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或病畜及其污染的肉乳皮毛等而感染,也可通过吸入含有布鲁氏菌的气溶胶而感染,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非常罕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布病虽然病死率不高,但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因病致贫,同时也严重影响畜牧业、旅游业、国际贸易的发展,还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一、什么是布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蔫吧病”“懒汉病”“羊病”等,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既可侵害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造成流产、不孕、皮毛乳肉质量下降以及牲畜种群质量下降等,又危害人类健康,人主要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或污染物感染发病。
二、布病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布病的发病有急有缓。少数病人出现前驱期症状,表现颇似重感冒,全身不适,乏力倦怠,食欲减退,肌肉、大关节酸痛、头痛、失眠、出汗等。大部分病人起病急,没有前驱期症状,发病一开始就表现为恶寒、发热、多汗等急性期症状。
三、布病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布病在急性期有发热、多汗、肌肉关节疼痛、疲乏无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还可能发生男性睾丸炎,女性流产等情况,病人感觉非常痛苦,有些病人甚至到了痛不欲生的地步。而到了慢性期则不容易彻底治愈,常常因劳累、气候变化、精神因素等导致复发,有些病人有顽固的关节疼痛,有的极度疲乏,无力干活,被称为“懒汉病”,严重者骨关节变形、丧失劳动能力。
四、布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染源:患布病的家畜以及患布病的啮齿类动物,如羊、牛、猪、鹿、马、骆驼、狗、鼠、家兔、猫等。
传染途径: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经消化道感染;经呼吸道感染等。
五、哪些人容易得布病?
各类人群对布氏菌都易感染,就是说不同类别人群都可能得布病。但是,布病有一定职业性,在兽医、牧工、家畜饲养员、挤奶工、屠宰工、皮毛收购员、毛纺工、制革工等患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六、日常生活中感染布病的途径有哪些?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因食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奶和肉、内脏等经消化道感染布病。如吃涮羊肉、烤肉、烤羊肉串等没有熟透;或生肉自家加工时操作用具生熟不分;喝奶时讲究所谓营养新鲜,挤出后不加热直接饮用等。
七、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感染布病?
不要喝生奶,各种奶及奶制品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食用,消毒方法可用巴氏消毒(70℃,30分钟)和煮沸消毒。居民家庭日常食用家畜肉时,应将其切成小块,烹制熟后食用,不吃生的和半生半熟的肉,操作时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街头的烤羊肉串以及火锅店的涮羊肉等都要等熟透后再吃。
八、怀疑得了布病怎么办?
当怀疑患了布病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检测,及时确定是否患有布病,并获得正确规范的治疗。