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512U/2022-04665 成文日期: 2022-05-16
发布机构: 市文化和旅游局 组配分类: 教科文卫

第1801077号:关于“挖掘现有旅游资源中文化内涵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议答复

日期:2022-05-16      来源: 市文化和旅游局

字号:

葛晓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挖掘现有旅游资源中文化内涵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烟台是东方神话传说的缘起之地,中国海洋文化的源头所在,旅游资源富集。近年来,烟台市突出海洋、仙道文旅优势,坚持深挖新动能,全力培育壮大精品旅游产业,打造国际化仙境海岸和国内一流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避暑旅游城市”等亮丽名片。

一、聚焦顶层设计,引领文旅产业科学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文化旅游业列入全市重点培育的新旧动能转换八大主导产业。成立市长任主任、15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积极谋划、凝心聚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规划指导。编制实施《烟台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旅游系列规划。正在编制《滨海一带(东港池码头-鱼鸟河)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完成全域旅游资源普查。印发实施《烟台市文化旅游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海洋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实施意见》,统筹引领文旅产业科学发展。

三是出台扶持政策。出台《烟台市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落实对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奖励500万元、夜间文旅聚集区奖励100万元等奖励政策,并列入2021年《烟台市首批市级“免申即享”政策清单》。

二、聚焦空间优化,构筑“一带一廊三湾三极”新格局

统筹山海岛滩城,不断壮大滨海旅游雁阵形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一带贯穿、一廊串联、三湾突破、三极崛起”发展格局。“一带”贯穿。致力打造养马岛至三山岛仙境海岸旅游带。沿昆嵛山至长岛打造最美100公里自驾游“海岸之路”,获评“最受山东自驾旅游者喜爱的线路”,串联起养马岛、渔人码头、蓬莱阁等10家景区获评“山东省自驾游基地”,成为烟台仙境海岸的标志区域。“一廊”串联。沿养马岛至三山岛海岸线、海阳莱阳海岸线,构建芝罘湾邮轮港+多个旅游码头集聚,串联海岸、海岛、海洋牧场、垂钓基地、潜水基地等节点,拓展市内海上旅游航线,开拓国内国际海上旅游航线。“三湾”突破。融入“12335”格局,集中力量突破芝罘湾区、八角湾区、蓬莱湾区三个湾区,打造海洋旅游创新发展、聚集辐射的引领区。芝罘湾区,突破建设芝罘仙境、海上世界项目。芝罘仙境项目按照“一体化建设、一体化保护、一体化运营”的思路,立足传承“城市之魂、文化之根”,打造国内成功的文旅特色经济区、商业区和游客第一目的地。目前朝阳所城完成170个院落改造,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并获财政资金奖励50万元。崆峒胜境项目年内开工。海上世界项目芝罘湾广场营业。八角湾区,张裕葡萄酒小镇、万豪酒店等行业主体建成,八角湾文化旅游中心项目、古现文旅小镇、威斯汀酒店群等在建项目被列入市级重点项目库予以大力推进。蓬莱湾区,蓬莱区获评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长岛荣获“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开元旅游度假项目列入省新旧动能十强产业重大支撑项目,蓬莱八仙过海旅游有限公司进入省十强产业领军企业。蓬莱丘山谷休闲体验区规划总面积约44.6平方公里,拉斐酒庄、苏格兰酒庄、逃牛岭酒庄、纳帕溪谷酒庄等建成运营,致力打造国内首席、世界一流的葡萄酒文化旅游度假胜地,在省旅发大会项目观摩期间得到高度评价。“三极”崛起。东部生态发展极。以秦马文化、温泉养生、蓝色智谷为引领,推进养马岛建设,崑龙温泉一期建成营业,崑龙温泉二期、养马岛换乘中心、吾悦广场等项目加快建设。南部沿海突破发展极。以海阳国家级度假区、丁字湾省级度假区为引领,突破建设连理岛海上运动、沙滩体育示范基地、丁字湾运动娱乐板块。西部湾区融合发展极。大力推进龙口突破发展滨海度假旅游,建设集祥生文旅MALL、温泉度假村、丛林部落、滨海景观大道为一体的度假区滨海新城项目。推动招远积极发展温泉康养旅游,打造以大唐金汤园为代表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指导莱州全面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莱州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与深圳一馨文旅签订合作协议,推进4A级大基山景区市场化运营。

