种正适时。菠菜小葱要种上,白菜浇水把肥施,冬暖大棚膜罩好,种植黄瓜西红柿。青贮秸秆继续搞,牲畜配种机莫失。养鱼饵料不能减,莲藕采收推上市。秋分秋分,昼夜平分。七宿麦子八宿谷,十二宿上看秫秫。麦出七,豆(春)出五,高粱十天才出土。豆三(夏)麦六菜(秋菜)一宿。麦子不出芽,猛使砘子压。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晚稻蒂子松,经不起一阵风。

2.秋分与种植小组

秋分之后,在我们栖霞9月初到11月都是可以种植冬小麦的,因为冬小麦可以抗寒,而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次年的4到5月份成熟收割。秋天可以播种的有很多,比如萝卜、大白菜、菠菜、香菜等等。这些蔬菜一般在小雪之前就可以收获了,如果要保留种子的话需要到第二年的春夏之交才可以成熟。

3.秋分与收获小组

栖霞秋天成熟的农作物大约有:谷子、高粱、玉米、大豆、棉花、红薯、花生等等,

栖霞秋天成熟的蔬菜有:土豆、西葫芦、南瓜、白菜、豆角、大白菜、萝卜、茄子、大蒜、胡萝卜、元葱、香菜、西红柿、丝瓜等等。

栖霞秋天成熟的水果有:苹果、丰水梨、黄金梨、大枣、柿子、山楂、葡萄、石榴等等。

4、秋分与气候小组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五、反思建构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我们感觉这次活动的开展是比较顺利的。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历时长达两个月。活动选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可行性,深受学生的喜欢,同学们都乐于参与活动。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合作完成活动。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走进秋天,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统计数据、寻找身边的秋天……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由此看出,学生的学习已不局限于学校、教科书,而是面向社会,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知识,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参加本次活动后,学生的综合素质、素养提高了,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合作意识都提高了,他们的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动手操作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学生的胆量也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所以,本次活动是比较成功的: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在整个主题活动中,我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给学生充分展示、研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成立自己的课题研究小组,并选出组长,制定方案。小组成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按活动内容、目的、步骤、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小组设计调查问题,让学生亲自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引导他们在调查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激发探究兴趣,共同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感受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孩子们都兴趣盎然,准备充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调查活动。通过学生合作的自己的调查,体验,探究,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提高,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立足于学生发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而教。学生的这种学习方法以体验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有机整合贯穿为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使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中学做事。

(二) 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了实践能力。

在开展走进秋天的调查研究活动时,学生分成了多个探究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中,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制作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有的上街采访,有的实地考察,学生积极投入的精神使学校教师们深受感动。绝大部分学生还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资料时,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去获取——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实践多样,体验深刻。新的教学理念里教师的角色已经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主导者转为一个合作者。使儿童的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而是通过自主的活动来实践,获取体验。课堂中各种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间互助交流,弥补个别的不足,避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整个活动注意创设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情景,因为问题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儿童的观察生活,贴近儿童的知识背景,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所以我们在引入时,通过学生的对话,把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让学生生动、直观地知道。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问题一旦作为科学探究的起点,实际也就提出了活动的目标。学生通过问题进入探究性学习,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成为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感觉这一点是做得比较好的。整个活动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寓教育于生活实践中,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动脑、动手、动口,融多种感受于一体,集各种体验于一身,创设产生深刻情感与内心体验的沃土。让孩子们利用合适的时间走出教室,到校园、生活区、公园、郊外等各处走一走,看一看,初步观察,发现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印记。把自己的见闻通过多种形式记录下来(可写、可画、可拍照、可带实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他们学会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获得体验。

我细细回想在指导孩子们参与主题活动的整个过程,收获的不仅是我们的孩子们,我始终认为,学生的进步就是教师的进步,学生的成长就是教师的成长,因为学生是一面镜子,她反衬出教师的所有,包括对学生的态度、方法。也正因为他们是一面镜子,从不会掩饰什么,将所有好的不好的都照射出来,才让我在看到他们那么多优点、进步的同时也看到了他们的不足,当然也是我的不足,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太缺少这种实践活动,缺少这种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所以,我会冷静去思考自己的教育,去探索一种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起码,我不会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传授书面知识,而会多一些机会让他们去实践、思考、创新。

祖国的未来掌握在他们手中,希望他们幼嫩的翅膀越长越硬,引领着中国飞向世界!

