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意见征集
征集主题:
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对《野生鸟类调查技术规范》《猛禽环志技术规范》两个烟台市地方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征集时间:
2022-04-13 至 2022-05-12
征集单位:
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我要提意见:
公告内容:

 

按照烟台市建设标准化城市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由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等单位起草完成了《野生鸟类调查技术规范》《猛禽环志技术规范》等两个烟台市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2年512日前将书面意见以信函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反馈给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联系人。回函格式请参照征求意见回执,并务必留下您的姓名、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以便起草单位与您联系。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一、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新苑路7号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41室,邮编:264003信函请注明“标准名称+征求意见反馈”字样。

二、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反馈至电子邮箱地址:liyuchun@yt.shandong.cn。邮件请注明“标准名称+征求意见反馈”字样。

联系人:李玉春    联系电话:0535-6719313

 

附件:1.《野生鸟类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及编制说明

2.《猛禽环志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及编

制说明

3.征求意见回执

 

                                      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2413       


草案内容:
草案解读:

猛禽环志技术规范烟台市地方标准

编制说明

 

一、项目背景

烟台区域是全球8条候鸟迁徙路线,经过我国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必经之路,也是鸟类迁徙种群数量最多区域。长岛地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岛屿众多、四面环海、塘湾密布素以“候鸟驿站”著称,候鸟迁徙途中的“歇脚”地,每年春秋两季迁徙的候鸟数以百万计。每年鸟类环志、科研部门、自然资源局等单位都参候鸟的环志、采集鸟类粪便、血液样本等工作,秋季山东大学、鲁东大学等大专院校也进行猛禽环志工作研究。

烟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猛禽保护、调查、环志与研究重要基地。烟台长岛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猛禽集中迁徙最多时期,来自西伯利亚、俄罗斯、蒙古或中国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繁殖的猛禽途经长山列岛到南方越冬。每年上百万只猛禽飞大黑山岛,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猛禽是鸟类中最重要的类群之一,净化环境、平衡生态系统方面占有重要作用,在消灭农林鼠害保护庄稼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由于环境的破坏和过度猎捕,猛禽的生存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有些种类正濒临绝迹,亟待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通过标准健全完善猛禽环志技术规范十分必要。

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以保护迁徙猛禽为主的重要海岛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下设的鸟类环志站于1984年由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30多年来共环志鸟类298581只,包括猛禽84000余只,其中昼行猛禽31种,夜行猛禽8种,属于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保护的3种,Ⅱ级保护的36种。优势种6种,普通种10种,稀有种23种,占中国猛禽92种的42.3%,占我国迁徙猛禽48种的81.2%。属于“中、日、澳政府候鸟保护协议”指定物种7种,并已全部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环志站长年从事猛禽等鸟类环志工作,具有丰富的环志经验,尤其是猛禽环志方法在全国范围获得推广,并在国际学术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多年被评为全国环志工作先进单位。

通过本标准的研制,能够对烟台市范围内鸟类环志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从事猛禽环志及其相关科研工作进行统一和规范,发布实施后可效推动烟台候鸟迁徙规律的研究和疫源疫病监测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

二、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申请立项,列入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2021年第批烟台市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烟市监函〔202165号),标准项目计划号为2021-T002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归口并监督实施。

(二)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为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长岛综合试验区自然资源局、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于国祥、李玉春、陈雅楠、谢茂文、迟宗钦、李建东、陈妮娜、胡静宜,王辉、邹龙滨、范强军、石爱健、于亚楠、刘洋、尚延鹏、刘瑞珍等作为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国祥、李玉春、陈雅楠、谢茂文、迟宗钦负责整个标准方向框架把关,李建东、陈妮娜、胡静宜,王辉负责标准起草编写,邹龙滨、范强军、石爱健、于亚楠、刘洋、尚延鹏、刘瑞珍负责资料收集整理。