三、聚焦载体培育,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一是推进项目建设招引。在建方面。推进55个总投资1969亿元的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芝罘仙境等新项目建成开放,仙客居酒店等15个项目主体完工,古现里文旅小镇等13个新项目开工。丘山谷葡萄酒养生休闲体验区等9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双招双引项目库,2021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分别达到144.3%、215.69%,均列全省精品旅游第一位。招引方面。围绕海岛度假、海上旅游等方面策划包装七大类55个招商项目。连年超额完成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任务,2021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合同资金,完成率130%、175%。龙口滨海旅游度假新城、蓬莱“奇缘仙谷”文旅综合体2个总投资610亿元的项目在省旅发大会成功签约,签约项目数量及总额位列全省首位。

二是打造优势行业集群。聚力打造A级景区、星级酒店、滨海旅游产业、乡村旅游集群。发展78家3A以上景区、10处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58家三星级以上饭店。金沙滩度假区集聚了希尔顿等10多家国际品牌酒店,鑫广万豪酒店获评五星级酒店。君悦酒店、威斯汀酒店群、渔号英迪格酒店等一批五星级酒店项目在建。烟台滨海旅游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专项激励名单,获激励资金120万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蓬莱木兰沟村入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镇街、4个小镇、20个村庄分别入选省级旅游民宿集群片区、首批省级精品文旅小镇和首批省级景区化村庄,数量居全省前列。

三是做优特色文旅新业态。实施“文旅+海洋”“文旅+工业”等“文旅+”模式,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文旅+海洋,开通夜炫芝罘湾、市区滨海一线观光游、蓬莱近海游及崆峒岛、长岛、万鸟岛海上游等30余条海上休闲游精品线路。首条旅顺至长岛“寻仙17号”主题游船将于今年起航,开启渤海列岛游新篇章。文旅+工业,发展葡萄酒旅游为引领的工业旅游,打造蓬莱丘山谷、张裕葡萄酒小镇、莱山瀑拉谷、228国道开发区至蓬莱段葡萄体验带四大葡萄酒旅游聚集区。建成17个葡萄酒庄,蓬莱丘山谷休闲体验区集聚拉斐酒庄、苏格兰酒庄、逃牛岭酒庄、纳帕溪谷酒庄等7大酒庄,致力打造国内首席、世界一流的葡萄酒文化旅游度假胜地,在省旅发大会项目观摩期间得到高度评价。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文旅产品提升

(一)滨海游。自驾游。以仙境海岸旅游路为引领,培育打造海岸打卡、海岛度假、葡酒品鉴、慢享田园、文化体验、都市休闲、研学科普、康体养生等8个主题、20条自驾游精品线路,串联精品景区、度假区、房车自驾车营地、特色民宿等自驾游点位,策划开展自驾游特色活动,满足不同群体自驾游客需求,打响烟台自驾游品牌。沙滩游。培育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飞盘、沙滩演艺、沙滩露营等多元化业态,构建动、静结合产品体系,打造海阳国家沙滩体育健身基地、海阳沙雕艺术、烟台开发区金沙滩马拉松、金沙滩“烟台之夜”、牟平爱往度假·养马岛露营、招远黄金海自驾车营地等一批沙滩旅游品牌。体育游。打造山东省(烟台)帆船帆板训练基地、蓬莱晟森海洋运动基地等休闲运动基地,办好长岛全国海钓精英赛、长岛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到2024年,将烟台打造成为国内海洋休闲运动打卡地、重要赛事举办地。

(二)海上游。游船游艇游。培育芝罘湾夜游、芝罘湾海上看城游、崆峒岛环岛游、长岛观鸟游、仙境蓬莱—“神秘史前岛”之旅等海上游品牌线路。2022年,新开长岛至旅顺渤海列岛游航线。鼓励投资新建高档游船、升级改造游船,积极开发海上观光、娱乐、商务、婚礼、垂钓、餐饮等产品,2022年,“寻仙号”主题游轮投入运营,打造海上康乐休闲娱乐新平台。海洋牧场游。发挥烟台海洋牧场全国领先的优势,开创“蓝色粮仓+蓝色旅游”海洋牧场新模式,发展海上住宿、会议、餐饮、娱乐、垂钓、研学、海产品采捕等多功能的旅游新业态。培育“耕海1号”、清泉海洋、长岛佳益、牟平东宇、海阳富瀚等海洋牧场旅游品牌,成为海洋渔业与海洋旅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标杆。2022年,完成耕海1号二期项目,打造海上度假IP。邮轮游。鼓励国内外邮轮以烟台为访问港并组织游客上岸旅游,鼓励以烟台为始发港的邮轮旅游,鼓励邮轮公司在烟台常态化运营。支持邮轮企业开辟渤海游、黄海游、海岛游等国内旅游航线,立足黄渤海的大连、秦皇岛、唐山、天津等城市,串联至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泉州、广州、深圳、北海、海口、三亚等城市,培育国内近海邮轮市场。

