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5979XC/2022-07881 成文日期: 2022-11-30
发布机构: 市体育局 组配分类: 文化建设

第141170号:“关于推进青少年户外运动场地科学布点”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2-06-01      来源: 市体育局

字号:

牟冬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青少年户外运动场地科学布点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目前,烟台市共有体育场地8110 处,体育设施器材6.8万件。体育场地总面积2249.47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8㎡(省人均2.58㎡)。从全市来看,体育健身场地中篮球场(馆)建设相对较为成熟,共有篮球场(馆)1495处。而网球场(馆)、门球场、游泳馆(池)数量较少,还不能满足青少年爱好者的需求。其它新兴体育项目,如轮滑、壁球、棒球、垒球等没有场地,适合烟台城市定位的海上运动和户外运动也缺少硬件支撑。原本做为青少年开展篮球、足球等活动主要场所的学校体育设施自2020年上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不再对外开放,更加加剧了青少年旺盛的健身需求和场馆不足的矛盾。

为解决青少年户外运动场地不足和布点不科学的问题,市体育局将密切配合财政、发改、规划和住建等部门及芝罘区政府,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科学布局、方便可及,建管并重、强化管理的原则,以政府扶持和市场驱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建设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体育场地设施,提高开放水平和运营效益。

一、编制《烟台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以青少年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完善城市职能,实现公平均衡,体现城市文化内涵,紧密结合自然环境,形成科学的设计理念,为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供指导。

二、全方位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一)新建居住区。全面落实新建居住区健身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按照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GB 50180- 2018 )等有关要求和规定,制定《烟台市中心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合理配套新建居住区健身设施建设,将体育部门纳入项目竣工综合验收成员单位,负责对体育设施配建情况进行验收。

(二)老旧小区。制定《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案》,加强小区内部挖潜及周边地区的联动改造,将建设改造体育健身设施与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一起设计、一起施工、一起验收。没有可利用空间的老旧小区,可与文化、娱乐、养老、教育、商业等其它设施资源共建体育设施。

(三)各种可利用空地。系统梳理中心城区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

1、空闲地:对于在专项规划中已规划为体育设施用地、现状闲置的空闲地块,按规划用地要求建设利用;对于开发商通过招拍挂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闲置用地,超过规定期限未动工的,可回收并用于永久或临时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2、绿地、广场用地:规划为绿地、广场用地的现状闲置的地块,按照10%-15%的用地面积布置体育场地及健身器材;对于市区范围内有一定宽度的沿路绿化带,结合公交站点设置多功能综合健身设施,改善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

3、社区公园:对于已建成的社区公园,在不影响原使用功能在基础上增加健身器械;对于未开工建设的,设计增加完善体育活动功能。

4、闲置厂房:对于在专项规划中已规划体育设施并且现状闲置的厂房,按规划要求建设;对于未规划体育设施的闲置厂房,可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并引导产权所有人,在不改变用地性质的前提下,增加、改造成体育设施,自营或租赁给专业公司管理运营。

5、步道:城管、住建和体育部门,共同推进城市健走步道、自行车道和登山步道建设,配置休息亭、饮水点、补给站、维修站、公厕等辅助设施,满足群众户外运动健身需求。

三、加强管理运营

(一)强化开放利用。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

(二)鼓励社会化运营。对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鼓励采取“委托管理”等方式,运用竞争择优机制选定各类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或企业运营。

(三)创新智慧服务体系。利用“云动烟台”体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全民健身信息服务网络,逐步普及二维码、互联网、手机APP等终端服务,切实为群众健身提供方便。

(四)构建体育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有效解决群众“如何健身”的问题。努力推进体育社团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体育社团组织在动员社会力量、维护公共体育设施和满足大众需求等方面的作用。




烟台市体育局

2022年5月30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