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1415/2022-05685 成文日期: 2022-05-09
发布机构: 市卫生健康委 组配分类: 社会建设

第141326号:关于对“关于加强临终关怀病房/医疗场所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2-05-09      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字号:

张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临终关怀病房/医疗场所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委高度重视临终关怀病房/医疗场所建设问题。近年来,烟台市积极推进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市工作,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努力开拓、不断实践。在基线调查、工作机制、政策制度、人才建设、服务规范、宣传引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全市进一步推进安宁疗护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烟台市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级市之一,截至2021年底,烟台市户籍老年人口182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8%。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约25万人。且呈现出老龄化程度高、老龄人口增长快、高龄化严重等特点。安宁疗护工作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健康水平、提高生命质量。

2020年8月,我市被省卫生健康委列为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城市,我市同时将招远市、牟平区列为市级先行先试单位。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实践,在基线调查、工作机制、政策制度、人才建设、服务规范、宣传引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全市推进安宁疗护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目前,烟台市进一步完善了符合烟台实际的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方案,制定了《烟台市安宁疗护服务规范(试行)》。为给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提供科学支撑,成立了由30位专家学者组成的烟台市安宁疗护专家库和烟台市安宁疗护专家委员会。主要任务是承担宣传教育、科研创新、质量控制、人才培养、指导评估等工作。遴选了3种类型30家机构作为市级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各项工作正在不断推进当中。经过近一年的工作,以三甲医院为引领、乡镇卫生院为支撑、医养结合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居家上门服务为基础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思路进一步清晰,构建烟台市二甲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医养结合机构“三角支撑3+30模式”已初具雏形,为下一步试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但我市安宁疗护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安宁疗护未纳入医保项目、未开展居民长期护理保险、专业人才匮乏及从业人员知识欠缺、收付费机制突破难、社会认知度低等难点、堵点问题,与省内外先行试点市相比有不小差距,需要我们在下一步试点工作中进一步加以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加大临终关怀病房或场所建设。

一、引导一、二级专科医院、民营医院,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鼓励和支持成立专门的临终关怀病房;

二、三级公立医院加大帮带支持力度。烟台毓璜顶医院、烟台山医院、滨医附院等三级医院加大对一、二级专科医院、民营医院帮带力度。定期派出老年医学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心内科、ICU等专家,就老年医学特点、镇痛镇静、营养支持、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对临终关怀病房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长期会诊机制。同时加强对社区卫生人员相关知识培训。最终形成一个由三级医院带动二级医院并带动社区及养老机构的社区的安宁疗护网络。

三、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提高从业医护人员积极性,促进临终关怀事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5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