(三)起草过程

标准立项后,成立起草工作组,搜集素材,开展实地调研,召开内部研讨会,2021822日形成内部讨论稿。

20211028日,在长岛召开标准研讨会,邀请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长岛综合试验区自然资源局以及相关标准化专家对标准进行研讨。结合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内部讨论二稿。主要修订了猛禽环志工具、捕获流程等。

2021114日,标准内部编制组于长岛召开标准研讨会,结合内部讨论结果以及鸟类环志相关要求,重点讨论了标准结构,猛禽环志方法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对标准文本进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2022年4月,地方标准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分别就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在官方网站进行网上公示,广泛征求意见。经公示期30个自然日后,未收到修改意见或建议。

2022年5月,标准编制组分别就标准结构和文本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同时,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标准的县级主管部门、标准的使用单位等32个单位征求意见,回函单位22个,均无意见或建议,回函的单位数10个。

20227月,经与地方标准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多次沟通请示,邀请标准应用、县级主管部门、技术支撑、标准化领域等单位的7位专家单位评委,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三楼会议室召开审查会议。与会专家及各主管部门对地方标准文本、编制说明等材料逐项、逐条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经充分讨论、质询,认为标准编写规范、材料齐全、指导性强,同意通过审查。会后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和建议,标准编制组对审查材料进行充分的修改完善,并通过部分与会专家再次审查,形成了报批材料。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写主要参照2002年国家林业局印发的《鸟类环志管理办法(试行)》和《鸟类环志技术规程(试行)》(林护发〔2002〕33号),并专门针对猛禽捕捉、运送、环志、记录、放飞整个流程及工具材料等进行了规范,将日常猛禽环志技术、流程等工作经验进行提炼与总结,对烟台市猛禽环志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具有实用性、可行性与合规性。

(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工具要求、捕捉及运送、环志、防护要求、技术档案、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等共十四个部分。现就主要技术内容说明如下:

1.工具要求

本部分给出了捕捉工具、环志工具、记录工具、测量工具、运送工具、辅助用具等。其中,结合烟台市猛禽环志工作实践,列出堆网、凳网、诱网、吊网四类主要的捕捉工具明确给出网具网目尺寸、网片尺寸以及布设步骤,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执行

2.捕捉及运送

本部分给出了捕捉的基本要求、捕捉地点、结网、运送等。其中,为更好保护猛禽,规定了以网捕捉并明确网线材质和规格,注明不应使用化学药剂、药物诱捕、激素诱捕等可能伤害猛禽的捕捉方法,说明了将猛禽从鸟网解下顺序,并对运送中使用鸟篮、鸟衣独立存放,以尽可能降低对网捕猛禽的损伤程度;在捕捉内容中,根据烟台市季风特点,明确鸟网“东西”走向布设及布网地点、阵势等,用于提高猛禽捕获几率。

3.环志

本部分给出了鸟环使用、环志步骤、环志时间、回收记录、拍摄、放飞等。其中在环志步骤和拍摄内容中,用彩色照片加文字说明的方式更加形象地表述环志操作过程和拍摄角度与位置等,使参与环志工作人员更容易接受理解;同时,结合猛禽迁徙至烟台市时间,将环志时间明确在3至59至11月两个时间段,以上均体现烟台区域性特点。

四、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报告、相关技术和经济影响论证

五、国内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

本标准与2002年国家林业局印发的《鸟类环志管理办法(试行)》和《鸟类环志技术规程(试行)》(林护发〔2002〕33号)相关要求协调一致。目前暂无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七、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及贯彻实施标准的要求、措施等建议

本标准对全市范围内猛禽环志工作进行了统一和规范,能够有效规范烟台猛禽环志工作,全面提升烟台猛禽种类、数量及分布调查的准确性、全面性、科学性,也可为候鸟迁徙规律的研究和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等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本标准发布后,计划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以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为主成立标准实施小组,解读标准内容,制定必要的实施步骤,开展业务交流培训,在全市范围内依标实施猛禽环志工作。同时,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反馈,定期开展标准实施研讨会,总结标准实施的实用性,分析标准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八、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

