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发展微纳制造产业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高度重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2018年原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烟台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试点的通知》(烟经信技字〔2018〕21号),把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入推动实施。具体工作措施如下:
一、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由国家工信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具有唯一性的特征,在一个产业领域只建设一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根据工信部文件要求,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依托公司应是面向行业,由本领域骨干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单位以资本为纽带组成的独立企业法人,股东中应包括若干家在本领域排名前十的企业;创新中心的联盟应汇聚全国范围内,包括用户在内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并覆盖50%以上本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中心的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总额的比例应不低于30%;创新中心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市场需求,结合行业发展,制定明确的技术路线图,拥有科学合理的成果转化机制和专利许可转让制度,已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或通过自行孵化企业,实现至少1项共性技术的转移扩散。
二、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扶持引导
持续强化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激发制造业创新中心发展活力。在落实前期实施的制造业强市战略意见基础上,新出台了《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制定支持创新体系建设专项奖励政策,将对通过“政产学研用”建设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补助,重点支持创新中心在基础设施和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人才引进和培育等方面加快创新能力建设。
三、瞄准产业优势,强化领域布局
坚持政府引导、统筹布局的原则,紧密依托全市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布局,围绕产业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科学规划和引导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先后依托荣昌制药、南山铝业、招金集团、冰轮环境、明石创新等龙头骨干企业,在生物医药、有色及贵金属、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方面,建设了生物医药、高端铝合金材料、矿山固废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控制节能技术等5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数量居全省第2位。
四、积极培育建设,强化服务保障
微纳制造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也是突破研发、设计、生产、检测用关键设备及高端核心组件等“卡脖子”技术的关键要素。积极推进微纳制造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对加快我市制造业发展、巩固制造业在全省全国地位具有“多重效益”。当前,我国微纳制造相关技术受制于人,在多个领域面临“卡脖子”难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支持我市龙头骨干企业争创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借助国家政策支持,发挥我市特色优势,在重点产业领域实现突破。
五、出台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经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前期谋划、市科技局后期推动的烟台市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链相关工作取得突破,《烟台市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将于近日印发。《方案》中明确,在微纳半导体领域,依托睿创微纳和明石微纳院等骨干企业,重点布局各类光电探测器、激光器、微波器件以及微光学元件,补强上游光学镜头、PCB 贴片等研发,完善中游芯片设计、制造以及封装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体系,集聚下游精密快门、微显微镜等应用开发、终端产品制造类企业。下一步,将采纳您的建议,我市将瞄准微纳半导体和功率半导体两大主攻方向,在基础材料和专用设备“一基一专”核心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链倾斜,加快形成技术领先、带动力强、集约集聚的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体系。
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