(三)海岛游。加快长岛、养马岛、崆峒岛等海岛旅游开发,坚持“一岛一主题”差异定位,打造海岛旅游集群。长岛,以“海上仙山”品牌为引领,高起点规划建设国际零碳生态岛、生态旅游度假岛、全国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重点发展精品民宿、渔俗文化、海上观光、海岛度假、休闲垂钓等业态,创新开展“渔家乐·民宿”三年提升行动,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户。养马岛,围绕“国民旅游休闲岛”品牌定位,以皇家马苑、浪漫海岛、度假天堂为目标,做好秦马文化、古村民俗文化、休闲浪漫主题打造。打造以海岛日记、拾光都舍民宿等特色精品民宿为代表的爱琴海主题民宿风情区、滨海休闲街区,建设集高端度假、休闲娱乐、渔家风情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岛。崆峒岛,以《东游记》和《山海经》典故为主线,融入东方仙侠元素,打造神话沉浸式文化主题旅游度假区。

(四)文化游。讲好海洋文化故事,发挥深厚历史文化内涵优势,打造葡萄酒文化游、海防文化游、八仙文化游、妈祖文化游、文化演艺游产品。葡萄酒文化游。坚持国际视野、中国领先、山东优势、烟台特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特色葡萄园、发展精品酒庄为主攻方向,打造丘山谷葡萄酒休闲体验区、张裕葡萄酒小镇、瀑拉谷酒庄集群、228国道烟台开发区至蓬莱段葡萄体验带4个葡萄酒旅游聚集区。支持丘山谷葡萄酒休闲体验区建设全国首个葡萄酒旅游度假区。海防文化游。挖掘东、西炮台、奇山所城、蓬莱水城、戚继光故里、古船博物馆等历史海防文化,结合胶东红色文化,打造5条海防旅游线路。八仙文化游。创新“八仙文化”活化形式,提升蓬莱阁、八仙过海·三仙山等八仙文化景区,宣传推广“八仙”特色节庆、菜品、文创、书籍、影视动画剧目、线路产品,倡导“到烟台,过神仙日子”。妈祖文化游。以妈祖文化提升长岛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妈祖文化展示场所,形成长岛旅游新地标。加大对长岛庙岛显应宫、烟台天后行宫、蓬莱阁天后行宫的修缮和文物保护投入,形成中心城区+蓬长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妈祖文化体系。文化演艺游。突破海洋旅游实景演艺,打造《梦寻仙山》《渔号之夜》《唯有·烟台》《海誓山盟》《长岛情》等海洋文化演艺品牌。

二、文旅消费提升

(一)推进消费试点工作。创新三个模式,实施七个工程,强化三个保障,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为引领,不断激发消费潜力。“五位一体”发力。以“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平台支撑、企业参与、金融助力”五位一体,举办烟台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山东人游烟台”“烟台人游烟台”等活动。政府发券引导,依托互联网平台,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企业优惠打折,推出优惠年卡、免费研学体验卡、折扣票、家庭套票等多种优惠措施,让市民游客“惠”享品质文旅。创建示范品牌。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市、区)、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示范品牌。激活夜间消费,重点培育提升市区滨海一带、滨海广场、芝罘仙境、渔人码头、金沙滩等“一带十一片区”。繁荣朝阳街、所城等特色历史文化街,渔人码头、宝龙海上仙街、“渔号之夜”万泰小镇等滨海风情特色商街,万行韩国风情街、上市里等时尚特色商街,打造夜间消费“文化 IP”。

(二)创新宣传营销。强化品牌营销。树立“大宣传”理念,以“仙境海岸·鲜美烟台”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为引领,整合提升世界葡萄海岸、鲁菜之都、京剧码头等城市名片,以及“到蓬莱,过神仙日子”“海上仙山·生态长岛”等县域品牌,凝聚市县两级宣传力量,提升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内涵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创新营销方式。实行“政府+媒体+协会+企业”多元营销联动、业内与公众双重营销并举,通过组织策划活动、节会等形式,叫响烟台海洋文旅品牌。做实与携程网等在线旅游平台、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小红书等生活方式平台、脸书微信等国内外社交平台、今日头条等资讯平台合作,依托影视 IP、明星网红、直播带货等探索“粉丝经济”推介模式,广泛布局烟台文旅网络话题和热点,在景区、交通枢纽等人群聚集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同步加强高铁、公交车体、路道灯箱、广播电视等载体的广告宣传,形成联动效应。精耕旅游市场。用好旅游招徕奖励政策,实施多元精准营销。境内,“走出去”与“请进来”双发力,精耕国内胶济线、陇海线、东北、华北、中部等“两线三区”30余个重点客源市场。赴北京等重点客源城市举办专题文旅推广周,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境外,根据疫情防控态势适时走出去营销推介,依托14处境外文旅推广中心,巩固日韩、台湾、香港市场,拓展东南亚和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打开欧美国家市场。