无。

野生鸟类调查技术规范烟台市地方标准

编制说明

 

一、项目背景

鸟类是野生动物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自然系统还是对人工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指示作用,许多国家都将鸟类作为一种评价城市环境乃至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烟台市处于全球8条候鸟迁徙路线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通道上,是我国鸟类迁徙种群数量最多区域,每年春秋两季迁徙的候鸟数以百万计。1982年,原烟台市林业局组织开展鸟类资源普查,受当时条件、技术力量等因素影响,初步调查鸟类不足200种。近些年,新闻报、课题研究等多次发现未记录种,经汇总,初步认为烟台市共有鸟类377种,隶属19目62科,但全域鸟类种类分布和数量尚未开展调查,山东省以及烟台市未制定相应的野生动物调查技术标准。

2021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字〔2021〕6号),要求各地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监测,用3至5年时间查清资源底数,探索制定收容救护技术规范。自2022年开始,烟台市各区市陆续启动以鸟类为主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而烟台市地理位置较为独特,生态系统类型多样,鸟类种类众多,因此,制定符合烟台市实际的鸟类调查技术标准十分必要。

野生鸟类调查与统计是一项生态公益事业,通过编写《野生鸟类调查技术规范》,从调查工具、调查方法、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其它要求等方面对野生鸟类调查过程进行规范,能够为研究野生鸟类分布、生态行为以及保护野生鸟类生存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也是监测区域内野生鸟类种类、种群分布、数量变化的有力途径,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环节。标准的制定,将以往经验式野生鸟类调查方式及过程进行凝练,有助于提高烟台市野生鸟类调查与保护的规范化和效率性,对全市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普查、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申请立项,列入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2021年第批烟台市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烟市监函〔202165号),标准项目计划号为2021-T001。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归口并监督实施

(二)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信息

主要起草单位为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长岛综合试验区自然资源局、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于国祥、陈雅楠、李玉春、谢茂文、李建东、刘瑞珍、王辉、胡静宜、陈妮娜、邹龙滨、范强军、石爱健、于亚楠、刘洋、尚延鹏、迟宗钦等为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国祥、陈雅楠、李玉春、谢茂文等负责整个标准方向框架把关,李建东、刘瑞珍、王辉、胡静宜、陈妮娜等负责标准文本编写,邹龙滨、范强军、石爱健、于亚楠、刘洋、尚延鹏、迟宗钦等负责资料收集整理。

)起草过程

标准立项后,成立起草工作组,搜集素材,开展实地调研,召开内部研讨会,2021年8月22日形成内部讨论稿。

2021年10月28日,在长岛召开标准研讨会,邀请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长岛综合试验区自然资源局以及相关标准化专家对标准进行研讨。结合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内部讨论二稿,主要修订了烟台市野生鸟类调查方法、数据统计方法两部分内容。

2021年11月4日,标准内部编制组于长岛召开标准研讨会,重点讨论了标准结构,野生鸟类调查方法的完整性和实用性,结合内部讨论结果,对标准文本进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20224月,地方标准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分别就标准文本和起草说明在官方网站进行网上公示,广泛征求意见。经公示期30个自然日后,未收到修改意见或建议。

20225月,标准编制组分别就标准结构和文本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同时,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标准的县级主管部门、标准的使用单位等32个单位征求意见,回函单位21个,均无意见或建议,完全采纳,未回函的单位数11个。

