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家长希望孩子生病,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对于好动的孩子,适当的运动才给孩子健康更有保障。我们孩子在家久了,孩子可能逃过了“新冠”的影响,但肥胖问题也不能忽略。一、如何判断肥胖?
肥胖代表有很多脂肪,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可以直接测量脂肪的方法,相比肉眼判断,对≥2岁的儿童,人们一般通过体重和身高之间的关系: (BMI)来判断肥胖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注:BM≥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第95百分位数对应值的120%,或BM≥35kg/m2(二者对比取较低值),这大致对应M的第99百分位数,则为重度肥胖)。
二、肥胖原因
对于单纯性肥胖的原因,其实就穿插在我们生活中,似乎下面的“坑”都踩过了:
1.环境因素: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摄入热量大于实际所需,最近“新冠”影响之下,这跟孩子的生活方式是否很相似?而这往往增加了肥胖的风险,所以针对肥胖的控制,可从这些方面手改善。
2.含糖饮料: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饮用含糖饮料(包括果汁)是引起部分个体肥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导致肥胖,也可能导致孩子偏食挑食,影响正餐,正常营养摄入受限,导致偏瘦也是可能的。在给孩子选择酸奶时,尽量挑选无糖酸奶。
3.电视/电子媒体:看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可能是儿童期发生肥胖最为确定的引起肥胖的环境影响因素。这次疫情,孩子玩的选择少了,对电子屏幕时间增多,也是可能导致肥胖的原因。
4.睡眠: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睡眠时间缩短和肥胖有关。或者睡眠时间短可能提供了更多的进食机会。除此以外,一些内分泌等病理性情况也可能引起肥胖 ,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肥胖有所担忧建议就医咨询。
三、肥胖带来的影响
肥胖除了对外形有影响,其他的健康风险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害: 内分泌系统 据报道,在肥胖的儿童和青少年中,糖耐量受损的患病率为7%-25%,2型糖尿病(T2DM)的周病率为0.5%-4%。肥胖的青春期期女孩其雄激素过多症和早发性多囊卵综合征的风险增高。 心血管系统 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是非肥胖儿童的3倍;超过50%的肥胖儿童有血脂异常;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儿童期和青春期肥胖与成年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相关。 消化系统 约40%的肥胖儿童有脂肪肝;约2%的肥胖青少年中发现无症状的胆石症,其中大多数为女性。 呼吸系统 约10%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存在有临床意义的睡眠呼吸暂停,在重度肥胖和/或有持续性打鼾的儿童中风险更高 骨骼系统 与非肥胖儿童相比,骨折/外翻/肌肉骨骼疼痛/活动度受损以及下肢力线不良的患病率增加。 四、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控制体重? 与大人不同孩子目前还没有足够自律的能力,因此在体重控制上,家长需要有意识去帮助孩子: 1.饮食方面:爸爸妈妈避免把不健康的食物带回家,不要给孩子任何含糖饮料,让孩子每天吃5份水果或蔬菜。1份通常是一整个水果(例如1个苹果或1根香蕉)或者半杯蔬菜。家长自己也要吃这些食物树立良好的榜样。 2.娱乐方面:限制孩子观看屏幕的时间,儿童卧室内不摆放电视机,就餐期间不看电视,看电视和媒体的时间每日不超过1小时 3.运动方面:每日参加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其时中可以包括运动、户外玩耍,孩子只要在户外与其他人保持一定距离,期间不随便乱摸其他东西、尽量减少揉眼睛鼻子。 4.睡眠方面: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一般3-5岁儿童每天10-13个小时(包括打盹)、年龄较大儿童每天10-13个小时(包)、年龄大儿童每天9-12个小时、青少年每天8-10小时。 5.心理方面:这可能是很多爸爸妈妈容易忽略的,如果超重让孩子伤心/忧虑或者在学校处境艰难,爸爸妈妈应该带孩子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