9.成长档案。

10.学校成果展及劳动技能竞赛。

栖霞市蛇窝泊中心小学劳动技能竞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2020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导精神,旨在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健康、全面地发展。栖霞市蛇窝泊中心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在劳动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逐步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勤于动手、勤于实践的良好品质,特举办此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

二、活动口号

动手劳动最快乐 我当生活小达人

三、活动目标

1.坚持以劳树德,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劳动的良好品质。

2.坚持活动育人,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劳动的乐趣,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3.坚持生活教人,倡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劳动我快乐”,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价值,提高生活本领。

四、活动安排及要求:

1、比赛时间:各班级组织班级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学校比赛,学校比赛时间定在2021年11月18日。

2、比赛组别:

学生组:个人赛:1-3年级,各班选拔优秀选手3人参加学校比赛。

4-5年级,各班选拔优秀选手3人参加学校比赛。

团体赛:1-3年级,各班选拔优秀选手8人参加学校比赛。

4-5年级,各班选拔优秀选手10人参加学校比赛。

教师组:全校教师以五个年级办公室为单位划分为5的大组。

一年级加上刘伟、隋洪涛、于亚平、刘中心、衣为健,共计12人

二年级加上隋旭升、石唱、王翔、刘向龙,共计12人

三年级加上鲁世敬、柳风涛,共计12人

四年级加上刘朝生,共计12人

五年级加上陈颖、李妍、王春辉、徐田燕,共计12人

黄玉成、林志成负责活动组织,刘水荣、胡爱平负责比赛秩序和合分,不参与具体活动。

每组教师分别参加五个项目竞赛活动,前四个项目两人参赛,钉纽扣项目三人参赛,合计11人,各组1名评委,共计12人。

每组教师上报一名评委,一名器材准备。除此之外的剩下的11名进行编号1-11号,于15号晚放前上报给黄玉成老师。各单项比赛时,抽到哪两个编号,哪两个教师就参加该单项竞赛。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9号

10号

11号

评委

一办













二办













三办













四办













五办













2、活动地点:学校连廊前

3、竞赛项目:

学生组:

一年级:系鞋带

二年级:叠衣服

三年级:剥花生

四年级:掰玉米

五年级:钉纽扣

教师组:

剥花生、切土豆丝、削苹果皮、掰玉米、钉纽扣

4、器具准备:

一年级:每人准备有鞋带的干净运动鞋一双。

二年级:每人准备外套。

三年级:花生一筐(联系学校,由学校提供),级部老师需提前负责挑选两粒形态相近的花生。

四年级:玉米100根玉米(联系学校,然后自己解决)。

五年级:纽扣,针,线(由学校提供)、布片。

五、比赛形式:

首先进行学生组个人比赛,然后进行学生组团体比赛,结束后教师组进行比赛。

六、比赛评分规则

学生组:

1.系鞋带:

个人赛;每人一只鞋。

计分标准:速度计30分,穿鞋带、系鞋带各计35分,根据平整,美观,实用程度酌情扣分,共计100分。

团体赛:(8人一组)每人一只鞋。(接力赛)

计分标准:速度计30分,系鞋带计40分,根据平整,美观,实用程度酌情扣分,共计100分。

2.叠衣服:

个人赛:每人一件外套。

计分标准:速度计30分,比赛规则为:穿上外套、脱下外套,叠好外套,根据单件平整、规范,整体对齐、美观酌情计分,共计100分。

团体赛:(8人一组)每组一件外套。

计分标准:速度计30分,比赛规则为:穿上外套、脱下外套,叠好外套,组员依次按此流程直到最后一人叠好,根据单件平整、规范,整体对齐、美观酌情计分,共计100分。

3.剥花生:

个人赛:每人一30颗花生。

计分标准:速度计30分,全部剥好花生仁20分,并创作花生种子画50分,根据美观程度酌情给分,共计100分。

团体赛:(8人一组)每组50颗花生。

计分标准:速度计30分,全部剥好花生仁70分,共计100分。

4.掰玉米:

个人赛:每人3根玉米。

计分标准:速度计30分,玉米全部从玉米棒上完整脱离,玉米棒不能碎,不能断70分,共计100分。

团体赛:(10人一组)每人2根玉米(接力赛)

计分标准:速度计30分,玉米全部从玉米棒上完整脱离,玉米棒不能碎,40分,然后用玉米棒摞高塔30分,共计100分。

5. 钉纽扣:

个人赛:每人3个纽扣。

计分标准:速度计30分,按要求整体排列美观计10分,每个纽扣计20分,根据扣眼走线,缝制结束后反正面打结情况进行酌情计分,共计100分。

团体赛:(10人一组)每人依次去缝扣子(五角星),共10颗。

计分标准:速度计30分,按要求整体排列美观计40,每个纽扣计6分,根据扣眼走线,缝制结束后反正面打结情况进行酌情计分,共计100分。

教师组:

剥花生:指定数量的花生进行脱壳,时间短为优胜。

切土豆丝:削皮干净,切丝的粗细长短均匀程度,时间短为优胜。

苹果削皮:削的果皮薄,皮完整,时间短为优胜。

掰玉米:指定数量的玉米进行剥离,玉米棒完整,时间短为胜。

钉纽扣:办公室参赛成员合作完成。每组8个纽扣,用线缝起一个圆圈(直径14厘米),然后缝上纽扣,以时间短,美观为优胜。

六、奖项设定

学生组:比赛设学生单项奖,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团体奖,一等奖5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5名。班级集体奖,一等奖5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5名。

教师组:设集体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