(三)发展节会经济。打造“大节大庆”,重点扶强壮大烟台国际海岸生活节、世界老年旅游大会、烟台国际葡萄酒节、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四大品牌节庆,培育具备城市辨识度的城市节庆IP。引进特色节庆,探索“政府补贴一块、企业赞助一块、市场解决一块”的“政府+企业+社会”模式,积极引入迷笛、草莓、自贡花灯节、青岛啤酒节、京东购物节等运营成熟、热度高、知名度高的品牌节会,借势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满足不同时节、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做优本地节庆,以烟台之夏海岸音乐节、烟台沙滩音乐节、蓬莱八仙文化旅游节、福山鲁菜美食节等烟台地域特色品牌节庆为重点,邀请专家策划团队进行论证研究,培育打造音乐、特色文化、美食等多元化烟台特色品牌节庆体系,传播烟台特色文化。

三、要素体系提升

(一)突破项目建设。建设一批。加快推进芝罘仙境等55个重点项目建设。2023年,崆峒岛启动前导区、码头、东游宫建设,烟台山完成灯光亮化及景观提升,朝阳街、所城里修缮区域全部投入运营。招引一批。聚焦招大引强,突出重大战略、产业片区等五个围绕,畅通登门、网上、会展招商等七条渠道,重点在福山夹河新城、龙口滨海度假新城等区域实现突破,力争各区市每年新签约至少1个投资1亿元的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一批。开展招商项目资源调查,梳理具有开发价值的文旅招商资源,重点在海岛度假、海上旅游、文旅综合体、康养休闲、田园生态、酒店民宿、文化创意等领域,策划60个总投资1800亿元的招商项目,高水准策划仙界之门、东方海盗主题乐园、海上图书馆、海底度假酒店、海鲜博物馆等5个在全国具有首创性的新地标项目并纳入招商重点。

(二)提升要素水平。提升景区度假区。重点推动蓬莱阁等国有景区改革,实现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加大A级景区创建力度,支持长岛争创5A级旅游景区、崑龙温泉等争创4A级旅游景区。提升8处国家(省)级滨海旅游度假区,支持烟台开发区金沙滩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全省最大的滨海旅游度假区集群。提升住宿餐饮。以希尔顿、喜来登为龙头,推进威斯汀酒店群、开元度假酒店等建设,打造高星级滨海度假酒店集群。落实烟台民宿业发展意见,以蓬莱区、养马岛、长岛为引领,打造海岛、山林、酒庄、田园精品民宿集聚区。支持举办美食节、鲁菜技能大赛等系列餐饮赛事活动。深入发掘鲁菜文化,培育一批鲁菜名店、名吃、名厨,研究开发烟台特色美食产品,打造美食地标,提升“中国鲁菜之都”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市场主体。发挥国资平台优势,优化国有文旅企业布局。培强做大烟台蓝天文旅管理有限公司、烟台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蓬莱阁文化旅游集团、南山旅游集团、长岛旅游集团、八仙过海旅游有限公司、渤海轮渡、烟台港等领军企业,张裕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海阳文化旅游发展集团、业达文旅集团、山东耕海海洋科技、清泉海洋科技、中集来福士、新朝旅游、晟森旅游等骨干企业,烟台国旅、海峡国旅、海威游艇、海圣船舶等小微企业,打造一批全市服务业50强,形成素质优良、优势互补的企业集群。

(三)加快智慧赋能。完成“烟台文旅云”迭代升级。突出“智”“尚”“趣”,健全“一中心四平台”智慧文旅公共服务体系,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管理“三位一体”功能更加完善,打造全国文旅最强云。建设智慧文旅示范项目。制订《烟台市智慧文旅示范点建设规范》,重点在3A级及以上景区实现在线预约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等智慧景区功能;4星以上饭店实现无接触自助入住;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优质资源数字化,实现在线预约、客流监测、无感通行、线上展览、在线讲解、网上阅读。丰富数字文旅产品供给。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引导文博院馆、旅游景区、主题街区、村镇旅游区等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发展云展览、云直播等新业态新项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