20227月,经与地方标准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多次沟通请示,邀请标准应用、县级主管部门、技术支撑、标准化领域等单位的7位专家单位评委,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三楼会议室召开审查会议。与会专家及各主管部门对地方标准文本、编制说明等材料逐项、逐条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经充分讨论、质询,认为标准编写规范、材料齐全、指导性强,同意通过审查。同时,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和建议,标准编制组对审查材料进行充分的修改完善,并通过部分与会专家再次审查,形成了报批材料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地方标准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充分了解烟台市野生鸟类种类、种群分布、数量变化、生活习性等基础上,以客观事实为基本原则,总结凝练野生鸟类调查技术经验,烟台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下一步开展野生动物资源普查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工具、抽样设计、调查时间、调查方法、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其他要求、调查结果、档案管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等共二十个部分。现就主要技术内容说明如下:

1.工具

本部分给出了野生鸟类调查时需要使用的地图、交通工具、通讯工具、调查工具、数据处理工具等。其中调查工具中,补充添加了鸟类识别工具,方便在调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识别并记录野鸟种类。

2.抽样设计

本部分给出了抽样单元、抽样强度、抽样面积等。其中抽样面积内容中,根据不同生境类型、可视度情况,设置样带长度和宽度。

3.调查时间

本部分给出了调查日期和调查时间,结合烟台市气候特点及鸟类分布、迁徙规律等特点,将调查日期和时间分别细化到月份和日出或日落前后的具体时间段。首先,将全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并给出最佳调查日期;根据鸟类生活习性,将日出前1小时至日出后3小时、日落前2小时至日落后1小时作为昼行性鸟种作为最佳调查时间,体现出烟台地域特色。

4.调查方法

目前在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普查工作中,一般参考《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以及生态环境部门、自然资源和林业等部门印发的工作方案或技术方案等,在调查现场,多采用以往经验式的方式和方法。山东省目前也尚未颁布鸟类调查等地方标准可供参考。结合工作实践,标准给出了样线法、样方法、样点法、直接计数法走访调查法几种主要的方法,并详细说明各种方法适用条件、有关要求以及如何操作或设置,并资料性附录的形式提供各类方法适用的调查表格,可供参与调查人员直接应用。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各调查方法可互相补充使用有利于鸟类调查工作快速、顺利开展。

5.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本部分给出了野生鸟类相对密度、种群数量或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编写时参照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28702021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中的相关内容。

6.其他要求

本部分给出了鸟鸣、调查精度及人员等要求。为在调查中尽可能统计鸟类,将鸟鸣、鸟卵、鸟巢等信息作为调查依据;在调查精度上,根据野外不同状况进行聚类分析,给出可行方法和注意事项在鸟类个体、小集群等不同分布状态时,可拍照记录,以便提高调查精度;在鸟类大集群时,可以约数统计,减少鸟类群体数量误差;另外在调查人员个人行为、着装、防护等方面也做了具体要求,以保证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7.调查结果

本部分给出了调查结束后应形成调查报告的相关要求,包括正文、附件、附图等。其中附件应包括鸟类名录、各种重点保护物种名录、特有种名录等。

四、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报告、相关技术和经济影响论证

五、国内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比对情况 

本标准的制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本标准与《GB/T 37364.1-2019 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 1部分:导则》LY/T 1814-2009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互协调。目前无野生鸟类调查相关的山东省地方标准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七、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及贯彻实施标准的要求、措施等建议

本标准填补了我市野生鸟类调研与保护领域地方标准缺失的空白,从野生鸟类调查的工具、时间、方法、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对野生鸟类调查过程进行统一和规范,有助于为研究野生鸟类分布、生态行为以及野生鸟类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撑,也是监测区域内野生鸟类种类、种群分布、数量变化的有力途径,是构成烟台市野生动物调查与保护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标准发布实施后能够为相关单位等从事区域鸟类调查、管理、研究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有效提高烟台地区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水平,能够为候鸟迁徙规律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

标准发布后,计划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以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为主成立标准实施小组,解读标准内容,制定必要的实施步骤,开展业务交流培训,依标实施烟台市野鸟类调查工作。

八、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


意见征集结果:

2022年4月13日至2022年5月12日,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野生鸟类调查技术规范》《猛禽环志技术规范》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间,未收到意见和建议。在此,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2年5月12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